APP下载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2018-09-29王春芬

读写算 2018年8期
关键词:培养教学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王春芬

摘 要 本文基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深入分析,在明确意识构建方式和习惯养成措施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良好参照。

关键词 幼儿教育;培养教学;良好行为习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68-01

一、幼儿良好行为意识的构建方式

(一)将反复训练融入意识习惯。幼儿的教学形式普遍采取游戏活动的方式,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通常在确保幼儿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应当透过教学形式,为幼儿行为意识提供标杆和凭借,这样才能够让幼儿确立自身与周边的关系,并能够为后续良好行为习惯的构建提供保障。期间,教师需根据教学环境与适宜活动分析,确定游戏活动中能够渗透行为意识教学工作,再根据幼儿性格分析,并逐步拟定教学流程。

(二)应确保耐心教育理念贯彻。在教师展开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幼儿的思想惯性较难把控,往往在教学期间,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会导致溜号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落实幼儿良好行为意识教育过程中,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耐心反复的为幼儿讲清道理,这样才能确保幼儿能够铭记于心。例如,在教导幼儿值日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幼儿将值日落实细致,并在此期间监督他人不良行为,在付诸了劳动之后,幼儿自然知道劳动的不容易,同时也有助于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家庭配合,促使幼儿思想意识完善。幼儿园是提供教育的场所,家庭是培育幼儿性格的港湾,只有确保二者相互配合,并能够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一致,才能提升整体幼儿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因此,教师方面必须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深入分析,并定期对自身的素质构建进行核查,以便教学环境能够让幼儿在行为方面有所参照。同样,家庭环境也应当以幼儿教育为核心,将传统不良习俗和过于骄纵的态度舍弃,以身作则的同时,杜绝幼儿接触外界不良信息,这样才能够加强整体教学质量,并有助于学生精神素质的构建。所以,在讨论家庭教育配合过程中,教师应当提供以下措施,以便幼儿教学环境持续处于稳定。

1.教师应定期进行家访,以便与家长互相交流幼儿在课堂与家庭的情况。

2.定期召开家长会,由教师向家长宣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构建的意义,并提供家庭协助的方法。

3.增添幼儿园联系栏,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家长联系平台。

4.开办家长培训活动,避免育儿知识处于盲区。

(二)社会秩序,强化幼儿荣辱观体系构建。幼儿园与家庭都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如何确保幼儿教育落實有效,需要教师结合社会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加宽广的认知平台,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教学质量水平能够有效提升。期间,教师应当为幼儿群体贯彻和谐文明的理念,在确保幼儿喜欢课堂氛围的环境下,提出维护公共文明秩序的要求。其次,家长也应当及时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例如,在去亲戚家时,若发现幼儿有不文明举动,应当及时制止。

(三)诚信培养,确保幼儿清晰做人道理。家长和教师应当明确诚信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并针对性为幼儿指明其中的害处,以便幼儿素质构建对不文明行为具备本能的排斥。另外,家长在生活中,若是答应了幼儿要求,必须针对情况进行落实,并在基础上将言而有信的概念贯彻入素质建设中,不但增强了幼儿自身的价值观构建,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和睦关系的构建。

三、幼儿教育质量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提升家庭体系素质。家长是幼儿思想成长的标杆,同样也是幼儿在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人。所以,在落实幼儿教育优化对策过程中,必须让家长知晓自身素质的影响力,并提供一些基础的幼儿教育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家长较好的配合幼儿教育工作,为后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首先,建立规模、布局、层次结构等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其次,增加经费,改善幼儿教育条件,落实《教育法》。与此同时,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幼儿教学收费标准。

(三)加强幼儿导师培训。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关键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和孩子。其次,要有专业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通过完善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幼儿教育质量。

(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我国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教师、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的新风尚。家庭是幼儿的合作伙伴,学校是教学的地方,教师是协助者,这三者的结合,有助于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五)幼儿园体制的完善。国家与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现实需求,完善幼儿园设施及办学条件,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合理的公立学校数量,吸引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为不同地区的幼儿服务,激励幼儿很好地学习。提高办学条件,让落后地区的幼儿学生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健康快乐成长。

四、结语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学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完善且优异的价值观认知,为后续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同时更可以凭借思想教学流程,巩固幼儿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奠定基础,并且也可以完善社会人才体系的构建。故而,在论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必须针对教育流程和方法深入分析,在明确教学理念具备先进性之后,才能够真正提升当前幼儿教学质量水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为社会精神文明体系构建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海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优化幼儿教育教学质量[J].魅力中国,2017(42).

猜你喜欢

培养教学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关于中职地理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探讨
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