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帮扶模式对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性研究
2018-09-29伏少斌
伏少斌
摘 要:“师徒结对”模式是基于学校教育层面,新手教师与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指导教师结成师徒指导关系,使得新手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与帮助下尽早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式。“师徒结对”模式以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环节为依托,初任教师通过“在看中学”、“在做中学”,大量吸收蕴含于资深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实践性知识。初任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引领、帮助下,尽快熟悉和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流程和技能,并日渐拥有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师徒结对”帮扶模式;新教师成长;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08-01
一、“师徒结对”帮扶模式对新教师成长的意义
“师徒结对”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尤其是在这个经济和教育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初任教师的困惑和需求,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内容与方式,以及初任教师和指导教师对“师徒结对”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增强指导的针对性、计划性,增加对初任教师帮助和支持的力度,有助于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管理,为初任教师的成长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师徒结对”帮扶模式的主要特点
“师徒结对”模式在国内外都存在,学者们对此也作了较多的研究。在教育中,国外指导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指导较少,在非教学方面的指导却比我国充实的多,内容也更加宽泛,涉及教师的提问技巧、与学生谈话的方法、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等。但主要特点有:
1. 参与性。要使初任教师发挥更强的自主性,并使他们对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2. 互动性,指导教师必须转化角色,成为指导者和学习者,并与初任教师组成互动小组,共同提高。
3. 合作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促进初任教师自我反思,以获得知与学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践情境中的运用。
三、“师徒结对”帮扶模式的操作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面说,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1. 每个月互相听一节:课前,做好精心的安排和认真的备;在听课的过程中,适时点评,将课堂的亮点及时记录下来,并作认真好听课记录;课后,进行评课反思,并将优秀的方法运用于课堂。
2. 从课堂教学入手,帮助新教师进行板书设计、规范上课环节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再向课堂外下功夫,帮助新教师从教材分析、备课、课后反思、作业
批改等环节进行改善,针对新教师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针对新教师从理念上、教育教学方法上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理论指导,使新教师教学水平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四、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对老教师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一番整理,另一方面也从新教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学校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作用和效果是明显的,但如果长期只是校内的帮扶,则多少有点近亲繁殖的味道,不利于新老师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老教师建议学校支持新老教师参加一些校级性的培训活动、学术活动,听一些知名特级教师的课,开阔眼界,取经传经,使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整体的较大的提高。
说实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工作和自身的不断学习,新教师也逐渐成熟起来。已经初步掌握了备课上课的技巧,逐步从门外汉转变理手行家;老教师也会注入鲜活的血液,感受先进思想带来的冲击。
总之,“师徒结对”的内容多样且針对性较强,方式灵活,但同时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作为一种培养新教师的有效途径,如何使得它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学师徒制的冷思考:背景、特征、批判和现代化[J].符太胜,舒国宋,李东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
[2]师徒结对“新解”[J].丁星凡.四川教育.2007(Z2).
[3]值得尝试的“捆绑式师徒结对”制度[J].严卫林.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3).
[4]中学初任教师“师徒结对”之问题及对策[J].彭秀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