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成为智慧型家长
2018-09-29冯兰风
冯兰风
摘要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2~17岁这个年龄段可以让父母衰老二十岁。也就是说,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心的。那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本文提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关键词:智慧家长 思想重视 宽容包容 沟通交流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即将毕业,年龄都在十二三岁,这个时期,不论是所处年级还是生长的年龄,他们都具有同一至五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一方面,他们身上保留着浓厚的儿童特征;另一方面,他们身上又迅速发展起某些少年特征。而且两者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之中,以致使孩子的思想不稳定,开始变得不那么顺从,不那么易于管教了。这说明您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
一、思想重视
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不要认为孩子上了学,培养孩子的责任就转移给了学校。要记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凡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凡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专家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一些家庭,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等现象,有时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大人们彼此为教育孩子而互相埋怨、争吵,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搞不清自己有没有错。有一幅漫画很能说明问题,标题是《慈母严父》画中孩子的左脸蛋上留有五个手指印,是父亲留下的,右脸上则是母亲的口红印。特别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往往对孩子娇惯放纵比父母更厉害,教育不一致的问题更易发生。因此,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如果家长的意见不一致,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提出,相互交流,避免发生当面冲突。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所受到的成功教育,应该说都是来自一个合力,即父母双方合作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取得一定的实效。
二、不断学习
家长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换了那么多老师,唯独你永远不会换,我们的家长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所以,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与孩子一起成长,才能完成好培育孩子这一项伟大而繁重的任务。
我想问一个问题:做驾驶员容易还是做父母容易?连小朋友都知道做驾驶员容易。可是做驾驶员都得先发书学习,参加培训,都要考试发证才能当,当父母亲却什么都不用学。
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可悲的现象就是家长都不重视学习,没有学习当父母的意识。有的人愿意花两小时去按摩,花一晚上打麻将,你要他来听两小时家庭教育课他却不愿意;有的人愿意花200块钱染头发,但花几十块钱给孩子买本课外书却舍不得。
在美国,当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去学习孩子出世后怎样教育,在孩子六岁的时候,她就学习孩子到了九岁时该怎么教育,一般是提前三年开始学习。所以,我们的家长也要转变观念,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三、良好心态
我们每位家长深有体会,当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孩子开始把“吃”说成“特”,把“哥哥”说成“的的”,我们总是开心地笑着,享受着他们的错误和进步,并坚信他们一定能说出准确的话语。当孩子蹒跚学路时,半步、一步,跌倒了,没有一位家长责骂、埋怨,而是扶起来,欣赏地看着,并由衷地赞美几声:“好孩子,真了不起!”孩子在赞美声中,欢乐地继续半步、一步地走,冉然后是两步、三步……这样,孩子在我们的笑声中、在我们的鼓励中、在我们的赞赏中、在我们的耐心中,高高兴兴地学会了走路。我们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态度包含了赏识、信任、宽容、允许孩子犯错误、承认孩子们的差异、对孩子不急不燥,这种赏识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的一定是自信、勇敢、乐观、上进的种子。这种教育心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曾具备,都曾用过,只不过没把这种赏识教育心态坚持下来。所以,造成孩子反抗、叛逆……
四、学会沟通
(一)理解尊重孩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理解、尊重。比如,有一位母亲,她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唠叨儿子少跟那些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又来找他玩。让母亲给骂跑了,这使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他因此怨恨父母,处处跟父母作对,并说:“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要让你们难受。”这时,做父母的欲恨不能,欲爱无从入手,其实,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实彼此心里都渴望被对方理解。但很多父母却不知怎样去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双亲。
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如果有这种现象的家长,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缩小了,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减少了。
下面的练习请大家思考一下。
比如:你的孩子对你说:“老师偏心,别人说话不批评,就批评我”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体谅的反应应该是这样的:“也许老师是偏心了,你觉得不公平?但我想,也许是老师没有看见别人说话。再说,你说话也是事实,批判你说话这一点是没错的,是不?”这样,你理解了孩子感受,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孩子,让他知道自己是有错的,他就会心服口服。
不体谅理解的反应应该是:“不要说老师偏心,你自己难道是对的?不要去管别人说没说话,先问问你自己,你还好意思说老师偏心”有的家长认为这样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其实这样你就是否定了孩子的感觉,也否定了可能的事实、结果,孩子觉得连父母也不公平,不讲道理。他被这样的负向情绪困扰,不会再去考虑自己有没有错,更加认定老师批评自己是不公平的。
(二)准确传达关爱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天,儿子在该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家。家长开始想:这孩子,又贪玩了。继而是愤怒:都什么时候了,人影子都不见!不等他,我们先吃饭!心里想:他回来非得“好好教育”他一顿不可!晚饭后7、8点,家长越来越焦虑:这孩子不会出什么事吧?越想越害怕,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同学。正在此时,门玲响了,母亲迫不及待地去开门,(接下来会怎么样?大家想一下),这位母亲是怎么做的呢?劈头一阵责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差一点没去报案……”孩子试图解释,但母亲此刻哪里容得下倾听他的解释,劈脸又是一个巴掌,打得孩子捂着脸跑进自己的房间去呜呜地哭起来。这位家长用“责骂和巴掌”传达了自己对儿子的那一份刻骨铭心的关爱。
做父母的,原本出于“爱和善意”的管教,当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往往被淹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同时,不时声称“我是为你好”,但孩子听到的却是震耳欲聋的斥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
作为家长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家长可以这样对晚归的孩子说:“你回来得太晚了,我们都非常为你担心,我已经拨了十几个电话,还差一点要打110报案了!”
这时,不管他是由于正当的原因还是不正当的原因晚归,听到这样的话,多半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深切关心,并且产生内疚感。若有此良好的沟通为基础,接下来的“教育”就容易接受了。
(三)认真倾听心声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中,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不要认为沟通需要用嘴去说,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倾听”。
五、学会宽容
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
一个越战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的残疾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这样让他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接着,儿子挂断了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知他们自己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
六、学会批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要避免指责,而是对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觉。
练习:如果你对孩子看电视过多的行为不满意,你怎样告诉他?
A、整天就知道看电视!你看隔壁的×××;你有哪一样及得上他?不争气的孩子,以后工作都要找不到了,你去扫大街吧!(这样说,实际上只是发泄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且让孩子觉得在父母眼里自己是个“坏孩子”,因而他会更不思进取。)
B、明天开始,每天只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这样凭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并没有考虑它的可行性。)
C、我们为你的视力担心!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我们将协助你控制。因为我们是父母,我们要对你负责。(把关心和协助明确告诉孩子。)
只要你在教育子女上不断体会琢磨总结反思,及时调整策略,你的孩子真的会朝着更好、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七、用心激励
孩子只有时时受到表扬、激励,才能不断产生上进的动力,教育子女时正面赏识引导比直接批评惩罚效果好十倍百倍。
有句話叫“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就拿考试来说:有2个学生同样考了个70分,一个家长狠狠批评孩子,要求下次一定要考到95分以上,考不到还要采取相应的惩罚,结果这个学生忧心忡忡,最后仍没达到要求,面对的是又一次失败,一次次失败只能导致丧失信心,变得越来越糟,家长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差。相反,另一个家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要努力就行,相信下次能考80分,孩子感到家长很体谅尊重他,提的要求不是很高,充满信心,果然一次比一次进步。激励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八、绝不放弃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感觉到孩子软硬不吃,让自己很是头疼,当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叫家长的时候,表现出的态度冷漠,半天不说话,最后说一句:“老师,我对他已经失去信心了,他爱咋的咋地吧……”
家长们,我想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弃,希望你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绝不能轻言放弃。即使你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结果也并不如人意,但你的坚持本身就是你生命中极大的成功。
歌德曾经说过:“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会达到目标的。因为坚特的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所以说,你只要坚持不放弃,找方法、找措施、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因为方法总比闲难多。
不同的家长对孩子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处理结果也是不同的。家长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是怎样的认知水平,怎样的心态面对,怎样的分析判断,怎样的方法解决,这里面都体现出家长的智慧。细节决定成败。“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人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智慧的家长,善于捕捉这些细节之处,善于从这些细小的地方去引导孩子,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达到家庭教育真正的成功。
智慧的家长懂得维护亲情,维护孩子的自尊,遇到问题有修复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等待孩子的成长。还有就是,智慧的家长一定要习得的,懂得用知识不断地去充实自己。
(责任编辑: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