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学的 几个切入点

2018-09-29邹小千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弹痕浮尘思辨性

邹小千

近日,读罢重庆市一考生的《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这篇基于全国高考Ⅱ卷写作的满分作文后,笔者发现该篇作文所暴露出的极其严重的“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问题在学生作文中比较普通,这个问题无论是在高中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还是在高三复习应考中,都被大多数教师(包括高考时有既定阅卷任务的教师)在不经意中忽视了。虽然作为考场作文,这种毛病在所难免,似乎可以原谅,但作为对今后作文教学的指导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它对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会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又因为它是作为高中生学习写作的标杆而被提倡的、被模仿的,其消极影响不能不引起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苦口的良言。

众所周知,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内涵的批判性思维,既是高中生写作思维的核心品质 ,又是一种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力品质。而这种品质,在考生的满分作文中竟然也严重地缺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今后作文教学需要矫正的重点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学生原文、修改稿和笔者的下水作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在“考题所给材料本身蕴含的思辨性因素处”切入

全国高考Ⅱ卷写作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及寓意,理解起来似乎不难,无外乎谈谈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内容。只要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理性思辨完美结合起来,作文能洋溢着清新的理性气质和现代意识就算佳作了。

其实,此中有深意焉。因为笔者认为,要理解所给材料的内涵,须得由果溯因,逆向思维一番才能达到。而《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的考生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因不明就里而语焉不详,避实就虚,凸显批判性思维的缺失)。 他在文中写道: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服;力排众议,透视本质获真知,沃德借透视本质之笔,书正解之章。故曰: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透过现象观本质者,往往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 “物皆有其两面性,其表象只起到麻木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 ‘有所成的真正捷径” 。

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好!但其“宗”表述有误,从“表象”上看问题,本是错的,却说“服”,竟不知是谁“服”。似乎应该是对比着说,说成“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误;力排众议,透视本质真知出。”这样才表述出材料要谈“现象与本质”的寓意及文章的主旨,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沃德是凭着科学家的求实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洞幽烛微,独辟蹊径,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用什么笔, 写什么华章那种不伦不类的比喻句所能表达得出的。接着,对主旨的阐述语句,如隔靴搔痒、文不着题,没有接触实质,“化曲为直”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吗?此段表现出考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

这位考生的文章里用了个比喻句来比方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但所给材料中什么是浮尘(现象)?什么是珍珠(本質)?如何通过浮尘洞察珍珠?用什么方法去揭示它们的关系,这不仅应该使阅卷教师明白个中奥妙,而且此中有更着重点考察考生思辨性强弱的深意(考生作文里应该交代清楚这些内容为好。但可惜该考生的作文里语焉不详)。因为所给材料并没有言明材料里现象与本质的因果联系,须得逆向思维,方能推演得出。笔者还认为,这一段推演最能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的强弱,所以,笔者在下水作文《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中浓墨重彩地把它展示了出来,为下文的种种引申、举例的展开张目。

要想直觅本来,须得扫除外物( “外物”即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的世间万事万物纷繁杂芜、扑朔迷离的种种表象)。英美军方提出的维护战机的方案,仅仅着眼于、基于幸存战机的显性的弹痕多的地方来认确定该战机在此需要加强;而这里正是“外物”的表象:因为这些战机之所以幸存,恰恰说明这些“弹痕多的地方”对战机来说无关宏旨;否则,就不能解释这些战机何以能幸免于难。沃德则别具只眼,独辟蹊径,反而要加强那些幸存战机“弹孔少甚至没有弹孔的引擎”,因为正是这些地方的隐性的弹痕才是致使那些不能幸存的战机毁于一旦的“外物”,而它竟然被遮蔽了,漏掉了:因为人们并没有看见那些被毁的战机的弹痕。 而沃德则通过英美军方提供的战机弹痕统计数据,通过扫除那些扑朔迷离的“外物”,经过比较、审视的“觅”(即寻觅、研究),逆向思维而得此结论的。这个结论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即规律、真理等等)。

对比着看,理解了材料中所含的思辨性因素,分析起问题来显得洞幽烛微,振振有词,理直气壮,思辨色彩浓烈,显示出思维发展了、提升了,避免了语焉不详、避实就虚、凌空蹈虚,做到了条分缕析、重点突出、脚踏实地。

二、在“涉及论述内容的关键性概念需要分辨处”切入

我们知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要考察考生思维的批判性,就得考察其是否具有对自己思维过程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力品质。而涉及文章中心的重大而且易于混淆、影响阐释中心观点的概念必须得辨析清楚,才能使文章表达易于为人所知并且具有思辨性。

《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的考生在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之后,阐述“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有所成的真正捷径”的道理时,这样引申道:

表面上是愚笨的顽石,其内心却可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罂粟,其内心却可是害人之物。物皆有其两面性,其表象只起到麻木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有所成”的真正捷径。

此段仍需围绕“现象与本质” 这一中心来谈,不可偏离中心。在这里,不是“两面性”,而是“迷惑性”,因为事物有“迷惑性”,才有认识、区分“现象与本质”的必要性。前者只存在认识偏颇,或者认识不全面的问题;后者则是谈论“现象与本质”问题的应有之义,关涉的是人们是否被现象所囿而看不清本质,或者能够透过现象洞穿本质的问题。二者不可混淆,必须辨析“两面性”与“迷惑性”的本质区别 :因为它能考察出考生是否具有思辨性,是否具有思辨能力,不能与一般的没有针对性的同义词辨析相提并论。

笔者认为,对于这种辨析,要选取重大的涉及中心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来辨析;不可太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其原则是:有利于引导高中生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自己思维过程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能力和智力,自能修改、润饰自己的作文的就是应该去做的。

三、在“对文中所引材料运用‘因果分析法进行分析论证处”切入

由于全国高考Ⅱ卷写作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和论证行文时的思辨性特点,因而考生需要对材料的运用和行文的论证采用“因果分析法”方能完成此次写作任务。而写作《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一文 的考生,恰恰在运用“因果分析法”方面缺位,致使他的文章对所给材料避实就虚,虚晃一枪,因而论述苍白无力,有思维的浅表化,认识的简单化,论述的苟简化的突出毛病。

如开头一段: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服;力排众议,透视本质获真知。沃德借透视本质之笔,书正解之章。故曰: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透过现象观本质者,往往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

此段应该运用 “因果分析法 ”,由果溯因,简要地概括出了材料的寓意,点出材料的实质:现象与本质,科学家的求实态度和精神,思考问题的独辟蹊径,以及这种结果的影响等等。为什么众人认为要加强“弹痕多”的地方而沃德却要加强“没有弹痕的引擎和弹痕少”的地方?这里隐含着一个需要进行逆向思维的问题:“弹痕多”的飞机没有因为弹痕多而被击毁,因而不需要加强这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却因为击中了要害(引擎等部位)而坠毁,因而这些部位需要加强。这一切就是为了考察考生是否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和据此在文中表达出这些内容的思辨性。这不仅仅是文字表象问题,实际是思维品质的问题。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修改后变成了这样: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误;力排众议,透视本质真知出。沃德凭借自己数学家的科学求实态度和精神,廓清了弥漫在种种现象周围的迷雾,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并且独具只眼,独辟蹊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其方案纾解了英美军方损失战机之苦,为“二战”的顺利结束立下了汗马功劳,于国于家大有裨益。故曰: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

应该揭示出此段引用材料的实质:见微知著,所见的“微”是什么,所见的“著”是什么,以及如何从细微中发现本质问题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揭示清与不清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到本质获取真知的原因,体现的是创新精神。如何“细寻根源”应是作者浓墨重彩的论述内容,却被该考生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由此,科学家的求实态度和精神变成了一场滑稽闹剧!考生的避重就轻,其实质是他思维的浅表化,认识的简单化,论述的苟简化,一句话,是该考生的论述文句缺乏思辨性所致!

改文如次:

其实,从古至今,这样的正反面的事例不胜枚举。远的有,“河中石兽“老河兵明察秋毫 ,深知河沙致使石头反向流动的物理,反而在下游寻回了石兽; 塞翁不被表面的祸福之相所蔽,洞察人间、人生祸福无常的本质,使人对人生的態度更加旷达乐观、 随缘自适,宠辱不惊,因而其人生更为顺利。近的如,正如巴尔培沙所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浮躁之人心,致使多少双探索的双眼蒙上了烟尘,致使多少脚步在茫然中徘徊不前:未经深入分析就妄下结论;未论清状况便大打出手;未谨慎考虑便放弃生命……拥有透过现象观本质之眼之心是何等重要!

质而言之,《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这篇文章符合题旨要求,中心明确,论述层次清楚,论述内容较为丰富,能够体现出考生有了较高的写作水平。但是,该文也有比较明显的问题:文章的思辨性欠缺,体现在文中就是不能进行因果分析,许多结论不能令人信服;文中许多概念表述不清,许多论述文字模棱两可;文章重点不突出,尤其是整篇文章给人的印象是论述避实就虚,苍白无力,有思维的浅表化,认识的简单化,论述的苟简化的突出毛病。当然,在考场上能够写出这样瑕瑜互见的文章,虽然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但作为满分作文,似乎有些差强人意。

附:原文及修改稿。

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服 ;力排众议,透视本质获真知。沃德借透视本质之笔,书正解之章。故曰: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透过现象观本质者,往往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

莎士比亚有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表面上是愚笨的顽石,其内心却可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罂粟,其内心却可是害人之物。物皆有其两面性,其表象只起到麻木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有所成”的真正捷径。

观本质者,柳暗花明,困境亦从容。

瑞士化学家雄班在自家厨房做实验时,不慎打翻一瓶化学试剂,随手抓起围裙擦干后放在火炉上烤,突然,围裙“扑“地燃烧起来。 表面上的一场小事故,雄班却嗅到了它的实质:于是仔细寻找根源,烈性炸药就这样诞生了。倘若雄班沉浸在表面灾祸的痛苦之中,不能从灾祸的背后挖掘本质,对于他个人是一次打击,烈性炸药更无从谈起。

观本质者,出奇制胜 ,艰难亦英雄。

绝处逢生,透视本质败事转,叱咤风云,拳王台上当称英雄。我国拳手武生(僧)一龙,面对屡屡落败,没有被对方表面的英雄光环和嚣张气焰所吓倒,不敢沉沦,仔细挖掘失败本质,看到了对方强大力量下盲打的本质弱点,于是训练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不加任何防御,使对手在连击十三拳之后无名指骨折,三拳辉煌拳坛地结束了比赛。从此声名鹊起 ,逆袭了世界拳王。倘若武僧一龙不能从实质上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便很难有他的逆袭之路,也便无“中华第一武僧” 在世了。

论古,“河中石兽“老河兵明察秋毫 ,深挖根源,寻回石兽;塞翁不浮于表面的祸福之观,洞察实质,使人生更为顺利。而问今,正如巴尔培沙所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人心之浮躁,致使多少双探索的双眼蒙上了烟尘,致使多少脚步在茫然中徘徊不前:未经深入分析就妄下结论;未论清状况便大打出手;未谨慎考虑便放弃生命 ...... 拥有透过现象观本质之心何等重要!

浮尘不拂,珍珠难露 。敢于并善于采撷本质,就定能在鼻翼盈满生活的馨香。 (852字)

修改稿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误;力排众议,透视本质真知出。沃德凭借自己数学家的科学求实态度和精神,廓清了弥漫在种种现象周围的迷雾,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并且独具只眼,独辟蹊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其方案纾解了英美军方损失战机之苦,为“二战”的顺利结束立下了汗马功劳,于国于家大有裨益。故曰:浮尘不拂, 真珠难露。

莎士比亚有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表面上是丑陋的璞石,其内心却可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罂粟,其内心却可是害人之物。物皆有其迷惑性,其表象只起到麻痹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只有抓住了本质,才能洞见任何事物的本质,才是“有所成”的 关键。

善于观本质者,柳暗花明,见微知著,获得真知。

瑞士化学家雄班在自家厨房做实验时,不慎打翻一瓶化学试剂,随手抓起围裙擦干后放在火炉上烤,突然,围裙“扑“地燃烧起来。 表面上的一场小事故,雄班却嗅到了它的实质:于是仔细寻找出了制造烈性炸药的原理。倘若雄班不具有见微知著的潜质,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 ,他是不可能从这次灾祸的背后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来,得出科学结论,进而创造发明的,也许,烈性炸药的发明将会和他失之交臂的。

善于观本质者, 困兽犹斗,出奇制勝, 建功立业。

透视本质,绝处逢生败事转 ;叱咤风云,拳王台上桂冠戴。我国拳手武僧 一龙,面对屡屡落败,没有被对方表面的英雄光环和嚣张气焰所吓倒,而是不甘失败,仔细挖掘出了自己失败的本质,看到了对方强大力量下盲打极限度的本质弱点,于是训练自己的超强限度的抗击打能力:不采取任何防御措施,使对手在 连击十三拳之后因无名指骨折而负痛力竭之际,连挥致命的三拳而辉煌拳坛地结束了比赛。从此声名鹊起,逆袭了世界拳王。倘若武僧一龙不能分析出自己抗击打能力的限度并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 那么,他便很难有他的逆袭之路,也便无“中华第一武僧”面世了。

其实,从古至今,这样的正反面的事例不胜枚举。远的有,“河中石兽“老河兵明察秋毫 ,深知河沙致使石头反向流动的物理,反而在下游寻回了石兽; 塞翁不被表面的祸福之相所蔽,洞察人间、人生祸福无常的本质,使人对人生的态度更加旷达乐观、 随缘自适,宠辱不惊,因而其人生更为顺利。近的如,正如巴尔培沙所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浮躁之人心,致使多少双探索的双眼蒙上了烟尘,致使多少脚步在茫然中徘徊不前:未经深入分析就妄下结论;未论清状况便大打出手;未谨慎考虑便放弃生命 ...... 拥有透过现象观本质之眼之心是何等重要!

总而言之 ,只有敢于并善于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才能让鼻翼盈满生活的馨香。 还是那句话:浮尘不拂,珍珠难露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

[作者通联:重庆市开州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弹痕浮尘思辨性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浅析扬沙与浮尘的区别
浮尘
近况自遣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观台儿庄大战遗址弹痕墙
师生同台
我是一粒浮尘
《弹痕》:一部颠覆传统军事小说叙事规范的网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