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医学院校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8-09-29潘乔丹黄元河a杨彩艳黄上峰黄锁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研型结题导师制

潘乔丹, 黄元河a,2, 杨彩艳, 黄上峰, 肖 刚, 黄锁义,2

(1.右江民族医学院 a. 药学院 ;b.基础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高校右江流域地道中药材(民族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百色 533000)

0 引 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项目,是基于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1]。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的具体内涵:指高校的一种教育制度,学生自大学本科低年级至毕业班的在校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导师不仅传授已有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2]。科研型导师制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一种类型[3],是指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项目(简称大创项目),包括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4]。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科研型本科导师制考核体系,是以应试教育的思想来设置考核指标的(即终结性评价),即把学生所承担的项目级别、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导师制学生的指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即“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由于缺乏过程性评价,不能及时记录学生的过程表现,也就失去了教育评价的功能。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套可操作的、细化的、科学的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来引导导师培养学生。因此,本研究以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求,探索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构建科学可行的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并在2014~2016年的科研型导师制中实施,为科研型导师制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1 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的特点

根据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的特点和大学导师制内涵的要求,科研型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应包含以下4个要素:评价主客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实施,评价体系还要考虑全面性、明确性、阶段性、周期性和有效性5大特性。

评价主体是评价行为的组织发动者,评价客体即被评价者[5]。科研型导师制评价的主体是导师,评价客体主要是学生和科研项目团队。

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科知识、思想道德情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6]多方面全面性的评价,还包括针对某一具体行为的评价,即评价的全面性和明确性。

评价形式根据科研型导师制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活动,采用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7-8]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显性评价以实验操作规范、方案设计、数据处理、论文质量等方面,采用评分的方式开展评价;隐性评价活动,通常依托于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如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驱动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隐性评价。

评价的实施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做出发展性评价,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9];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其宗旨是为课程教学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以便明确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10-12]。评价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即科研项目申请、实施、结题阶段,不同阶段、不同时间节点开展不同侧重内容(阶段性和周期性),通过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来说明评价的有效性。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科研型导师制评价体系的操作流程

2 科研型导师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评价内容是评价者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主观反映,评价指标评价内容的载体,具有行为化和操作化特点。现以2014年大创项目“壮药扁担藤醇提取物抗肝损伤作用研究”为例,具体介绍该评价体系的实施。

2.1 项目申请阶段

该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获得科研立项”,通过评价反馈学生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申请书撰写、实验设计等[13]方面的能力,及时调整培养方法,提高学生撰写项目申报书的质量。具体评价内容和指标见表1。

经过教师的指导,“壮药扁担藤醇提取物抗肝损伤作用研究”项目申报书,通过对申报书评价表的多次评价反馈,经学生多次修改后申报书总评为90分,获得了2014年广西大学生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2.2 项目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评价目标主要是开展科研项目过程,这个阶段以“如何顺利完成科研实验”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组织、实验数据处理等[14-15]方面的评价,发现学生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正,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具体评价指标和内容见表2。

通过评价反馈,项目团队在实验操作、组织分工、团结协作、数据处理等科研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评价,该项目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总评分达95分。

2.3 项目结题阶段

该阶段为科学型导师制终结性评价阶段,该阶段的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最终考核,以“如何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结题”为该阶段的培养目标,具体评价指标和内容见表3。

通过对该项目的结题材料的审核,该项目结题材料达到结题要求,顺利按时结题。

3 实施效果

本课题组导师从2014年使用该评价体系以来,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3项,获得厅级奖励10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共培养本科生287名,其中14人考上研究生。导师制学生在科研、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提高。

表1 大创项目申报书评价表

4 结 语

大学导师制学生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新的评价体系,采用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大创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3个阶段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并实施评价,有利于导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指导方法因材施教。但由于使用的时间较短,还需要更多的导师,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这一套评价体系,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发展,以此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表2 大创项目实施评价表

表3 大创项目结题材料评价表

猜你喜欢

科研型结题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科研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