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美的讴时歌代的强音—艺术歌曲《冼星海颂》首唱发布会暨“冼星海音乐创作学术座谈会”述评

2018-09-29郑良文涂嘉慧

歌唱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冼星海星海音乐学院

郑良文 涂嘉慧

“原本我只想要一颗星星,你却给了我一片星的海!”在星海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共星海音乐学院委员会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艺术歌曲《冼星海颂》首唱发布会暨‘冼星海音乐创作学术座谈会’”于2017年11月24日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金旭庚、星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秀明、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以及星海音乐学院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师生近三百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共同现场聆听了《冼星海颂》,见证了这场震撼心灵、意义重大的发布会。

《冼星海颂》是2017年星海音乐学院重大项目“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项目创作成果之一,由著名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相西源博士作曲,词作家、星海音乐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郑良文作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杨岩教授首唱。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全面提升文艺创作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优秀文艺作品涌现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保障。该项目负责人、星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秀明博士在座谈会上讲道:“作为艺术院校,学习、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和责任担当;2017年恰逢星海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通过艺术歌曲的形式来弘扬星海的精神,传播星海的声音,展示星海的形象,是举办这次音乐创作学术座谈会的主要目的;通过创作艺术歌曲,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运用‘互联网+’推进党建模式创新等都是星海音乐学院在基层党建工作上的一些有益探索。”《冼星海颂》作为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在践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同时,也为星海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重的贺礼。

《冼星海颂》手稿

《冼星海颂》的创作者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毕生贡献浓缩于一首艺术歌曲之中,讴歌人民英雄的同时,歌唱人民革命热忱,赞颂中华民族坚韧无畏的民族精神。正如作曲家相西源在发布会上谈道:“好的音乐作品的诞生,不光需要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更需要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有幸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就要发自内心地去歌颂它。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想执着于创作,争取多出人民群众喜爱的好作品,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精品力作,就是对‘不忘初心’的最好注解。”这一句话,道出了作曲家的创作初衷。

《冼星海颂》音乐慷慨激昂、壮阔感人,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它引领人们缅怀这位人民音乐家的丰功伟绩。发布会现场,随着歌声的响起,令全场肃然起敬。冼星海用一生的心血,创作了各类形式的歌曲二百五十余首、大合唱四部、歌剧一部、交响曲两部、管弦乐组曲四部、狂想曲一部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曲多首。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深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生活的苦难,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站在了民族斗争的前排。他的群众歌曲,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以明快有力的节奏和富于棱角性的、宽阔的旋律,表现了坚决果敢的气势和激昂慷慨的情绪;《在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则是通过抒情的音乐,生动反映了群众战斗生活的一些侧面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冼星海还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其创作的四部大合唱,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各具特色。特别是《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整个作品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在抗战期间,鼓舞着人民群众不抛弃、不放弃,迎来了胜利的新中国。

《冼星海颂》是我国第一首歌颂冼星海精神的艺术歌曲,是冼星海形象在新时代的再现,它用最真挚的旋律展现了一位人民音乐家的思想风貌,开创了当代歌颂星海的先河,让星海精神永远流传。“冼星海一生都在歌颂祖国,歌颂人民,那么谁来歌颂他呢?这是我思考已久的问题。”歌曲词作者如是说,在歌词的创作中,某种程度上让冼星海跳脱出人性,赋予他别样的光芒。作为艺术家的生命就是要把人的动物性提升为人性,再把人性提升到神性的境界。相西源也提及了《冼星海颂》创作之初寄托的三重涵义:一是为刚刚顺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献礼;二是寄思和致敬冼星海这位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三则是为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庆生。

《冼星海颂》的创作者从词、曲两方面对冼星海的光辉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使这首艺术歌曲如同冼星海人生的艺术缩影,跨度近两个八度(小字一组的c至小字二组的降b)的宽广音域也充分体现了冼星海波澜壮阔的一生。作曲者和作词者均不同程度地将《保卫黄河》《黄水谣》《黄河颂》等作品及冼星海相关历史坐标等融入词曲之中。作曲家将冼星海音乐作品中最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以类似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手法,巧妙地融入《冼星海颂》的音乐之中,用熟悉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冼星海的追思和缅怀,记忆仿佛停留在那段抗战岁月,忆起人民的血泪与民族的灾难,忆起抗日将士的热血与勇敢,忆起爱国音乐家们用生命谱写的一曲曲赞歌。

相西源结合歌词结构,将音乐处理为并列三段体曲式,并大篇幅采用了进行曲风格与拍,契合了歌词中冼星海的经历故事的同时,也为歌曲营造了雄健壮阔的音响氛围。在A乐段中,作曲家运用《黄河颂》的主题音调融合了歌词进行谱曲,音乐抒情而豪迈,刚好契合了《冼星海颂》中的“颂”这个主旨,直接阐明“明亮的星”象征着冼星海,他不仅为中国现代群众歌曲的创作带来了星星之火,也为在抗日战争中视死如归、顽强拼搏的将士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之光。作品中两段旋律以《保卫黄河》作为间奏,在缅怀伟大“人民音乐家”的同时,抒发了坚定的捍卫母亲河、捍卫家园、保卫祖国的决心。音乐从脍炙人口的旋律中升华出独有的时代感,让人们听后思绪万千,在和平的年代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从中体会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来之不易。

在B乐段中,词作者则是将“万山丛中”“青纱帐”“延安故地”和“太行山”等与冼星海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融入歌词,勾勒出全国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的场景,使《冼星海颂》的歌词富有象征意义,在与冼星海的经典旋律相契合的同时,也让人联想起冼星海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投身革命,为人民谱写生命的颂歌。在C乐段中,词作者将黄河与星海并列起来阐述,用“万古流芳”重复强调,作曲家在使用下行跳进与连续级进相结合的起伏旋律,从而烘托出“黄河”与“冼星海”对人们的影响之深远,更进一步地将冼星海的英雄形象加以升华。《冼星海颂》以简练的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高度总结了冼星海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使人感受到星海为民族而歌的一生和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生命力。歌词与旋律的深刻和真挚,一起升华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歌颂星海的事迹万古流芳、星海的风貌万古流芳、星海的精神万古流芳!

《周易》有云:“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冼星海颂》的创作及其所产生的美感,是一个由“形态美”①到“情态美”,再到“意态美”的递进过程。作品在形态上,旋律从柔情到铿锵,从铿锵到激荡,环环相扣。中西结合的曲式特色凸显作曲家赋予作品的鲜明特色,加之优美诗意的歌词,展现乐曲丰富的“形态美”。昂扬的旋律寄托了歌曲创作者内心丰厚的感情世界,展现冼星海至真、至烈、至深的爱国情怀,其蕴含的“情态美”激起每位听众的爱国热忱,用音乐震撼人心。音乐的“意态美”是与乐曲深层的意境、意蕴、意象相关,该作品的演唱把人带入那个血与火的年代,让人的民族魂得到提升。作品通过“形态美”与“情态美”的升华通往“意态美”,使听众在精神层面上享受歌曲给其带来的思想、灵魂上的超越,凸显音乐作品形而上的“道”性。“道”是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音乐激荡内心最深处的体验。歌曲《冼星海颂》中的歌唱性、迸发性已不仅仅停留在激荡人们的情感变化,而是呼唤着听众心灵的觉醒,民族意识的提升,爱国热情的高涨。同时作品也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美”,这种风格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延绵不断传承下来的传统音乐财富的美。歌曲以星海命名,以星海的一生为本,以星海创作贯穿全曲,歌颂星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对先烈英雄们的缅怀之情。歌曲的创作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守护与发扬。

在星海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之际,作为中国第一首颂扬冼星海精神的艺术歌曲,《冼星海颂》在习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感召下创作而成,成就了一首具有多重意义的艺术歌曲。《冼星海颂》的诞生,不仅是在召唤国人的爱国情怀,砥砺意志,更是在鼓舞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我们如此兴盛繁荣的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冼星海颂》的创作者们用冼星海最熟悉、最热爱的音乐,为星海学子乃至所有在音乐道路上学习的人们做了一个极富代表性的表率,鼓舞音乐学子在艺术的道路上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根基,如星海一般坚持音乐道路,为祖国的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在那无边的天际中,有一颗明亮的星,那迷人的星光,就是冼星海。”这是《冼星海颂》中的一句唯美的歌词。冼星海是一位用生命寄情于音乐,用全身心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音乐家。他是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音乐脊梁,他用音乐支撑起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斗志,用音乐唤起民族的觉醒与顽强。这位民族新音乐的先锋人物,尽管一生历经坎坷,曾被嘲笑,也曾为生活所迫,在外留学的时光深受歧视。他深切体会到民族落后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了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其热爱的音乐发出了渴求解放的号召。音乐作为他最坚强的后盾,他在音乐中得以坚强,并且用他的音乐激励国人,用他的热血感染人民,用他的余生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赞歌!

《冼星海颂》的首唱者杨岩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星海音乐学院以“冼星海”命名,当务之急,需要将星海精神发扬光大、及时传承。杨岩教授怀着对冼星海的追思与崇敬,深刻诠释全曲。他的演唱深情而又坚毅,悠长而又铿锵,让冼星海丰满的形象在时间中空间化,给人们一种美好的缅怀。他坚定而又铿锵的歌声激起每位中华儿女内心激荡的波涛,由衷感恩冼星海这位伟大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

冼星海的一生,如同尼采笔下日神与酒神的结合体。如日神般用音乐将美撒向饱受战火煎熬的人民,使他们的心灵获得音乐的拯救,脱离战争的“梦魇”;他又如酒神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如涅槃再生,创作出一曲曲带有崇高感的音乐,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在抗争中屹立不倒,在战争的绝望与艰辛中获得新生,为中华民族抗争到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创作的《冼星海颂》能把冼星海的酒神和日神融合起来,使听众能在音乐中感受到梦之“光”的希望和酒之“力”的沉醉。沉醉于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给人们带来的爱国热忱,传承星海精神,满怀希望,憧憬祖国灿烂的明天!

注 释

①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536—543页。

猜你喜欢

冼星海星海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好的学生——音乐大师李焕之素描
坐标式的“艺术高峰”——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读后
硬币事件成就冼星海
临轩听雨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灯海和星海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