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医患关系下对口腔医生人文关怀教育反思
2018-09-28冯雪峰李弘扬张彤刘云龙谭莉佳苏晓鹏
冯雪峰 李弘扬 张彤 刘云龙 谭莉佳 苏晓鹏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医疗关系,这不仅仅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单纯的关系,更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之间的一个集中体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現,也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1]。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1.医患关系现状 医生与患者因为医治疾病而产生关系,双方的根本目的都是医治疾病,医患关系本应是和谐的、积极的。但是随着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信任感下降以及患者自我维权意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2]。口腔医疗与其他医疗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可以从综合医院独立出去,以口腔诊所等形式经营。一方面对于口腔疾病的就诊压力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缓解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国家对于口腔诊所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患者治疗前会“货比三家”等,进而对医生以及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口腔疾病治疗中会涉及美观、整形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紧张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2.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缺少健全的医疗卫生方面必要的法律保障以及医疗保障,一定程度上医患之间因为看病费用方面产生矛盾。二是医疗机构方面,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均衡,面对如此人口基数,医生配备数量有待加大,这就导致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大,接诊患者多,医生给每名患者相处时间缩短,进而导致医患沟通不畅。另外医德医风等因素也是导致医患沟通紧张的主要因素。三是患者方面,由于信息发达以及自我维权意识上升会,在就诊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对疾病、治疗方法等进行查询,但是查询的错误结果会导致对医生及医疗机构信任度下降[3],进而影响医患关系。四是媒体方面不恰当的引导,医生与患者不是对立的双方,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治疗疾病,但是部分媒体一味的为了夺取流量,不当的宣传会误导大众,将医患置于对立不可调和的两个极端。
二、口腔医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
1.学校学习阶段,重视操作技能,忽视人文关怀,医学院校,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见习与实习课的开展为医学生走进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腔医学生对于疾病的认知与治病的治疗技巧程度高,但是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2.临床操作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技术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人群都沉浸在“先进仪器设备和药物保障健康”的现代迷信中[4],在医患就医合作中,出现过于重视疾病,淡化患者的现象,人的主体地位逐渐被忽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教育反思
1.开展人文教育课程。有研究表明,学校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对医学生的关怀能力有重要影响[5]。学校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相应课程,即以必修课、主干课及辅修课等形式为载体,开展人文关怀的教育,并对考核采取一定学分的要求,使得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重视程度加深,明白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是治疗疾病本身,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心里方面因素。
2.对于授课老师尤其是专业老师,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更要具有人文精神情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对于专业老师,应加大临床老师授课专业课的比例,临床医生不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与患者朝夕相处对于医患关系的相处模式会有独到的见解,另外还有鲜活的临床案例等因素也会促进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的学习。
3.对于口腔医生,从医学生成长为医生,以后面对的群体不再是模型等实验器材而是有思想的人群。当今的医疗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去观察、分析、思考健康与疾病。这就要求口腔对于疾病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要加大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疾病、心理的方面使得患者痊愈。
4.对于社会,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医生在此环境下,不仅要练就过硬技术本领,更要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丁玉宝.和谐社会视野下医患关系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3]王海燕,孟玮,王彩群.当今医患关系的现状概述及对策分析[J].医药卫生管理,2016.32(116):116-118.
[4]张宁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69-70.
[5]魏晶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关怀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2-13.
通讯作者:苏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