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橡皮》中对传统小说人物形象的颠覆

2018-09-28谢小丰

东方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橡皮人物形象

摘要:罗伯-格里耶在他的首部新小说《橡皮》中勇于反对小说传统,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小说创作方式。本文旨在分析《橡皮》这部小说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戏仿与解构以及对人物角色身份和心理的双重“擦拭”,阐释新小说对传统小说任务形象的颠覆。对人物形象这一基本小说要素的颠覆将会为小说创作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关键词:新小说;反小说;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认为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写作方式已经过时,提倡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式。由于他们的作品背离传统小说的常规,彻底打破传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时空构架,因而被称为“新小说”,也叫“反小说”。1953年出版的《橡皮》是新小说领军人物罗伯-格里耶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法国新小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完全打破传统小说奉为窠臼的创作原则,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各要素,开创出一种全新的小说创作技法。

小说人物形象是小说最为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那些流芳千古的小说往往依靠的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兰斯洛在对王后的爱慕和对亚瑟王的忠诚之间难以平衡;于连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反叛的同时又深受名利和情欲的诱惑;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形象丑陋但是内心有着纯洁的爱情。这些小说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人物形象深入到读者的内心,能够在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物形象被不断弱化。新小说家不再力图刻画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而是对经典人物形象进行戏仿和解构。

1.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戏仿与解构

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创作,要想打动读者,必须要有新意,要有突破。比如十九世纪之前的小说一般刻画的都是代表真善美的英雄,读者对此已经审美疲劳了,所以十九世纪之后的小说刻画的人物一般不再是光明正义的英雄,而更多的是小偷(《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妓女(《羊脂球》、《茶花女》、《娜娜》),强盗(《卡门》,怪物(《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这些经典人物形象大多属于社会边缘群体,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但是却更能贴近读者。不同于高高在上的英雄,小人物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因而显得更加真实。现实主义小说家笔下的人物要么善恶难辨,要么善恶集一身,如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和左拉笔下的娜娜。随着小说的发展,经典人物形象越来越多,但是要想創作出新的经典人物形象让读者接受似乎越来越难。所以新小说大多反其道而行之,不再试图刻画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而是故意对以前的经典进行戏仿与解构。

《橡皮》里的主人公是一名侦探,孤身一人来到海滨小城调查一起谋杀案。作者故意设置一个侦探小说的套路,里面侦探、罪犯、受害人、证人一应俱全。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传统的侦探小说。首先,主人公作为一名侦探看似不苟言笑、观察入微,实则捕风捉影、毫无头绪,不但无法找到有效的线索,反而陷入其中无法脱身,多次与罪犯擦肩而过。其次,作为凶犯的格里纳蒂也没有传统侦探小说里的那种阴狠毒辣和果断决绝,而是胆小怯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第一次行动中失手,后面一直想弥补但却无从下手。最后,作为证人的女仆、邻居和酒鬼,不但没有给出确定的证据,反而多次误导侦探,最终导致主人公瓦拉斯误杀了受害人杜邦教授。

2.对人物角色身份和心理的双重“擦拭”

如果说二十世纪以前传统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那么二十世纪之后的小说则在于模糊人物形象。小说的主人公很多都是无名无姓(如卡夫卡笔下的“K”),无身份地位(如加缪笔下的“局外人”),无具体形象(布列东笔下的“娜迦”)。这种刻意弱化人物形象的做法在现代小说中比比皆是,反映了现代小说家求新求变的创作倾向。一个无身份无性格特征的人物代表的是泛指的“人”,可以有无数种解读方式,读者可以将自己毫无障碍地代入小说角色当中。

在《橡皮》这部小说中,“橡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道具,它曾经多次出现在小说中,主人公瓦拉斯每次碰到文具店都要进去询问是否有他一直在寻找的橡皮。“橡皮”是一种隐喻,意味着“擦拭”,是对人物角色身份和心理的双重“擦拭”。小说主人公是一名侦探,但是他之前的经历我们无从得知,甚至都不确定他是叫Wallas还是叫Vallas。文中提到他似乎记得幼年时曾和他的母亲来过这个城市,好像是来找某位亲人,或许是他父亲。而受害人似乎刚好有个私生子,而他的前妻又多次唤醒瓦拉斯“弑父淫母”的念头。但是一切都停留在“似乎”,“好像”,“听说”,无法证实。“橡皮”要擦拭的另一个要素就是人物心理。不同于古典小说细致的心理描写,新小说中几乎没有任何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所做的知识细致入微的客观观察,没有任何主观的心理状态的描写。瓦拉斯在小说里面完全没有任何的情绪或情感的表达。这一点比《局外人》里的默尔索更为彻底,后者起码还会表现出愤怒,而瓦拉斯则更像一个行走在小城街道中的提线木偶。

罗伯-格里耶在《橡皮》这部作品里面颠覆了作为小说基本要素之一的人物形象,为小说创作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没有完整人物形象的小说能够摆脱传统小说的桎梏,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形成一种新的作者/读者关系。

参考文献:

[1][法]罗伯-格里耶. 橡皮[Z]. 林青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法]罗伯-格里耶. 为了一种新小说·快照集[M]. 余中先译.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法]罗兰·巴特. 写作的零度[M]. 李幼蒸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谢小丰(1982 - ),男,湖北天门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猜你喜欢

橡皮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我喜爱的橡皮
橡皮A的故事
橡皮收了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