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生命的本源
2018-09-28高莹徽
高莹徽
摘要:《踏青的风日》一文最初发表于198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近年被当作很多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材料。对于文章的主旨,试卷给出的答案多是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方面,教师的讲解也仅限于此。但通过读者对文章的仔细品读,发现除了这一主旨外,这篇散文背后所提出的生命本源问题更值得探究。
关键词:踏青;自然;城市文明;生命本源
《踏青的风日》是一篇情文并茂,且充满哲理的优美散文,被当作很多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材料,其主旨比较明确,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多是“亲近自然,感悟生命”。这一主旨简单明确,学生一般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对文章进行深入品读,可以发现,这篇散文里有着色彩分明的两个世界,即乡村和都市,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引导我们对生命的本源进行思考。
首先,作者没有选择风和日丽、微风徐徐的春日,而是选了个大风天,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要选大风天呢?“这是使我快活的风呢!”,“迎风前进,你会觉得那风是遒劲的、痛畅的,它一阵阵扑打着你,又粗犷又热烈,人的心也便不由得感到兴奋了。”原来,作者之所以选择一个大风天,是因为这大风天能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激情。那么,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作者平时吹的风和这狂野恣意的大风有什么区别呢?
后面作者写道:“这可不是在城市里楼道间流窜的小风,也不是街道上车辆带过的尘风,更不是烦嚣人际间耳边的吹风,它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豪迈的风呢!”这里就出现了两种风的对比,一种是没有生命力的“小风”、“尘风”、“吹风”,另一种是充满生命力的豪迈的“大风”。而“其实早上出发时,并没有风”,“风大约就在出城后才生出的。”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大风是出城后才生出的,而且是“愈向远方,风愈烈了。”这里,笔者认为,作者笔下没有生命力的“小风”、“尘风”、“吹风”代表着都市文明,这些风是和“城市楼道”、“街道车辆”、“烦嚣人际”联系在一起的,是现代化的都市文明的产物,因此,这些风让人感受到的是物质文明的发达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出城后的风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乡村的自然风,这风“它有鼓动力,感染力,竞争力,它让骑车上路的人精神振奋,无比快活了。”
《踏青的风日》这篇散文写于1987年,彼时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了,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期,现代化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我们知道,现代文明的典型特点是理性和规则,但是,“现代人的社会生存样态并没有因为理性文化的指引而走向生活的自如、自我和自由的状态,相反,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滑向了一种普遍性的焦虑感、压抑感和危机感的困境。” 现代文明往往和城市相联系,因此,城市在带给人便利与丰富物质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焦虑和压抑。
“人,一到大自然中,便纯净了。不再追求环境的安逸,不再迷恋家庭的温馨,不再计较功名利禄,不再敏感宠辱得失。”在文章中,只有到了大自然中,人们才没有了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没有了利益得失的计较,而“利益”是都市文明发展的产物,在都市利益面前,人们变得急功近利,焦虑不安,也慢慢失去了生命的本真。因此,作者才说:“我想象着雨中登山的情景呢!迷迷蒙蒙的雨雾里,竹会更翠更洒脱,松会更青更挺拔,而山峰会更峥嵘,泉水会更清冽……”这样最真实的自然才和人的心灵最贴近,也能让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放松。
只有到了自然中,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利益得失,人才会回到亲情、友情这些与自己心灵息息相关的情感。因而,在踏青时,作者“蓦地想起母亲,心中腾起一种柔情,我脚下更用劲了,追赶着我的朋友们,向田野驰去。”亲情、友情和大自然一起给了作者最纯粹的力量和生命激情。
现代都市文明更多的是严格的规则,统一化的要求,而抹杀了人本身的个性和生命力。我们在现代文明的都市里,即使再动情,也不能随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由在今天,由于技术时代进入大量生产时代,似乎比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不可能了。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只为当时这一瞬间而生活着,没有将来的远大前景,人的生活就仅仅是坐公事房、强制劳动和有组织的休闲,这使自由完全消失了,使今天真正的人性被埋没了。” 因此,对于作者而言,都市现代文明的发展给他造成了压力,只有到了大自然中,才会:“没有了斯文,没有了矜持,人人都显露出现代人的热情与开放。”才会“让你强烈地意识到,你还年轻,你还强健,你热爱生活,你充满了生命的原动力……”
文章结尾,作者回到了最淳朴,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河边的垂钓者,野味的寻觅者,风的知音,随风游荡的“我”,一切的一切,因为回到了自然中,才有了生命的活力。“突然,远远地瞥见几个孩子在田野上奔跑,原以为他们在追逐打闹,细一瞧,孩子们在放风筝!抬眼望去,一只小小的风筝,正随风飘去,像只桎梏的小精灵,向天际腾跃……”这里,连田野里奔跑的小孩子也一样,因为挣脱了日常的束缚,不再为成绩的好坏而焦虑,变得更加有生命朝气。而那挣脱了随风飘扬的风筝,正象征着挣脱了都市文明束缚的人类,回到自然中,人的天性才得到了最大的释放。最后,“我开心地笑了,十分惬意。”
结语:
因此,教师在分析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从都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角度切入,带着学生分析文章中所隐含的两个世界。教师在分析时可以说,一方面都市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比如物质的丰富,条件的便利,但同时也对我们造成了很多束缚和压抑,给我们带来了焦虑和不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些经历入手,引导他们对都市文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本源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多元,也能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受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注释:
①彭洲飞:《现代人焦虑、现代性反思、现代文化建构》,《兰州学刊》,2012年第2期。
②考夫曼:《存在主义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