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给班级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8-09-28王欢张晗华张志宏
王欢 张晗华 张志宏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 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所使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学习和与学校的联系,同时也对班级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在微信互联时代,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的使用微信与学校和教师互动联系,利用微信增进师生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 甚至利用微信服务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微信;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德育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 2011年 1月 21日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 个人移动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使微信这一即使通讯工具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今天纷繁多样的网络媒介中脱颖而出, 它占据着我们的手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信凭借其独有的 “即时语音互动”、“在朋友圈分享照片、语音、文字”、“扫二维码”等功能,和几乎完全免费的优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用户数量及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而在这庞大的微信人群中, 80、90后年轻的小学生家长无疑是绝对的主力,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认識更多的朋友, 分享自己生活和对孩子教育的点点滴滴。
第一、微信给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据有关调查显示, 92%的 90后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电脑。针对微信在80、90后家长中使用率高的现状, 作为班主任要思考和开发微信的教育潜能,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利用好这一平台,拓宽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微信丰富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 我们不得不去迎接微信对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互动性更强,也变的更加的开放,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为此我注册微信账号, 组建了班级微信群, 登录 微信, 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放学后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这样就突破了传统德育方式在空间和 时间上的限制,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 使德育教育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
另外,学生家长们在朋友圈发表的家庭教育心得和学生在家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德育教育资源。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课堂上, 或者是家访面对面的交流,但家访时效性差 对于学生回家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 也就达不到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利用微信不再只许是“面对面” ,而是“键对键”,学生在家的言言表现, 大都能通过文字或图片由家长真实的传达给老师。
利用微信推动学生自身群体的交流和相互影响。高段学生已初步有自己交往的同班微信好友, 他们在班级微信这个圈子中相互交流, 甚至是相互影响, 他们有极强的趋向性和群体性。 正确的引导他们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传播班级管理正能量就有位重要。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班级微信公共平台构建班级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诸如 “中国梦”、“探索发现”,“好书推荐”等适合学生的公众账号,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公众账号提供的信息资源,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从而积极、阳光、向上的德育效果。 另外还可以发挥微信所产生的群体传染性传播效应。如我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争做“班级好同桌”的倡议, 然后刻意让一对同桌在微信上说自己自从有了这个好同桌,上课瞌睡了,同桌就会提醒,有问题了, 同桌积极帮助解答。很快这个消息在班级微信群里传播开来, 人人都表示要争做“班级好同桌”,互相监督对方学习。利用微信群去让学生代替老师的口去传达一些观点, 学生反而会更加容易接受。
第二、微信给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微信虽然丰富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但是同时也对班级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德育地位的正在受到微信媒介的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展开德育教育。微信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注入了新的思维, 衍生出德育教育工作新手段。这种新型的思想意识和传播方式几乎不受任何事物的约束,难免会在传播的的过程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甚至产生偏差, 挑战我们今天的主流价值观, 所以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就制约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微信给我们德育工作的带来的冲击。我们在享受微信给我们带来自由、平等,多渠道的德育思想的同时,也要防止微信中盲目崇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暴力等思想的滋长和传播。 我们一定要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 把现代化的德育手段同传统的德育模式相结合,发挥综合教育功效。
微信快速的群体传播效应对于学校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信不仅拥有传统的双向沟通关系, 还可以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 这种联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重播, 呈现分裂式的传播速度, 而且传递出去的信息会迅速的被人传播甚至是进行编辑后的多次传播, 从而形成一种趋向性舆论导向,更让我们担忧的是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微信里,他们往往不在沉默,而是积极的参与和附和,这种影响甚至会冲破校园的范围,进入到社会舆论的大浪潮中去。
另外一部分学生为了再微信中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往往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暗语来吸引别人的眼球, 而这种不经意的表达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同学误解,产生了消极该后果。所以我们要加强同学们微信圈的舆论引导和管理, 趋利避害, 使之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助手,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 但须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微信, 不能在微信上行浪费过多的时间, 使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