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非是人之常情

2018-09-28张赞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董卿

摘要: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中国电视史上直播体量最大、时间跨度最长、涉及省市最广的一台电视文艺节目。对于主持人董卿来说,青歌赛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它是董卿2004年进入央视文艺中心以后主持的第一档大型直播赛事,并连续主持了四届。本文主要以第十四届青歌赛为例,分析董卿在青歌赛主持中的用“情”,并试着对董卿恰切用“情”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董卿;青歌赛;用情

2009年6月,董卿在上海戏剧学院做了一场艺术硕士毕业汇报演出。在演出中,作为注解嘉宾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认为,“对于董卿来讲,青歌赛是她的‘九寨沟,步换景移,每一步都是风景。”而且他觉得,董卿在主持青歌赛时一直在寻找和把握“三个点”:“情感点”、“情趣点”、“情致点”。①笔者认为,张泽群所说的三个点很精准地总结了董卿在青歌赛主持中的用“情”,下面我们将以具体示例来分别加以分析。

一、情感点

有一颗善感的心,善于调动情感,是综艺节目对主持人的特殊要求。②董卿就用“善感的心”捕捉到了很多选手身上的感人故事。在第十四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第一场决赛中,选手何晓楠在音乐素质考核环节抽到了《烛光里的妈妈》,她在模唱时多次哽咽唱不下去。随后董卿说出了其中原委:何晓楠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一人将她抚养成人,上大学后母亲更是做起了月嫂供她读书。现场观众都为这段故事深深动容。董卿接着说:

之前每一次参加比赛她的演出服都是借老师的衣服穿,但是今天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漂亮的第一件演出服。晓楠你知道吗,这件裙子非常美,但是我想说,比它更美的是你让我们看到了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所以在这里我也要代表我们所有的观众,祝福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能够像这裙子一样,红红火火。也祝福你的妈妈。

这段总结董卿则选用了“红裙子”这一核心意象,先赞扬了何晓楠的生活态度,又用红裙子“红红火火”的特点祝福她,极为生动贴切、深切感人。

二、情趣点

如果在节目主持中只单独寻找“情感点”,那不仅会使主持单调乏味、缺少变化,还可能有“煽情”的嫌疑,过犹不及。所以在“情感”的基础上,主持人用情必须要加以丰富和升华,这就需要主持人寻找“情趣”点。

在第十四届青歌赛6月14日的民族唱法决赛中,董卿有段对来自新疆的帕里扎提组合一位姑娘的采访。

董卿:我们这位选手已经是一位准妈妈了。可以说她今天也带来了本届青歌赛年龄最小的一位参赛选手——五个月的宝宝。祝福你啊……将来是不是也希望他(她)也能唱歌啊?

选手:将来我希望他(她)能够像我们今天评委老师一样成为著名的艺术家。

董卿:那你就是艺术家他妈了,了不起啊(观众笑),这么多艺术家呢像哪位艺术家啊?

选手:宋祖英老师。(观众笑)

董卿:这选择像谁你真有眼光!我们希望将来真的能像宋祖英评委那样有那么美丽的容貌,那么美好的歌声。要不这样,咱以后娃的名字就宋祖英老师给起一个吧。

董卿的这段采访,既轻松活泼,又充实有料,既挖掘选手特点(准妈妈),又和评委互动(让宋祖英评委起名字),起到的传播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说到董卿在青歌赛中找到的“情趣”点,就必然说到自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加入的“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原生态组的选手都身着本民族服饰载歌载舞,非常有感染力,董卿对他们的采访也是格外的有趣:她有时选择选手的民族服饰进行采访,有时询问歌曲背后的历史文化……这些采访充满趣味,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又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民族文化普及,成为了青歌赛一大重要看点。

三、情致点

并非所有的情趣都称得上“情致”,情致是指有一定价值和理性的情趣。董卿在青歌赛主持当中也有很多这种很有价值的“情致”处。

在第十四届青歌赛合唱组决赛中,南京艺术学院“萌”女声合唱团演唱完之后,董卿说了这样一段话:

很喜欢你们合唱团的名字,萌,萌芽的萌,充满了希望。但有時候现实不容乐观。她们是以第24名的成绩进入了今天的决赛。可能今天唱完就打道回府了……其实你们知道吗,英国的戏剧学家德莱顿说:这世界上有什么激情是音乐所不能燃起的?也许今天我们还可以补充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力量是合唱不能唤起的。……一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培养我们团队精神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真的没有输赢。

董卿这段话既和风细雨又掷地有声,对即将离开舞台的合唱团员们带来的心灵慰藉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也相信,董卿这些蕴藉恰切的用情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根植于她长期的生活历练和丰富的舞台实践。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她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

1.锤炼语言,鲜活精准

已经通过央视《星光大道》一举成名的陕北歌手王二妮也参加了第十四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的比赛,但在决赛中,王二妮的成绩不太理想,没能进入最终的决赛。当董卿让她临别说几句话时,王二妮说:

我觉得每次参加比赛都是让我说的落选感言,不让我说获奖感言。(观众笑)

董卿接着说道:

二妮你知道吗,没有落选感言就不可能有获奖感言,我们等着你发表获奖感言的那一天,加油!

而在民族唱法二十进十二的比赛中,董卿也让未能晋级的选手表达了自己的临别心声。在八位选手说完之后,董卿说:

我想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应该很多都正在享受着端午假期……我也想用屈原在《离骚》当中的诗句,来作为告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祝福你们。

董卿的语言表达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对仗、双关等等,但在青歌赛主持中,董卿成就最高的还是类似这种“借题发挥”。以上两个例子她一个是从王二妮提到的“获奖感言”和“落选感言”及其辩证关系入手,另一个则是从当天所处的端午假期入手,自然贴切又出人意表,表现了董卿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台前幕后,大量准备

在董卿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汇报演出中,作为注解嘉宾的徐沛东说,在青歌赛的合作中,他看到董卿台上台下、台前台后,宾馆、饭店、电视台,领队的、家长、选手,穿梭于这之间,跟每个人交谈。其实每天晚上展示给观众的可能是一点点,但她必须要去索取需要的素材。③

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自己也提到:

我要求自己做到每天下午一点钟进演播室,那时候所有的选手刚刚到达现场,准备排练走台。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找选手一一采访。我与每一个选手沟通,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地挖掘出现场直播时可能出彩的素材。④ 然而更多的准备,是在台下,是在日常生活中。董卿喜欢阅读,喜欢文学,她说自己卧室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她会在休息前安安静静地读书,她也会反反复复地阅读唐诗宋词,不断从中体会纵横捭阖的精神内涵、积累丰富深厚的文学语言。

3.人之常情,推己及人

董卿情感细腻,在节目中她也常被选手的故事感动而热泪盈眶,然后用非常精准而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出来。这来源于她平和善良的内心,也来源于她强大的“共情”能力。

在第十五届青歌赛的开赛仪式上,董卿用这样一段话博得了满堂彩。

我们常说青歌赛的舞台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歌唱家,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更多更多的人没有能够成为阎维文,更多更多的人没有能够成为谭晶,他们只是默默地来又默默地走,没有被记住,不过我想这会儿他们依然守在电视机前在关注着青歌赛,因为这个舞台曾经记录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奋斗,他们的追求,这也是青歌赛的魅力——见证。

说起青歌赛,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它是歌唱家的摇篮,因为从1984年第一届青歌赛至今,我们已经很难数清从这个舞台走出了多少位备受观众喜爱的歌唱家。但董卿却想到,青歌赛这个舞台也见证了无数青年歌手追求梦想的时刻。虽然他们没能成为歌唱家,但他们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过。董卿用自己善良而细腻的内心,真正感受到了那些“失败者”内心的憧憬、希望和失落,推己及人,说出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语。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郎昆说:在传媒这个王国里,主持人就是它的王冠,在这个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现在就是董卿!但可以想见,在舞台之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许只有董卿自己知道。

参考文献: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央电视台第十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央电视台第十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赛仪式、董卿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硕士毕业汇报演出视频资料

注释:

①中央電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泽群在“我的一堂课———董卿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②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29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

③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在“我的一堂课———董卿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④杨秀芳:她从青歌赛走来——董卿访谈录[J]新闻战线·媒体人访谈录,2010.06

作者简介:张赞,男,1990年8月,山东泰安,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理论。

猜你喜欢

董卿
董卿的“跪式采访”
“央视一姐”董卿:走过沧桑,收获幸福婚姻
倪萍与董卿
倪萍与董卿,有一种欣赏叫相爱相持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美到没有岁月感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董卿的宝贝
董卿赴美游学之谜
央视花旦董卿:枯萎的爱情树怒放友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