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

2018-09-28罗艳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罗艳

摘要:近些年來,心理学在世纪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心理学其核心思想是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们不断关注的话题。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心理学以其专业的视角和理论对社会做出贡献。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建构人的积极心理,关注电更多放在人的健康、幸福,这样的心理学观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本文论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各个方面应该如何促进积极心理学在学生中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一、积极心理学与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现代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在2000年联合发表的题目为《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里学成为研究领域。作为一门科学,就会有方法、原则来研究该领域的问题和现象。积极心里学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关注人的幸福感、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教育是社会中受到大众关注的人们话题,但是同时在学生中间也出现了心理问题。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始关注构建学生的积极心理学。学生在面对这样的人格发展的同时还要面对学业、甚至面对生活的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在诸多的社会新闻中,由于对于初中生心理情感关注度比较低,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关注越来越迫切,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功能迫切的需要引进学校以治疗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的学生处在角色同一性与混乱性时期,因此会产生以下一个问题:(1)情绪问题。因为初中阶段处在青春的关键阶段,学生对于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容易偏激且处在学业开始繁重的阶段。在多种事情的影响下学生的情绪问题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初中生阶段的友谊是综合多方面考虑的,有的学生关系是因为学习成绩,有的学生因为志趣相投。但是很多学生都希望只有自己一个朋友,对很多学生的关系造成困扰。(3)攀比问题。攀比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的学生攀比学习,有的学生攀比吃喝穿戴,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攀比之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害。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之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一方面是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这样的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出专业的解答和方法。另外一方面,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学生与家长认为没有在课堂学习过的课程就不重要,甚至对此嗤之以鼻,把心理健康问题引入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里程碑。

积极心理学在对学生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让学生具备积极乐观品质。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包括自我帮助和自我能力。在面对不好的情绪、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是培养学身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比较健全的人格;二、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心理潜能。让学生的身体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积极和谐的发展,打下学习、工作、成长的坚实基础;三、在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时,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及时的矫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初中阶段学生积极心理的目标,目标就像方向,引导着学生的发展途径。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我们深深的了解到,积极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协调相处。在学校中,课程是指与非课程阶段协调好。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方面的除了知识以外还有很多非学习方面的影,学生在学校实践是非常久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的几个措施:1、定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健康对讲座。心理健康讲座是请国内外一些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和教师解决一些难题。2、开设心理健康课。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注意,也为了提升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摆设,无故减少原本的课程。3、心理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教师参加培训是拓展学习的,全国都会在不定期的时候举行学校心理教师培训,交流心得。这样老师可以交流到不同的思想和案例,对自身的成长也有所帮助。4、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健康课上,很多同学处于自尊方面的考虑,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心理问题与老师倾诉。建立咨询室后,学生可以放心的与教师交流谈心,也方便教师对学生做心理治疗。5、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心理学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校建立合作,促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积极健康的成长。

总结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同时,人的一生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也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人,重视学生每个阶段的每种情感表现,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上的几条建议是本人根据本人的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所提出来的,因此,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借鉴时以事实为准,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情感、生活和身心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与见识,提高教师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美]David R. Shaffer & Katherne Kipp. 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7.

[2][美]Dennis Coon.& John O.Mitterer. 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6.

[3][美]查尔斯·G·莫里斯,阿尔伯特·A·马斯托多.认识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7.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