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开发现代职教校本教材

2018-09-28陈桂兴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互联网+

摘要: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以“互联网+”的思维开发出适合学校和地方特色的现代职教校本教材?——是我们职业教育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以《设计素描与色彩》为例,就如何以“互联网+”的思维开发校本教材。提出:“跳出美术教美术”;“体验为王、用户至上”;“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科学原则;以“颠覆创新”的思维去改革等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开发;校本教材;科学严谨;颠覆创新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由于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致使该学科迅速膨胀,国内很多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如视觉传播、服装、家具、工业、环艺设计等专业细分,可谓“遍地开花”。但在专业学科建设、教材配套开发等方面却没能跟上,明显滞后。如《设计素描与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切设计专业的造型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开始。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职业院校还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沿用传统的老教材,没有结合地方、学校、专业特色,教法陈旧、内容滞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造型能力不强、思维模式僵化;要么现代设计的审美意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要么“眼高手低”、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如何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开发出适合学校、专业和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是我们职业教育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发展广东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2013年以来,本人有幸参与了广东省中高职衔接艺术设计(家具)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2015年开始,在学校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领导下,本人着手开发编写艺术设计专业的校本教材《设计素描与色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列教材),通过教材委员会的审定于2017年7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二、问题分析

1、校本教材的概念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智慧环境下,现代应用技术与艺术设计日新月异,如何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学生现状与学校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显得尤其重要。

2、什么是“互联网+”的思维?

最先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①

360公司董事长也提出:“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颠覆与创新”……

本人认为:我们开发校本教材也應与时俱进,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以“学生至上、活动为主……”,创新地开发出适合我们中高职衔接的校本教材。

3、如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开发校本教材?

有人说:“传统的校本教材编写方法是“剪刀+糨糊”;网络时代的校本编写是“百度+粘贴”……。”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与偏见。

其实,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科学而艰苦的劳动过程,是编写团队大量实践的经验汇编与智慧的结晶。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编写理念和思路;其次,要组建一个较合理的编写团队;接着才能进一步实施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三、问题解决

(一)、科学严谨、用户至上。

1、现代校本教材的编写力求做到科学严谨、手段创新,处处体现“用户至上”的编写理念。

《设计素描与色彩》是中高职衔接艺术设计(家具)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绘画与设计艺术必备的基本功,对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熟知有关素描、色彩的理论知识,掌握造型规律和艺术创作技巧,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为艺术设计领域中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造型和表达基础。因此,在开发校本教材时,要立足中高职艺术设计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本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中心,为专业岗位群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基础,从专业课需求入手,以倒推法确定教学纲要和教学基本要求,优化选择教材内容和结构体系,实现相关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间的调整、重组和有机融合,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着力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本书撰写的宗旨和目的。

《设计素描与色彩》由三大模块组成,即以“形的塑造(设计素描)——色的表现(设计色彩)——实战案例(综合应用)”为设计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课程内容“从平面——立体——空间”;训练活动“从简单——复杂——应用”,并设定相应课题的总目标与子目标。

2、体现“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力求“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

“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要求我们“跳出设计看设计”、“跳出美术教美术”,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本书的编写在改革传统的素描与色彩教学内容、方法和一些陈旧的思维模式方面可谓“另辟蹊径”。我们“以生为本”,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设置活动。如在每个总项目里头,分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下,再分若干个小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组织严谨又环环相扣,以“任务驱动”式展开“教”与“学”。打破常规教材模式,把“导入、教、学、练、评、拓展”有机结合,试图为“用户”打造一本教(学)法新颖、内涵丰富,专业性强的“学材”与“教材”。

(二)、图文并茂、寓学于乐。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子薄,过多的理论知识只会增加他们的厌学情绪。因此,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淡化理论、增添图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寓学于乐。

在《设计素描与色彩》的每一个任务里,都精心设计了:“学习目标”--“建议学时”—“情景导入”—“小词典”—“知识准备”等环节与图标;每个活动都有“任务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实施”等内容;每个任务、活动结束后还设计了“练一练”、“评估反馈”、“拓展训练”等。这样,既减少了枯燥的文字理论描述,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了未来设计岗位的实操能力;同时还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颠覆创新、体验为王。

“改革传统素描、色彩教学的弊端,创新专业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设计素描与色彩》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理念之一。

传统的素描与色彩教学内容、方法大多以“纯美术”的绘画教学为主,如果继续沿用“老教材”去进行教学,往往造成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造型能力不强、思维模式僵化,缺乏现代设计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设计素描与色彩》校本教材开发中,我们注意“以改革的思路去策划,以创新的手段去实施”。

如在校本教材中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认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适应力、创新力和拓展力。如在 “创意素描”一节,分别安排了3个活动,“发散性思维训练”——“创意性思维训练”——“创意造型训练”。让学生在“仿图例、画一画”、“让思维插上创意的翅膀”……等活动中体验创意的方法,提升了能力,掌握了技能。

此外,在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實战案例与最新设计同步升级:我们联合了多所中高职院校一线专业教师、企业的专职设计师共同完成,避免了学术与企业脱节的局面,保证我们的实战案例与最新设计同步升级。

2、岗位实践与教学流程无缝对接:《设计素描与色彩》的参编者多以一线专业教师为主,企业设计人员为辅,只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校企无缝对接可以避免闭门造车,同时可以为教材编写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3、虚拟现实与体验教学交叉进行:活动设计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网络资源;教学活动设计以虚拟现实与体验教学交叉进行,让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设计教学服务。

总之,要开发编写出一本高水准的设计专业校本教材,我们既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又要具备“跳出设计看设计”的“互联网+”思维。

参考文献:

[1]陈桂兴.《设计素描与色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列教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

[2]文军庆.校本课程建设如何走向深入[C].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

[3]闫顺林.基于区域推进的校本课程制度建设与实施研究[C].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2013.

[4]吕希奎,周小平,刘博航.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 45-46.doi:10.3969/ j.issn.1008-1496.2010.02.034.

[5]范兴文.互联网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研究[J]. 中国市场,2016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开发互联网+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