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该怎样读鲁迅
2018-09-28郭婉云
郭婉云
鲁迅,一个被赋予了众多标签的作家、斗士。他的风骨与他的作品,已成为经典。但是,也有人说过,“经典是用来仰望的”。如果鲁迅仅是“被瞻仰的神一般的存在”,那他的存在也就不复存在了。
凡是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听说过鲁迅,这是可喜的。但真正主动读过鲁迅的人,应该不算多。课本里的几篇选文成了“雪泥鸿爪”,孤独而又模糊地留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渐渐被众多资讯淹没,直至消失。这又是可悲的!
有人说,他的文字犀利又晦涩难懂,看起来费力;有人说,他影射的东西太隐秘,只能领会皮毛;有人说,他的思想太深刻,难以企及;还有人说,他已经过时了,我为什么还要读他?如此种种,都是人们不读他的充分理由。
回想在小学时期,我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完成了第一次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可惜,我看《铸剑》,只把它当成“干将莫邪”故事的补充;看《奔月》,只想尝尝嫦娥吃腻的“乌鸦炸酱面”;看《阿Q正传》,只嘲笑他纠结自己画圆画得不够好;而且还和《祝福》里的看客一起,消费着祥林嫂失去阿毛的苦痛……直至我问出“人血馒头真的可以治痨病吗”,被父亲大声呵斥时,才知道自己根本没读懂鲁迅。
鲁迅曾说“英雄的血,始终是无味的国土里的人生的盐,而且大抵是给闲人们作生活的盐,这倒实在是很可诧异的。”烈士夏瑜的血,是茶馆里人们无关痛痒的谈资,是给生活在黑夜里的华老栓一家希望的“药”—立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思想根基,既让人觉得必当如此又让人无奈不已。但是,对于如今读过鲁迅的人来说,会不会跟当初的我一样,无视了夏瑜死的价值,无视了那坟头的花环,无视了鲁迅的批判与期望,成为“无味国土”里的一员呢?
所以,我们读鲁迅,是需要一个领路人的,林贤治是不错的选择。林贤治写过《人间鲁迅》,他别出机杼,细腻地还原了鲁迅的“人间性”或“大地性”—他是灵魂根植于乡土的赤子;是以笔为匕首,为反抗旧世界而呐喊的思想者;是挥动火把通宵不眠的守夜者;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追光者。林贤治是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是能进入巨人心灵的人之一。这本《鲁迅选集》,正收录了林贤治的评注。
时代变换,但国民愚昧与麻木的劣根性并未消失,只是换了形式罢了;民智的启发程度远不如大数据里那么乐观,要斗争要反抗的事物依然层出不穷。如何在光怪陆离的时代中,挥舞慧剑以获取一份冷静和清醒,还是多读读鲁迅吧。?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美]馮文 著
常姝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
作者于1997到2002年在中国大连开展了共计27个月的田野调查,对大连市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描绘和探讨了何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造就了独生子女一代及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以及独生子女身份对青少年的主体性、渴盼、体验带来的影响。
《巴麦尊传》
[英]约翰·坎贝尔
[比]泰奥多尔·朱斯特[英]巴麦尊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年7月
从初出茅庐的议员到纵横捭阖的首相,巴麦尊的人生际遇因善弄权术而与众多事件交相呼应。他以独立的名义号召支持比利时革命;用暴乱的名头希望镇压法国革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宣称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到南北战争时,他又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终其政治生涯,逃不脱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我的世界观》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著
张卜天 译
商务印书馆
2018年6月
这本获爱因斯坦本人首肯的小书收录了他关于人生、科学、政治、宗教、教育、犹太人、经济、和平等问题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