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为生存而战
2018-09-28黄靖芳
黄靖芳
贸易战已经来势汹汹。
9月18日,美方宣布自24日起将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0%,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对比7月正式生效的第一轮关税措施,此次涉及的行业规模和力度都更进一步。
首当其冲的,是数量众多的对口企业。而前期的影响已开始逐步显现。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聚集了超过700万家中小企业的广东地区,广东省经信委最新公布的數据显示,2018年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近30个月来首次回落至荣枯线(50.0)下;其中权重最大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同比明显下滑。
压缩中小企业生长空间的多重因素正在叠加,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激烈的同行竞争等,都在不断挑战着企业主的生存极限。船小也未必好调头,在当前的环境里存活下去,是摆在它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贸易战升级前夜
一直以来,制造业荣枯线都被认为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指标在临界值上下的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场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情况。
在此次美方宣布的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建议征收产品关税清单中,就包含了李亦工厂所出口的商品(属于清单目录里的4202.12.40到4202.92.39类目)。1999年,他在广州花都狮岭镇建了一家皮具厂,如今每年营业额达300万美金;当地配套有皮具设计、生产、运输相关的产业集群,聚集了大量像他一样运作出口的小微企业。
他的工厂极度依赖出口,有九成业务都来自欧美,其中美国又占到一半。如今,他已经考虑不再承接美国的业务,并且有意减少了相应的营销支出。
2018年7月,社交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张截图,是一批装满大豆的轮船试图赶在中国340亿美元关税反制措施开征前,到达北方港口,很多人将此视为段子进行传播。不过对于真正在做出口生意的厂家来说,怎么样都笑不出来。
《南风窗》记者采访之时,进一步关税升级措施尚未落地,然而市场反应已经开始显现。8月底,李亦本来打算将一批货物发出,结果去到港口,发现整个8月,广州黄埔港和深圳盐田港去往美国的船只全部“爆仓”,“根本订不到船,所有跟加税清单相关的品类都很紧张,能提前下单的都提前下了,希望在(政策)落地前进入美国市场。”
关税的税率是不断调整的,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初期税率会在10%,后期会提升。李亦也曾经做过挣扎,他设想如果最终只提高10%的关税,最近人民币贬值的短期红利能抵消掉一部分成本,再咬牙承担了剩下的费用,还是能吃得消,但是最终25%的税率已经超过了他能承受的范围,对此他应对的方法所剩无几:“可能会从现在100人的规模减到50个人左右,没有办法了。”
而对于出口地区不涉及美国的厂家而言,情况也并不乐观。在佛山经营门窗生意的曾风告诉记者,他所参与的工厂业务虽然只出口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但是由于不少总部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都有大量的业务,很难说自己公司的业务不会受到波及和影响。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向《南风窗》记者分析,中美贸易战带来的是“结构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也许只是涉及美国业务的公司被波及,但是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确定的双边贸易状态会影响到全球其他市场,带来国际市场的收缩和谨慎,进而具体影响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使得企业因此采取更保守的生产和投资态度,这并不是好事。
这几年企业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面对赊账的客户一概不做,而且必须先给订金。这个比例以前维持在30%,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甚至到100%,“没有相应提高的企业,很多都陷入三角债或者处于破产边缘了。”
而对商人而言,除了经济利益大幅下降以外,信心也受到了影响。李亦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沮丧”。长期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他熟知两个地区的市场特点,以他所处的箱包行业为例,欧洲市场的开发难度要大得多,不仅是语言跨度大,而且当地的代理商手续流程繁琐,每季度都需要重新开发款式。因此在他手下,一个业务员只能跟一到两个欧洲客户。美国市场则相反,一个业务员能跟十个美国客户的单,他觉得美国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单一市场,消费强劲并且市场广阔,消费者理性,很适合开展生意。过去,他会有半年的时间都待在美国,租了房子也买了车,现在打算全部清理。
利润去哪了
实际上,广东制造业PMI数据的变化,不是最近才出现,从今年5月就开始陆续有指标出现下滑。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等产销指数已经连续下降。对此,省经信委在公告里提到,随着各项指标的变化,“稳中有变的形势已经初步显现”。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称,今年5月份延续至今的本轮盘整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国内产业转型中新旧动能接续不周的问题,也有国际经济政治因素急剧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总体上看,广东省制造业已经积聚了一定的扩张势能,正在适应稳中有变的新情况,走向更稳定的发展区间。
其实中小企业的活跃度比较高,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在成本没有严重影响到经营的情况下,寻求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是出乎本能的选择。比如曾风所参与经营的铝材企业,他介绍说,不同地区对于铝合金型材的壁厚标准要求不同,越厚也就意味着质量越高,如果是出口到一些不发达地区,标准可能在1.2mm到1.4mm之间,而他们企业则是专门做发达地区的出口,在1.4mm以下的订单都不会接,因为单价太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
转型升级和成本的增加就像一场赛跑。在实际采访中不难发现,对于众多出口企业而言,除了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还有内部各项成本的增加,转型升级成为短时间内难以落实的口号。从2017年开始延续的环保整治行动,带来了不少上游企业的关停整顿,曾风表示,受到这次行动和近期贸易战的影响,所有的原材料价格迎来了一轮上涨,涨幅达到30%。
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曾风表示近五年来工资上涨了至少三成,而且社保基数核定和征收工作主体的变更,也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他说,这几年企业的经营方式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面对赊账的客户一概不做,而且必须先给订金。这个比例以前维持在30%,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甚至到100%,“没有相应提高的企业,很多都陷入三角债或者处于破产边缘了。”面对客户,企业主变得越来越谨慎。
2008年,沈文辞去销售员的工作,开始单干,现在在中山经营一家电冰箱工厂。金融危机期间重创了一批出口企业,不过在三四年后,没有被打倒的企业迎来了一次触底反弹。2011年,沈文开始做出口生意,当时电冰箱行业的竞争者少,外国客人也相对没有那么挑剔,议价压力小得多,所以市场全面红火,当时员工规模达到400多人,利润率能达到10多个点,而且因为外国客人来到厂房,很看重厂房的规模和人数,当时他的厂房面积也在积极扩张。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电冰箱行业的技术门槛低,越来越多同业者开始参与竞争,同时外国商人也开始有了议价的底气,现在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了三到四个点,而2/3的厂房不再用得上,只能用来出租。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曾风的企业身上,2011年他来到佛山做生意的时候,厂房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如今只剩下1/3用于生产,随着产能不断被压缩,他了解到的其它同行业的厂家,也都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要么将厂房出租,要么停掉一部分的生产线。
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进行过统计,一般国内的平均制造业利润在2008年之前能达到12%到15%,甚至还要更高,但现在数据已经降到了3%,“利润薄如刀片了”。
连锁反应
对于体量不大的出口企业而言,抗风险能力一般也不高,国际形势变动带来的汇率变化,首先便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生存。
从下单到生产再到出口,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个月,而这时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会轻而易举地给企业带来损失。李亦表示,在他的工厂生意中,损失最高的一个月达到十几万元。
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面对汇率的变动会采用套期保值的财务制度,通过期货市场的交易锁定成本和风险,但对于本身利润率低,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权的中小型企业,成本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几乎没有应对方法。
而此次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所带来的“结构性影响”中,汇率的变动便是其中一环。
自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了贬值区间,贬值幅度接近8.6%,有业界人士认为,贸易战的进一步行动,可能会使贬值的趋势愈加明显。“短期来看,贬值的确有利于产品的出口和汇兑收益,但是25%关税的威力远远把这些竞争力给抵消掉。”周德文表示,长期而言,持续的贬值其实是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因为这意味着资本对于实业投资热情的减退,以及进一步外流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8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放缓至5.3%,创下历来最低记录,比市场原先预计的5.5%还要低。这无疑给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发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从下单到生产再到出口,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个月,而这时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会轻而易举地给企业带来损失。李亦表示,在他的工厂生意中,损失最高的一个月达到十几万元。
也因此,9月19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李克强总理就特别提到关于人民币贬值的相关争议,他表示,“中国决不会走靠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的路。中国坚持市场化汇率改革方向不变,不仅不会搞竞争性贬值,还要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来自国外客户的压力其实也不少。在佛山南海经营印刷生意的陈至华告诉记者,出口企业的外国客户对于价格极其敏感,国外客户对上游材料采购商一定会争取到最低价,并且会随之采取向上游供应商“锁价”的策略,签订一段短期合同,维持价格不变,而且,也会选择能用美元结算的供应商。
即便如此,有时候也敌不过同行的竞争,因为众所周知的人力成本提升等原因,有更多客戶开始选择东南亚地区的工厂,尽管质量有一定差距,但是成本却低得多。据陈至华介绍,东南亚地区的人力优势显而易见:“越南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只需支付1000多元,放在佛山工资就要3000多元。”
李亦也表示,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的制造业发展得同样迅速。
一直以来,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都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比如非洲、中东、南美洲等等,很早就成为了他们的新战场。但是近年来,厂家遇到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沈文举例说,孟加拉国、坦桑尼亚等国家,会把关税加到80%,甚至达到120%。企业无法承受,只能选择放弃这些市场,现在他主要是依靠之前积累的大客户资源,勉强持续生产经营。
喘不过气来,是这些企业主的共同感受。
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开始出手了。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之一就是确定促进外贸增长和通关便利化的措施,比如2018年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出口监管证件再压减1/3并降低通关费用;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加大对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等等。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