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采用推拿疗法治疗的效果临床探究
2018-09-28陈琳琳
陈琳琳
(枣庄按摩医院推拿科,山东 枣庄 277101)
肩周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1-2],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常表现为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3-4],若不积极治疗,将导致肌肉痉挛与萎缩、浸润性病理性改变[5-6],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针对该病,中医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针刺治疗,但单用一种疗法,效果欠佳。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选择9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肩周炎采用推拿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肩周炎临床典型患者;②均符合《各类关节病的诊断标准》;③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④符合针刺治疗适应证;⑤符合推拿治疗适应证;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折、颈椎病等疾病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②不能进行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的患者;③合并患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患者;④合并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96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其中常规组男18例,女30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6.14±0.6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73±0.88)个月。研究组男17例,女31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56.22±0.47)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为(6.68±0.57)个月。本研究患者经过血常规、X线检查、肩关节MRI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根据肩周炎的中西医临床判定标准,均确诊为肩周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协助患者取坐卧位。主穴:肩髂、肩髑、肩贞、肩井和阿是穴。以平补平泻法,选用1~1.5寸毫针,直刺进针深度在0.5~1寸之间,之后行提插、捻转操作,使穴位产生酸、麻、胀感,每次30分钟,每周6次,疗程为2周。研究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的治疗同常规组。除此以外,协助患者取坐卧位。主穴:肩贞穴、肩井穴、天宗穴、肩俞穴、中府穴、曲池穴、合谷穴。①医师一手固定患者患侧肩部,以滚肩法,对穴位进行按摩提拿,注意力度轻柔;②大拇指于患者肩关节上方、肩关节前后进行按揉;③以点肩法,拇指点压穴位,使肩髃、肩髎、云门穴产生酸、麻、胀感;④医师一手拖住患者患侧肘部,以悬肩法,针对肩井、巨骨、秉风、天宗等穴做外展,后伸,内旋,外旋,上举等动作,然后对患侧肩部进行揉搓、抖动,让患者肌肉得以放松;⑤对患者极泉、肩贞等穴进行反复的拨揉治疗。最后,通过肩部摇法、拍打以及揉搓等方法结束推拿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评定标准: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临床检查各项指标改善60%~79%之间;显效: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或恢复正常,临床检查各项指标改善80%~99%之间;痊愈:患者病情完全好转,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临床检查各项指标改善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常规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26.56±2.12)分,研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26.09±2.34)分,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6.78±3.66)、(89.72±5.46)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治疗后56.78±3.66 89.72±5.46 27.448<0.050组别常规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8 48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26.56±2.12 26.09±2.34 0.815>0.050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常规组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研究组痊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93.7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肩周炎是指因软组织退行病变、慢性致伤力、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以及肩外因素等,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逐渐形成炎性病灶的疾病[7-8]。该病发病缓慢,常不引起患者重视,当病情严重时,已表现为疼痛明显且剧烈、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9],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一般临床治疗的目的以对症治疗,消除疼痛,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为主。但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过程耗时长、过程繁琐、疗效欠佳,导致患者抵触情绪较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差。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传统中医辩证认为,肩周炎属“肩痹”范畴,病因为风寒湿邪、外伤及气血不足等[10]。常规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为针刺治疗,以患肢局部取穴为主,疏通体内受阻经脉,抗炎镇痛,使肩部气血流通,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但是其弊端在于对于肩关节患者选择疗效评估方法存在诸多缺陷。推拿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以机械性刺激为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局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解除肩关节周围的组织之间的粘连,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针刺与推拿连用,具有协同作用,从而疏通经脉、调节体质,避免了单用一种治疗方式的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很大的恢复,疗效更加显著,治疗有效率为93.75%,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