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9-28韩宗伟徐仕强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

韩宗伟,杨 建,徐仕强



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宗伟1,2,杨 建1,徐仕强1

( 1.铜仁学院 旅游与地理系,贵州 铜仁 554300; 2.湖南大学 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

为了探究省域内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为武陵山片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以武陵山片区四省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区域内43处农业文化遗产空间点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集中化指数、空间聚集区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呈团块状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1个高密度圈和5个次级核心圈,分别以铜仁、宜昌、恩施、武汉、随州、永州为核心,各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特定的区位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条件及独特的民族风情。

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信息系统; 地域特征

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和智慧结晶,体现了知识、智慧、技术、技能的组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始动力[1]。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使得我国的农田使用了上万年仍然能够被有效利用。但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相对偏远的贫困山区,当地人们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农业文化遗产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反观现代化进程中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现象,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使得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3]。特别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造成科技产物大量地被使用于农业生产中,催生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4],迫切需要改善农耕方式[5];另一方面适合发展生态友好的传统农业所展现出的土地被占用[6],农业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减少的现状,使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针对农业文化遗产[7]、区域经济发展[8]、农户生计分析[9]、美丽乡村建设[10]、利益网络治理[11]、种植结构演化[12]、产业融合发展[13]、非使用价值[14]等方面开展了丰富且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多样的功能或特征,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方法。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不仅可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为其动态保护提供指标依据。

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特征,目前研究的学者还相对较少,主要是运用空间可视化技术探讨某一个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要素的空间格局,如宗路平[15]运用GIS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景观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王妍[16]运用GIS地形分析了元阳梯田的空间分布特征;孙业红[17]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潜力的空间差异;高灯州[18]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水稻赖以生存的稻田中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全国范围内大尺度下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9]。因此,收集和整理了武陵山片区,即4省交界区域(图1)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化和可视化地探究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图1 武陵山片区区位图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718×105km2,其中湖南37个县市、贵州16个县市、湖北11个县市、重庆7个县市。该片区是我国连片贫困的典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较为分散,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区内聚居着土家、汉、瑶、苗、侗等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武陵山片区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收集的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来自被中国农业文化遗产2016普查名录收录的项目、已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通过调查发现的符合农业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的项目,共计43项农业文化遗产,涉及的市州共21个,涉及省份(直辖市)有贵州、湖北、湖南及重庆,四个省份(直辖市)分别有农业文化遗产13项、17项、11项、2项。

(三)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管理与分析、空间信息测算和资源价值评估等[20]。因此,利用ArcGIS 10.3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通过组成结构分析、空间分布规律探索、空间聚集区分析等方法[19]探究武陵山片区四省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特征。

1.组成结构分析

针对收集的武陵山片区四省43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分省统计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项目、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农业作物品种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用以探讨该区域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特征。

2.空间分布规律探索

运用ArcGIS 10.3 的空间近邻分析工具计算所有农业文化遗产点的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点指数,并将其与理想最邻近距离比较以获取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集中度系数[21]如(1)式及集中化指数[22]如(2)式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均衡性和集中化程度。

式中:G’为地理集中度系数;X为第个省份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总数;为市州的总个数。G值越接近100,则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越集中;反之,则分布就越分散。

式中:I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集中化指数;P为第个省份农业文化遗产累计数量百分比之和;n为市州数量。I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则集中化程度越低。

3.空间聚集区分析

运用ArcGIS 10.3 的核密度估计工具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在空间中的集中区域,并探索其分布状况。[23]。基于此,运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聚集区。核密度估计是将点集X,…,X作为分布密度函数的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在某点处的法(),通常运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如(3)式所示。

式中:()为核函数;>0,为带宽;-X表示估值点到事件X处的距离。影响核密度估计的主要因素为核函数的数学形式和带宽的值[24]。

二、结果与分析

(一)组成结构分析

武陵山片区内探明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在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的数量(表1)分别是8项、14项、5项、2项,各自占对应省(直辖市)内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数的比例分别为61.54%、82.35%、45.45%、100%。可见,武陵山片区大部分的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收录的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来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过程中,可以结合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收录的项目开展深入的筛选和对比工作,丰富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信息的来源渠道。

武陵山片区四省份(直辖市)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种涉及21个品种,四省(直辖市)农业文化遗产品种数量(表1)由多到少依次是湖北、贵州、湖南、重庆。贵州较多的品种是茶叶、水稻;湖北较多的品种是茶叶、葛根;湖南较多的品种是水稻、茶叶;重庆只涉及黄连和桐油。很明显,该区域农业文化遗产中茶叶和水稻所占的比例较大。依照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的分类规则[25],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可能归属于不同类型的实际情况,对武陵山片区43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类别统计,各种类型共计151项,贵州、湖北、湖南、重庆辖区内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2.45%、39.07%、29.80%、5.30%,其中湖北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最多,重庆的最少。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前4类由大到小依次是农业特产、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民俗,而农业工程、农业工具、农业文献这三种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没有涉及。

(二)空间分布规律

1.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现状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获取农业文化遗产地具体位置坐标,结合文献及政府相关网站的农业文化遗产详细信息,在ArcGIS 10.3中对武陵山片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空间分布规律探索,武陵山片区所有农业文化遗产在空间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该区域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且类型相对集中,多分布于水系附近。具体分布原因及其规律如下:人类的活动多以水源地为中心向外扩展或沿着水系迁徙,水系附近的物种资源丰富,且土地肥沃,为人类从事农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水系附近的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较多,而远离水系的地区分布较少。

表1 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类型数量

图2 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省域分布

2.空间分布规律

对武陵山片区的43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分析。经过分析得到实际最近邻距离为7.10×101km,理论最近邻距离为8.25×101km,最近邻指数为0.86,z得分为-1.74,p值为8.10×10-2,由此推断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具有聚集分布特征。得出了研究区各市州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集中度系数为13.28,若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均匀分布,则地理集中度系数为0,说明武陵山区农业文化遗产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具有若空间聚集性。通过武陵山片区四省各区县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百分化及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累计数量百分比,测算得到农业文化遗产的集中化指数为0.30,进一步说明了研究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聚集性。可见,农业文化遗产在一定空间尺度上可以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聚集区。

3.空间聚集区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农业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为确定这些聚集中心在空间上的具体位置,利用ArcGIS 10.3的核密度估计工具进行分析。通过反复实验,确定带宽为1°,绘制出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密度分布规律,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看出,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呈聚集型分布,形成了1个高密度圈和5个次级核心圈,分别以铜仁、宜昌、恩施、武汉、随州、永州为核心,各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这些地区多为区位独特、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民族聚集的地区。

图3 武陵山片区四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核密度

(三)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影响因素

1.特定的区位条件

武陵山片区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于农业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较大。另外,这些地区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少,城镇化规模相对较小,人类活动所必须的活动场所和人口密集的地区相比要少一些。由于种植场地多在山区,面积和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存在追求大规模的种植单一品种来满足人们对粮食产量要求的情况,因而有更大的空间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业,且有更多的机会培育和发展不同的农业品种,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口味和品质的追求,在区域上进而形成了以农业特产、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民俗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系统。活跃的农业生产和悠久的农耕历史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在相应地区呈现出比较集中的特点,即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出现5个聚集区。

2.优质的生态环境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人民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怀揣着敬畏、感激之心从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中索取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所必需的物资,这一点可以从大量的农业文化遗产如生产前的祭祀、祈福等相关活动中得以验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源源不断获取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农产品的基础,并且优美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在一代又一代的农事活动和务农经验中,逐渐沉淀和摸索出了这样的规律。这种优良的传统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最终使得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3.丰富的资源

武陵山片区降水丰富、地下水资源充沛、地质地貌相对稳定,是我国三大地形阶梯中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带,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平均温度在13~16℃之间,降水量在1100~1600 mm,无霜期在280天左右,资源丰富,多种生产要素的满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者在综合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满足度和对各种条件的适应性后,会在广泛的区域中选择或改造适合农业活动的场所,培育或筛选适应当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的物种。这些物种经过不断的驯化,在当地环境的长期协同作用下及人为干预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农业品种群。

4.独特的民族风情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嗜好,这些都是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和沉淀之后保留下来的民族精华,无论是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文化、文艺习俗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各自民族独有的特色。对于多民族聚集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淀,各民族一定会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也会保留自己的个性,最终产生独具特色的风情和文化,这也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民族聚集区各民族共有的农耕文化能够在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中存留下来,其包容性和适应性可谓是经过了历史的验证,所对应的农业文化遗产能够在相应区域沉淀下来保存至今,遗产地居民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从而形成了民族聚集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相对集中的局面。

三、结论

武陵山片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呈团块状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区域之间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分析获得的密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水资源丰富、土地较为肥沃、地势相对平缓的区域农业文化遗产较多,而地势相对险峻、土壤贫瘠干旱的山区、渔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相对较少,武陵山脉有着天然屏障作用,为当地造就了独特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以铜仁、宜昌、恩施、武汉、随州、永州为核心的聚集区。

该分布特征与地域资源、地区民族特征、文化生态环境有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农业生产,离不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二是该地区居民在与大自然长期和谐共处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生活习俗和独特的文化,随之而产生的农业文化遗产也就呈现出了区域和时空上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周边农业文化的发展。

[1] wen Minqing, Zhang Yongxun, Jiao Wenjun, et al. Responding to common qu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7): 969-982.

[2]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J].世界环境,2008(1):62-64.

[3] 苑利,顾军,徐晓.农业遗产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26-133.

[4] 许小娟,刘会玉,林振山,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江苏沿海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1):213-218,225.

[5] Singh R, Singh G 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 climate-smart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J].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17, 2(5): 296-316.

[6] 杨建云.基于EKC模型的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 213-216,222.

[7] 张永勋,何璐璐,闵庆文.基于文献统计的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7,39(2):175-187.

[8] 崔峰,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12):156-164.

[9] 张灿强,闵庆文,张红榛,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下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 27(1):169-176.

[10] 魏家星,姜卫兵,武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遗产保护耦合发展研究[J].中国农史,2017(1):136-142.

[11] 时少华,孙业红.遗产地旅游发展利益网络治理研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以农业文化遗产地云南哈尼梯田为例[J].经济管理,2017(2):147-162.

[12] 杨伦,刘某承,闵庆文,等.哈尼梯田地区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26-39.

[13] 张灿强.依托多功能性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J].世界遗产,2016(3):21-21.

[14] 胡兴兴,闵庆文,赖格英,等.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区域差异——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为例[J].资源科学,2017,34(4):737-746.

[15] 宗路平,角媛梅,李石华,等.哈尼梯田遗产区乡村聚落景观及其演变:以云南元阳全福庄中寨为例[J].热带地理,2014,34(1):66-75.

[16] 王妍,张超,宋维峰,等.元阳梯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103-107.

[17] 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潜力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1, 30(7):1341-1350.

[18] 高灯州,闵庆文,陈桂香,等.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报, 2016,36(21):6951-6959.

[19] 韩宗伟.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2):97-104.

[20] 杨波,何露.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GIS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2):139-144.

[21] 朱沁夫,李昭,杨樨.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游客集中程度方法的一个改进[J].旅游学刊,2011,26(4):26-29.

[22] 任亚,方斌.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20-126.

[23] 李姗姗,曹广超,赵鹏飞.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186-191.

[24] 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25] 王思明,卢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3-1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HAN Zongwei1,2, YANG Jian1, XU Shiqiang1

( 1.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Tongren University ,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2. Architecture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t province scale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e take the four provinces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as a target area and the 43 agricultural heritages in this area were used as samples, which have been included in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or Chines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list.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analysis tool in ArcGIS 10.3 softwa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 concentration index, gathering zon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1)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four provinces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is agglomerate shape, with significant spatial aggregation. (2) Spatial variance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was observed, which have one high concentration area and five secondary core circles, respectively in Tongren, Yichang, Enshi, Wuhan, Suizhou and Yongzhou, and each accumulation zone has a definite influence area. (3)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re specific location conditions, high qua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bundant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unique ethnic customs. In the future study, we should absorbs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from other social and humane studies like geography, economics, sociology,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 to exp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agricultural heritag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323.2

A

1673-9639 (2018) 09-0080-06

2017-06-22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陵山片区农业遗产资源分类及其保护对策研究”(2016qn10);贵州省教育 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农业遗产保护视角的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构建”(2015C042);贵州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 建设项目“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模式选择与创新研究团队”(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3]25 号)。

韩宗伟(1987-),男,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农业遗产管理与保护、资源环境信息工程。

(责任编辑 谢 勇)(责任校对 杨凯旭)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诗二首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