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探索
——以 《特色小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课程为例
2018-09-28陈淼
陈淼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611130)
《特色小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课程是高职院校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申请了学院教改,采用信息化教学,对2015级该专业57名学生进行授课,借助国家宠物资源库 “云课堂”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对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课程信息化建设目标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课程内容为观赏鱼、蛙、蛇等十个模块,运用 “智慧职教云课堂”,实现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翻转课堂,并形成 “微课”,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2 课程信息化建设平台
运用已建成的国家宠物资源库 “智慧职教” 《特色小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创建一个轻松、简单、有趣的学习平台[2]。课程设计包含课程目录、基本资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互动和社区六项内容。
3 教学过程设计
分为课前任务、课中分享和课后巩固3个阶段。
3.1 课前任务
在 “云课堂”提前发布本门课程所有章节内容,并将学生随机编为各有不同学习任务的小组。各小组根据各自任务通过查阅 “智慧职教”相关资源和线下资料,做出课堂分享的PPT。
3.2 课中分享
各组依次进行PPT分享,教师同时在互动区进行分享内容知识点提问,之后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补充和总结。该阶段成绩由学生互评 (60%)+教师评价 (40%)组成。
3.3 课后巩固
包括自学教师课后上传课件、课后作业和制作微课。该阶段除教师考核外,每位学生的微课都有互评。
4 教学效果调查
4.1 对象和方法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2015级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共57人,参与57人。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4.2 调查结果
详见附表。
5 讨论
5.1 课程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教学效果
该课程是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专业课程,由附表第一项可知,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实现的翻转课堂。由附表第五、六两项可知,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了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附表第八项可知,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变达到了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学情是理论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强。采用信息化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可深挖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可迁移的学习能力。
附表 《特色小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调查表
5.2 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首次运用信息化教学改变教学模式,课前任务让部分学生感觉不适应;对教学软硬件如网络和学习平台稳定性等的较高要求与现有教学条件还不匹配;课后微课作业,学生大多采取录屏方式,个别出现播放效果不佳等问题。信息化教学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找出适合学情,达到教学目的的新手段,教师和学生都需探索和适应。目前,诸多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2],资源虽然较丰富,但教学人员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可利用的资源[3],才能整合成可用的材料。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确是发展趋势,但不能一味追求信息化,信息化只是手段,是为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服务的,故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需循循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