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2018-09-27纪倩高富远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镇化

纪倩 高富远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城镇化既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量的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促使我国的城镇化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也使城乡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大量的人口流入必然会使城镇的资源配置失衡,在教育方面会出现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等情况,而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旨在研究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因素对子女受教育情况的影响。

关键词:城镇化;受教育程度;西部地区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选择在城镇生活定居,这些流动人口虽然给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劳动力,但是也给城乡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这些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必然会导致原有的公共资源出现不足。教育通常是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而西部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问题更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影响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因素复杂多样,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研究儿童教育和辍学问题的相关文献,目前看来有许多学者认为家庭背景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就研究对象而言,大多数是研究农村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和辍学问题,少部分学者是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中国西部建制镇地区的适龄子女(6~22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城镇户口等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其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作用结果,希望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

在研究学校层面的文献中,张飞飞(2015年)指出大量人口流入城镇会加大学校的教学压力,致使城镇原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相对不足,从而削弱了城镇学校教育原有的优势,同时也削弱了教学的效果,加大了老师的教学负担,给授课带来一些困难,降低了教学质量……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家庭层面的文献中,王冰(2008年)认为父母的职业、父母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社会资本三者都会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她指出处在上流社会的父母通常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会更加的用心,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勇争上游的学习态度。反之,处在社会底层的父母、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致使子女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选择辍学这条道路;而父母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会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表现出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善于从生活的各方面向孩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有着较大影响;拥有优质的家庭社会资本可以通过选择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而影响子女受教育水平。

在研究民族层面的文献中,叶月婵(2010年)对影响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她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辍学背后的非经济因素,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辍学差异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而且增加学前教育时间、提高父母参与的水平、降低儿童人学年龄等均有助于降低民族地区儿童辍学率。”此外,作者还提出对于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协调他们宗教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已有的文献看,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子女受教育情况的文献不多,同时研究城镇化给子女受教育程度带来的影响也很少有人研究,本文则是以西部十一省以及湖南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探究影响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各种因素。

二、城镇化的概念及现状

城镇化这个词是起源于拉丁语Urbanization,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概论》中首次使用了urbanization一词,可以翻译为城镇化或者城市化,但是我国的城镇量多面广,所以使用城镇化这一名词更加科学和贴近我国的国情。城镇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它包括了人口结构、经济布局、生活方式、地域空间等方面的转型。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通常是指城镇人口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我们对西部十二个省进行了大范围调研,根据调研所得的各个省份的城镇化率如下:在十二个省中,城镇化率最低的是西藏省,仅为3.82%,其次分别是湖南省3.87%和广西省5.19%。城镇化率最高的三个省分别为青海省50.88%、重庆市41.82%和甘肃省38.35%。其余各省的城镇化率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31.52%、四川省21.75%、贵州省30.12%、云南省19.95%、宁夏回族自治区26.61%以及新疆省36.86%。

三、数据分析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源自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于2015年7月开展的“中国西部地区建制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在此次调查中,经过面试选择、专业化培训和技术指导人员最终形成十二只队伍。2015年7月初,十二支调查队伍分别对西部十一省(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湖南省进行了入户调研,采用PPS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此保障数据的来源真实可靠。

本文选取调查数据中适龄子女(6~22岁)893名作为样本数据,其中按是否拥有非农户口区分,有非农户口的人数为125名,有农业户口的人数为768名;按性别区分,男性有460人,女性有433人;按民族區分,汉族有344人,少数民族有549人。运用StataSE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1.总体样本数据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8.76年;2.持有非农户口的适龄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10.20年;持有农业户口的适龄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8.54年;3.样本总体平均年龄为14.95岁,平均每人每年的教育支出为7548.74元。男性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8.45年;女性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9.11年;4.汉族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9.21年;少数民族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8.49年;5.有宗教信仰的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8.94年;没有宗教信仰的子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9.70年。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有86%的人拥有农业户口,仅有14%的人拥有非农户口;其中48.49%为女性,51.51%为男性,由此可以看出样本中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没有异常。

四、模型设定

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educ=β0+β1urban+β2eucquality+β3preforboy+β4educcost+β5X+μ

模型变量解释:

1. educ表示适龄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单位用年来表示;urban是个虚拟变量,urban=1表示拥有非农户口,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educquality表示父母对当地教学质量的评价,一共分为五个等级,1~5分别表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preferboy是个虚拟变量,表示父母是否持有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preferboys=1表示父母持有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preferboy=0则表示没有;educcost表示上一年的教育支出。

2. X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根据已有的文献,在模型中加入一系列可能影响educ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子女自身特征的控制变量包括子女的性别、年龄、是否是少数民族、是否有宗教信仰等。以及子女家庭背景的控制变量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口数量等。

3.μ是模型的误差项,包括一些无法进行衡量的变量,比如子女的能力、心理素质等等。

五、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2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第一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持有非农户口、是否持有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以及教育投入这三个变量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而父母对当地教学质量的评价这一变量并不显著。拥有非农户口和增加教育投入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都有正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持有非农户口的人比持有农业户口的人,受教育水平增加1.321年,同样,教育支出每增加一元,受教育水平增加0.0000859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父母持有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是负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没有重男轻女观念的父母,有重男轻女观念的父母会导致他们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减少1.701年。第二列是在第一列的基础上控制了子女自身特征,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性别、年龄、民族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

第三列是在第二列的基础上控制了子女家庭背景,加入了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人口数量等变量,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人均年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受教育水平增加0.0000163年,但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统计不显著的。然而家庭人口数量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家庭人口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导致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减少0.167年。

六、结论

本文主要是利用中国西部地区建制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实际数据,并对可能影响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变量进行了OL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父母的生育观念、教育支出都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地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持有非农户口的人的受教育水平更高,持有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会导致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下降,增加教育支出会使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叶月婵.影响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的因素分析[J].甘肃科技,2010(08).

[2]王冰.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张飞飞.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破解之道[J].中国集体经济,2015(01).

(作者单位:纪倩,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高富远,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西部地区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