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农村共享经济的SWOT分析

2018-09-27赵智磊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策略分析

赵智磊

摘要:中国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以滴滴出行、ofo小黄车等企业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我国城市中发展如火如荼,农村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下一片蓝海。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应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共享经济的定义、特征和现状,对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农村共享经济进行SWOT策略分析,探讨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共享经济;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SWOT;策略分析

一、共享经济综述

(一)定义及产生背景

共享经济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从而使让渡者获取回报、共享者利用共享他人闲置资源创造价值的一种经济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生产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共享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下行,需求增长相对滞后,供需增长不相适应。近几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加上现代社会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对共享理念的支持以及人类逐利的本能,加速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促使共享经济迅速渗透到传统经济的各个领域。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1. 闲置资源。闲置资源不是废弃资源、无效资源,它是存在价值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作为一个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盘活存量经济,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2. 产权明晰。共享经济暂时性转移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产权明晰是共享经济的边界,能够发挥激励功能,提高经济效率,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最终实现收益共享。

3. 利益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各方参与共享经济的原生动力。只有供给端能够通过共享获得一定的利益,才能够促成人们参与共享。利益不局限于有形的经济利益,也包括无形资产如名誉、声望等。

4. 人人参与。共享经济强调人人参与,在供给端和需求端都要形成规模;同时供给端和需求端可以互相转化,每个参与者既可以成为供给方也可以成为需求方,消费者同时也可以成为生产者。

5. 共享平台。共享经济涉及三大主体,即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其中共享经济平台是关键。共享平台是一种再中介化组织,它借助于接近“零边际成本”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和相关的社交网络,在资源拥有方和资源需求方之间实现使用权共享,从而将闲置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三)发展现状

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投资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6%左右。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风口”。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创新活跃、应用广泛,形成异军突起之势,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二、农村是共享经济的蓝海

(一)农村发展共享经济意义重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與其有关。解决好中国问题,关键在农村。发展农村共享经济,促进闲置资源多元化利用,对加快农村供给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闲置资源众多

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等特征,造成对人力、农机和农技的需求,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节点均不尽相同,存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相对闲置。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使资金闲置于银行或自家。城镇化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的土地、房屋同样荒废。人力、土地、房屋、农机、资金、知识和技能,大量的闲置资源都成为农村发展共享经济的物质基础。

(三)涉农市场需求巨大

共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规模,只有规模足够大才有机会形成真正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庞大人口规模和全面移动互联网化给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无论是城市居民对涉农产品、服务的需求,还是农民自身的需求,都在迅速增长。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5.19万亿元,增速11.8%;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1.43万亿元,增速10%。京东大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网购额增速达到43%,领先城镇居民人均网购额6个百分点。虽然城镇消费仍然占据我国居民消费主体,但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继续高于城镇,显示出较好的消费潜力。

三、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 政府鼓励扶持。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下文简称“村集体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

2. 企业地位独特。村集体企业由农民集体举办,与村委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虽然在法律地位上是相互独立的组织,但在具体实践中,村集体企业往往能够背靠村委会这个准政府性质公共权力机构,从而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3. 资源相对垄断。农村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为村集体或农民所有,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使得村集体企业对农村闲置资源的整合、调配拥有天然优势,甚至存在事实上的相对垄断。这是村集体企业发展共享经济最大、最有利的优势。

4. 人力成本低廉。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人力成本较低,村集体企业无论是自身吸收劳动力就业,还是作为中介平台撮合劳动力进入共享经济其他领域,都具有成本优势。

5. 需求定位精准。村集体企业作为农村企业,相比城市企业更能够贴近农村市场,靠近农民消费者,对农村、农民的需求痛点定位更精准、掌握更全面。

6. 经营策略灵活。村集体企业经营规模相对小,船小好调头,能够根据市场风口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规避风险,抢占先机。

7. 农民认可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壮大村集体企业,作为供应端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需求端也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集体与企业形成一个价值利益共同体,因此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

(二)劣势(W)

1. 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农村人才集中在单一生产型或经营型方面,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力的运营、管理、战略、创新等专业人才相对欠缺,成为发展共享经济的一块短板。

2. 平台技术落后。共享经济是一种平台经济,需要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作为强力支撑。村集体企业与现代化企业,在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还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3. 管理理念陈旧。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落后的情况,村集体企业作为农村中的企业,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存在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基础管理欠缺。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对村集体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金融融资困难。作为农村微型企业,村集体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企业管理落后等原因,难以从传统金融行业获得融资贷款进行扩大再生产。

(三)机会(O)

1. 战略机遇空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提出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共享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到政府工作报告,都多次提到要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2. 产业融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相继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农村共享经济能够推进农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促进乡村“业态转型”和服务升级。

3. 市场前景广阔。当前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向农村各个领域加快渗透,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智能手机和电信网络的普及即将打开6亿多农民的千亿级市场需求,农村共享经济市场前景广阔。

4. 行业门槛不高。共享经济不强调对资产的占有,因此是一种轻资产商业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产管理投入,村集体企业容易进入。

5. 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共享经济竞争企业大多数布局城市,仅有少数企业布局农村,农村的共享经济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格局分散,竞争程度较弱,村集体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6. 技术推陈出新。共享经济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因此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全世界正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的展开期,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一代技术取得了飞速的突破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四)威胁(T)

1. 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农村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网络覆盖率低,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低,给搭建共享经济平台带来技术障碍。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农村基础设施依然大幅落后于城市,农村信息化程度依然偏低。

2. 信用体系缺位。共享经济以信任为纽带,连接供求端和需求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农村信用信息零散、量小,处于分割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信息数据采集难度大,农民信用意识淡薄。民间征信体系虽然在共享经济行业发挥一定作用,但受制于权威性和完整性的不足,发挥的作用有限。

3. 农民认知有限。农民因为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掌握的知识层次不够、文化水平不高,不但缺乏对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认知和操作能力,甚至还存在恐惧心理,更别说利用互联网实现经济创收,因此造成发展共享经济知识层面的障碍。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分析SWOT矩阵发现,村集体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优势大于劣势,外部环境机会大于威胁,因此应当优先选择“优势-机会”战略组合来扩大自身优势;同时选择“劣势-机会”的战略组合,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自身劣势。

(一)抓住机遇、巩固优势,抢占先机

村集体企业在整合、调配农村闲置资源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同时对农民需求的痛点定位更精准、掌握更全面。因此无论在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村集体企业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企业应该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共享经济的政策东风,抓住共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持续在整合农村资源与满足农民需求方面下大力气,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巩固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抢占市场先机。

(二)找准定位,寻找空隙,扬长避短

村集体企业应该把目光聚焦到农村特有产品和需求的细分领域,坚持“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的发展方向,努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这样才能站稳脚跟,赢得市场。同时村集体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进入大企业忽视或不容易进入的行业寻找空隙以求得发展机会,避免与大企业直接对抗。

(三)开展合作、提升实力,弥补劣势

村集体企业需要跳出狭隘的行政区域局限性,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采取联村发展、联营发展等模式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规模小、发展资金少、增收平臺少等现实问题,抱团取暖;也可以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民、互联网巨头等多方的共赢。

村集体企业要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应当抓住我国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机遇,主动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入挖掘农村潜在的需求,培育或引进先进的复合型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以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蕾,鄢章华.共享经济——从“去中介化”到“再中介化”的被动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7).

[2]卢现祥.共享经济:交易成本最小化、制度变革与制度供给[J].社会科学战线,2016(09).

[3]新华社.共享经济不是共“抢”经济[D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0/c_1121352237.htm,2017-07-20.

[4]刘圣中,汤齐山.共享经济的产权结构及意义——以共享单车为例[J].长白学刊,2017(05).

[5]乔洪武,张江城.共享经济:经济伦理的一种新常态[J].天津社会科学,2016(03).

[6]李杰.联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4(11).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西安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策略分析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