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繁荣背景下湖南文娱演艺产业的发展研究
2018-09-27廖小芒
摘要:湖南文娱演艺产业在电视娱乐节目、高雅艺术普及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也在演艺制度、演艺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其发展对策应该聚焦于深化体制改革与打造产业品牌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产业繁荣;湖南;文娱演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9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扩大。近年来湖南省以“文化+”理念为统领,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不断繁荣。
一、湖南省文娱演艺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湖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语境下,湖南文娱演艺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电视娱乐节目引领时尚
作为中国电视文娱节目行业标杆的湖南卫视,一直以来以不断创新的新锐精神,引领了大众文化的滥觞,并持之以恒地对之进行和推广和普及,制造了一个个现象级的电视娱乐节目。无论是综艺文娱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还是真人秀文娱节目《全员加速中》、《百变大咖秀》、《爸爸去哪儿》、《一年级》、《旋风孝子》,还是开启选秀时代全民选秀文娱节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想和你唱》、《声临其境》,还是以专业精神引导的顶级流行音乐竞技节目《我是歌手》、《歌手》等等,制造了一个个收视奇迹,甚至是引领了国内其他电视台的跟风热潮。成为中国电视文娱节目娱乐功能、产业发展与价值导向的成功范例。
(二)旅游演艺节目特色鲜明
湖南旅游演艺节目起步较早,早在2001年张家界就推出了《魅力湘西》,凭借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高水准的专业品质,这台旅游演艺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品牌三十强、中国旅游演艺票房十强等奖项,尤其是2017版《张家界·魅力湘西》全面上演后,更是深受游客好评。同时,湖南各地陆续推出了芒果大剧院《大汉伊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武陵源《魅力湘西》、凤凰古城《边城》、宁乡《炭河千古情》、韶山《中国出了个毛主席》、隆平文化公园《浏阳河上》、桃花源景区《桃花源记》等8部影响较大的旅游演艺项目,一时间,湖南旅游演艺舞台上百花齐放、热闹非凡,显示了湖南旅游演艺产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号召力。
(三)高雅艺术方兴未艾
湖南省近几年大力普及高雅艺术,提高民众素质,推动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有。如常年在湖南大剧院举行各类高雅音乐会。湖南大剧院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湖南普及高雅艺术的重要阵地,已成为湖南高雅艺术演出市场重要基地。作者简介:廖小芒,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文化现象研究。
此外,随着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落成,湖南高雅艺术又新增一块靓丽的名片,4.8万平方米的大剧院由1800座的主演出厅和50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组,能承接世界一流的大型歌剧、舞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表演,年接待能力达到250场次约31万人次。还有“雅韵三湘”系列高雅艺术普及活动,严格体现专业性,突出艺术质量和艺术水准,活动主要地点是湖南音乐厅,同时扩展到全省各市州及高等院校,为湖南观众奉献了一系列高品质的高雅音乐,对普及高雅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湖南文娱演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南省文娱演艺产业已经取令人瞩目的成绩,业已成为湖南省经济的新增长点,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着力改善。
(一)演艺产业市场结构不合理
目前,湖南省的演艺产业市场仍处于市场自我调节的探索阶段,还存在市场结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省会和其他地级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省会长沙市处于全省的政治、經济、文化中心地位,其文娱演艺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品牌。而岳阳、衡阳、郴州等其他地级城市的相关演艺产业则要滞后,艺术表演团体少,文娱演艺项目与特色难以发展。
其次是城市与乡村之间文娱演艺产业发展严重不均。城市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均远比乡村发达,在乡村,文娱演艺业更是贫乏,除了各地市政府鼓励的“演艺惠民”与“送戏下乡”等活动以外,难见其他文娱活动。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乡村的演艺文化建设问题,无法满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演艺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湖南省文娱演艺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各类歌厅、酒吧、演艺团体、剧场与音乐厅等演艺场所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娱乐大餐,但演艺市场制度建设还不到位,各种市场要素还得不到充分利用,演艺市场的营销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主要表现为:文娱演艺产业管理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约束,文娱演艺公司数量不足、发展较慢,缺乏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也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演艺格局,此外,演艺制度不健全导致演艺创编人才缺乏,节目内容单一,长期得不到更新,缺乏创新机制等现象的存在,因而难以形成良性的演艺产业链。
(三)演艺内容格调不高,缺乏品牌意识
在商品化的社会大潮中,在物欲横流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的内心充满了纷乱与浮躁,文化艺术生活也倾向于快餐文化。追求刺激让艺术审美从经典性走向大众化,大众化的艺术消费现象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有些文娱演艺节目的经营者就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商品经济的利润诱惑下,走向了迎合观众的低俗化道路。尽管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收效甚微。
这些格调不高的演艺节目注重感官层面的刺激,以审美的直接性取代了艺术价值的经典性,以短暂的情感体验取代理性的思考与回味。缺乏品牌意识,当然难以造就艺术经典,树立演艺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绿色演艺文化之路。
三、湖南省文娱演艺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体制是发展湖南省演艺产业的关键环节。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转企改制的方式,把国有经营性演艺业单位推向市场,解决市场“主体缺位”问题,机制改革则是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公益性单位内部缺乏活力的问题。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坚持百放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深化湖南省文娱演艺产业体质改革,切实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强化经营意识,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各类文娱演艺产业的融合发展。文艺团体的转制转型应该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认可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单位内部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结构改革与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职能效应与优势潜能,以适应市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发展乡村文娱演艺产业
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文娱演艺产业发展滞后,这既是问题也是机遇。大力发展农村文娱演艺活动,繁荣广大农村地区的演艺产业正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特色小镇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而文娱演艺产業类特色小镇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歌、戏曲、舞蹈等资源丰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繁多,为文娱演艺产业类特色小镇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素材和产业资源,这正是可资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文化源泉。在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的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礼仪、庆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特色,提升内涵,注重品质,打造各类音乐小镇、戏曲小镇、舞蹈小镇及各类具有较强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活性的演艺产业小镇等。特别要注意避免概念化、庸俗化、同质化的低劣艺术样态。文娱演艺产业类和特色小镇建设的结合,丰富了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也为发展乡村文娱演艺产业提供了重要切入口。
(三)调整文娱演艺产业结构,实现集群发展
近几年来,湖南娱乐文化产业通过调整,由从前的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方向发展,取得不错的效果。
调整文娱演艺产业结构,积极探索集群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健康的文艺观,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指导下,积极调整文娱演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演艺业,让文娱演艺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社会各阶层。
其次,以湖南演艺集团为龙头,加快湖南文娱演艺文化产业的整合,集中湖南优势文艺资源,开发地域文化品牌特色项目,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演艺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带动省内相关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体竞争优势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文化创意产业群。
(四)提升演艺产业节目质量,打造演艺品牌
演艺文化产业一方面要迎合大众口味,适应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所应该具有的高品质文化属性,它以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倡导优秀的演艺文化品质我己任,以专业的标准和严谨态度对待艺术的生产、传播与鉴赏,它向社会提供优良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并提升大众审美趣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以专业的精神对待演艺节目,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可以为经营者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演艺文化产业应该大力开发本土文化项目,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演艺品牌。通过大力提升文娱演艺节目的质量,依靠观众的口碑与来创造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文娱演艺产业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行者,抓住机遇,守住职责,努力实现湖南文娱演艺产业转型发展,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