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会计相关问题分析与思考
2018-09-27詹超绳家强
詹超 绳家强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为紧跟时代,促进企业的发展,对商誉会计有了更大的重视,纷紛进行改革和创新。虽然我国商誉会计准则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完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此,本文就在对商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商誉会计的措施。希望能为商誉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商誉会计 问题 分析
一、商誉概述
(一)商誉概念。商誉,是一个在会计学界和实务界里极为热门的话题,是组成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企业主要能力的外在表现。概念解释为:是企业或公司在未来能够为其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可以认为是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大于正常获利能力的一种资本化价值。在商誉的本质上,有“三元论”之说。“三元论”即三个论点: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总计价账户论。
(二)商誉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利于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信息数据较大,科学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在进行核算和管理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时候单以简单的财务数据进行报告,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呈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因此实行商誉核算,能为企业当前资金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对预算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使企业的财务活动更加规范。实施商誉会计核算,可以对企业中的盈亏情况、成本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计算。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支出情况进行计算,只能满足当前财务工作的要求,不能对企业的未来获利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那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及其不利的。实施商誉会计核算,可以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商誉会计核算企业将各部门当前和未来获利趋势核算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企业部门间的财务差异,利于企业进行适当的资产调整。另外,企业合并情况越来越多,对企业商誉核算的要求就更高,其重要性不断提高[1]。
二、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商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商誉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效果。在很多企业里,存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自身能力缺少正确的认识。对待工作不严谨,极易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同时,由于没有经常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不能很好地融合市场现状进行工作。另外,有些企业存在会计工作人员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情况,这就极大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商誉确认问题。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自创商誉与一般资产不同,自创商誉不能按照收付实现制的相关原则进行历史成本的计价。自创商誉因为在形成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的商誉计量,因此长期得不到商誉会计的确认。需要注意的是,自创商誉得不到确认,商誉会计信息就会出现不真实、不客观的情况,致使商誉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另外,对于合并企业的商誉,很多企业只会对其进行合并商誉的确认,不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2]。这实际上很大程度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商誉计量问题。商誉的计量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商誉的主要计量问题是商誉的减值测试。资产组选择方面的困难是商誉减值测试中面对的一大难题。商誉由于其性质,本身不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这就意味着商誉会和相关的资产组进行一定的捆绑。资产组的选择就成为了影响减值测试的关键。在《企业会计准则》里,对资产组的确认进行了定义:资产组是指企业确认的最小资产组合,现金流量与其他资产和资产组做出了区别。但这样的定义在实际工作进行时,却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定义说明了其现金流量区别于资产组,但是实际上却与资产组进行了捆绑;二是《企业会计准则》里的资产组定义不明确,较为抽象。这两个问题使资产组的选择增加了难度,严重影响了商誉的计量。
(四)缺少商誉增值确认。很多企业出于谨慎和长期稳定发展的考虑,大多只会进行商誉减值的确认,很少会对商誉增值进行确认[3]。虽然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规避企业内部的不正当利润操纵,但同时也使企业降低了对商誉核算的关注,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随着企业的品牌提升和水平提高,企业商誉会出现增值的情况,因此,对企业进行商誉增值确认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完善商誉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在进行商誉会计工作时,首先应该令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不能对工作的性质存在模糊定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与任务,才能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4]。在工作中牢记自己的责任,进行高质量的商誉会计工作。
(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组的定义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增加了难度。因此,要想完善商誉会计核算,有关部门必须对准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制定,明确相关定义和要求,避免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三)确认商誉的增值。商誉会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产生增值,企业不能单进行商誉减值确认,同时要进行增值确认。以此完善企业的商誉会计工作,推动企业进行良性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在企业进行商誉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商誉确认、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商誉会计工作的进行。商誉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在促进企业发展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完善会计准则,增加善于增值的确认,推动企业进行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俊琦.对商誉会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J].财政监督,2013(35):13-14.
[2] 刘政宁.我国商誉会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01):87-94.
[3] 周伟迪. 商誉会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 贾倩如. 商誉会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18).
作者简介:詹超(1979.5--),汉族,男,浙江丽水人,本科,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研究方向:集团财务管理,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