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低年级“语文园地”中的朗读教学
2018-09-27谢艳军
谢艳军
[摘 要]部编教材在低年级“语文园地”中选入的朗读篇目,既不是考试的重点,也没有随文识字的任务,是教学的盲区。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功能,将读悟结合、学用结合,关注朗读的后续行为,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与成长相伴。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园地;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52-01
部编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情况(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整合,它既注重学生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合,也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关于“读”的目标该如何有效落实呢?笔者以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为例,谈几点粗知浅见。
一、借助拼音,辅助学生发声
在“语文园地一”中,编者在“字词句运用”版块的“读一读”中安排了《祖国多么广大》这首儿童诗。诗歌浅显易读,通过对三个地方(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不同的景色描写,让学生体会、感悟祖国的地域辽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那么,对于这样的一首诗歌,我们该怎么教学呢?
(一)课时目标具体化
部编教材对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要求是“能正确借助拼音朗读诗歌”。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作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对汉语拼音进行复习,如卡片认读xuě(复习韵母üe和声母x的构成规律)、fa(复习唇齿音f和舌根音h的区别)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让学生在朗读时减少出错的概率。
(二)学习方法多样化
对“语文园地”中的诗歌的朗读指导,我们不能像指导阅读课那样去进行。如《祖国多么广大》放在“字词句运用”板块,我们运用它可以干什么呢?两个方面,一是检测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使用汉语拼音的能力怎么样;二是看学生已有的读书方法能否在这里得到运用。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学、互学。这样,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还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习得,无论哪种收获都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读悟结合,注重技巧强化
知识面的狭窄、视野的局限等是学生朗读中的障碍。面对这些约束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桎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一)强化技巧
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指读(手指指着字音读)来帮助学生克服丢字、添字、错字的现象;用字下加圆点的办法标识重音;用分割线来杜绝读破词的现象……如:“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没有畏惧感,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读悟结合
怎样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感悟用声音表达出来呢?在《祖国多么广大》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对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的地区差不了解。我们就让他们把这种疑惑表达出来,使整个儿歌的基调变成了疑惑:祖国到底有多大?反之,有些学生可能去过这些地方,对那里的气候特点有过直接的感受,在其内心深处会有一种因祖国广大而生发的自豪感,他们就需要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自豪: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这样一来,在读读悟悟,边读边悟中,学生的个性阅读行为就做到了“以声传情”。
三、学用结合,关注“后学习”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备了一定的技能以后,能否科学地使用呢?“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和家长一起读”两个版块给了我们验证的机会。
(一)图文结合,着眼语用
在“日积月累”版块呈现给我们的是八个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对于这些词语,学生做到读正确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要大体了解这些词语所描绘的现象就是一个难题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用直观的图画去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画面上找到感觉,把朗读积累词语和认识事物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入情入境,体会“悦”读
“和大人一起读”版块承接于幼儿园的亲子阅读,选材大多是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等,其具有的节奏感、韵律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教学时,教师应转变角色,以不同的身份来组织学生朗读。如选入该版块的《谁和谁好》这首诗的句式特点鲜明,韵脚和谐,节奏感较强。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的头饰,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联想、想象,充分感受形象以入情,加上不同動作以入境,做到“口发其声,读正确;手演其形,增情趣”。
总之,对于低年级“语文园地”中的朗读教学,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在阅读课上教会学生自主朗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既得法于课内,又得益于课外。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