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偏远山区的民匪治理
2018-09-27
文化纵横 2018年4期
明清时期鄂渝陕豫毗邻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加之区域地域广阔,以山林为主,便于藏匿人迹,看似荒山老林,实则生活着上百万的民众,他们在此劳作生息,而官府却没有他们的户籍记录,一如“隐形”。该区域离各地的政权中心距离颇远,因国家实力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度等原因,造成政府对此地的突发事件反应缓慢,例行检查更是耗费时间,还耽误中心地区的政务管理。长此以往,官府的管理触手难以企及或难达目的,造成官府在当地的管理越来越淡化。管理手段的弱化和管理效果的淡化,使朝廷在该区域的影响力演变为与民间宗族体系并列或符号化的存在。直到成化年间郧阳府的建立,标志当地进入专员管理阶段。文章通过官府“抚治”这一脉络,深度剖析明清鄂西北山地流民的成因与构成、民匪转换的动机与机理,为社会治理提供历史参照。作者指出,此地区流民的构成,包括难民、农民、朝廷要犯、投机商人、军户或匠户,身份复杂且多样,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難度和成本,同时流民对原身份的有意掩饰和政府管理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山民又因为匪帮威逼、邪教蒙骗、赌博欠债、蒙混吃喝沦为山匪,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的隐蔽性,使得山民与山匪身份切换自由,白为山民昼为山匪,而官府则对这种切换极难辨识,加剧了 “隐形”区域祸乱之源的形成。
王玉德、王谷:《“比屋连甍”:明清鄂西北“隐形”区的流民与山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