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习中“活听说”实施策略

2018-09-27朱秀玲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口语创设情境

一、 听说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 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和说,在听的过程中,要专心,抓住说话者的意图,择其要点;在说的过程中,要流畅,有的放矢,能够表达内心的想法。不善口语交际,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口语交际能力更突显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听说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2. 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需要。口语交际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听读是前提条件,说写是发展目标。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说写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听读能力的发展。从语言能力训练的角度看,为了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必须重视听说能力训练。

3. 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学生的思维、说话的逻辑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都应在听说教学中得到训练。学生把听到的信息直接反馈给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判断,发送给语言中枢系统进行整合。在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听说训练贯穿课堂始终。学生需要提高注意力,认真听取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的信息。整个过程是“接收——分析——判断——整合——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因此,听说训练也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 听说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 教学观念阻碍听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学校也有考核。而听说是“软”任务,练不练都无关紧要。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种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和不善说。

2. 听课态度影响学习效率。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缺乏耐心。课堂上没坚持十几分钟就走神了。可以说,学生的听课态度,直接决定听课效率的高低。

3. 学生抓不住听的重点。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听课态度很好,積极地和老师进行互动,但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他们抓不住重点信息进行整合,找不准问题的关键,停留在问题的表象,因此效率低下。

4. 听说习惯养成不到位。听说能力提高的前提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包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尊重他人的态度、坐姿端正、做好发言的准备、说普通话等。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习惯养成训练。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和纠正不良习惯,如:不听别人的发言,插嘴;说话时不用普通话;说话时站姿不正或带口头禅,以及掺杂方言等现象。

那如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呢?怎样掌握听说的方法和策略呢?探索“活听说”方法的实践,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应然追求。

三、 语文学习中“活听”实施策略

教师要特别珍惜课堂上每个听话训练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听”。“活听话”训练的方法主要有:

1. 听读。听读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在听读训练中,学生需要记住听到的内容,进入作品的情境,从而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当然,听读训练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力和听课效果可以慢慢得到提升。

2. 听述。所谓听述,就是听后进行复述、讲述。学生在听述过程中,对说话者叙述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对语言的逻辑进行吸收、消化,对听到的内容进行理解、梳理,对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进行模仿,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大有裨益。教师在听述前,要对学生提出目标要求,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既定效果。

3. 听记。听记需要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要对听记的方法进行培养,如记录的速度、重点、条理性等,都要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所记录的内容进行信息的分析、筛选和归纳,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总之,听话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掌握一般听话训练的技巧,同时要探究其他的好方法。

四、 语文学习中“活说”实施路径

1. 创设“活”的情境,激发“说”的兴趣。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口语教学如果没有情境的衬托,一定会苍白无力。小学生易受环境和心理影响,给口语训练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创设多种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表演情境、交际情境、问题情境等。还可以利用实物创设情境、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故事创设情境、实践活动创设主题情境……只要情境创设得好,就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活说”的兴趣。

2. 打开“活”的思路,习得“说”的方法。小学生天真可爱,常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有时说的东一句西一句,表达不清楚,说话不具体。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必须打开思路,习得“说”的方法,有指导地说与学生自由地说交替进行。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完整规范,给学生做好示范作用。在学生说话时,教师应通过比较和评价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好每一句话,再提供一定的句式练习说好一段话,如:“这儿的景色太美了,远处……近处……左边……右边……”指导时应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还要利用教材的示范功能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到了中高年级,让学生根据课文归纳说话的方法,围绕一个话题,有头有尾地说好一件事。如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讲述一件事,根据游览顺序来介绍一处景物,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复述课文。再如学生学了《钱学森》一课后,写一写钱学森回国后的发言稿;模仿“感动中国”样式,给钱学森写一段颁奖词;再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交流等。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说”才不会感到困难。

3. 运用“活”的评价,激励“说”的创新。引导学生评价可以从评语言、评思路、评仪态等几方面入手。每次学生在说话时,教师都要学会认真倾听,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学生得到老师的赞扬后,说话的胆子会越来越大,经常能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激励性的评价,无疑会给孩子们的表达插上了一对创造的翅膀。

(朱秀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宿迁市宿豫区文昌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口语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