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挖掘“走心”的人物故事
2018-09-27丁永富黄贵
丁永富 黄贵?
摘 要:目前,多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意识逐渐增强,模仿典型的意识渐趋淡薄。人物报道如何才能让受众“走心”?传播内容能够被她们理解接受?尤其是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生态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人物报道如何创新内容、丰富手段,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走心;真实;思想情感;技巧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53-03
时下人物报道普遍存在“模式化”“概念化”,人物的选择上过于随意、塑造上过于完美,报道方式上又缺乏创新,导致人物故事真实感不足、新闻性不强、传播效果不佳。要让人物报道适应多元价值观的当今社会,走入受众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应在“真实”“思想”“情感”“技巧”“融合”上下功夫,让事迹“走心”、人物“有心”、受众“动心”、报道“贴心”、传播“精心”。
一、用“真实”让事迹“走心”
报道要“走心”,人物需“真实”。人物报道既有典型人物,也有小人物(非公众人物),不管是哪种人物报道都应追求高程度的真实,这样才能让人物事迹走入受众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当然,在典型人物和小人物的报道上要有所区别。
1.在先进典型人物报道上,要让他们走下“神坛”;要“写人”,而非“造神”[1]。典型人物要想深入人心必先打动人心,要想打动人心就要从受众的心理出发,用平民化的视角观察问题,体现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全面真实地展示典型人物,即使是有缺点的那一面,让受众在观看报道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平等”的姿态。因此,在报道采写中,记者要吃透人物,用“心”去感受、去记录,真正地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深入地采访典型人物的心灵,这样的素材才会真实、有深度、不做作。晋江电视台播发的《谢小凤:勤学苦练成技术能手》人物报道中,记者在采访泉州劳动模范谢小凤时,摒弃了典型人物的“高、大、上”,用平民化视角了解观察谢小凤。当了解到她刚到安踏公司工作时对制鞋一无所知,在车鞋过程中相差1.5毫米被领导训话受委屈时,记者立马把握住了这个既有平民视角又有冲突的故事点,走进了她的内心,展开深入采访。这样的人物既让受众感觉很亲切,也展现出人物真实的一面,传扬了时代主旋律。
2.在小人物(非公众人物)报道上,要实事求是,挖掘人物闪光点凸现出境界来[2]。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自媒体兴起,网络信息芜杂纷乱,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为达到出名或谋利等目的,自编自导自演假象吸引媒体。因此,记者在采访时,全面深入了解人物,善于辨别真伪,挖掘闪光点。同时,在采写富有正能量的小人物时,不要人为拔高,少用煽情语言;要多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凸显出人物的境界。晋江电视台《感动晋江》2018年3月3日播出的专题片《妈妈的守望刘兴美》,节目一改以往的表现风格,以平实的角度、纪录的风格,展现一位农村母亲26年如一日照顾两个因脑瘫导致残疾的儿子,守望着一个家庭的故事。片中大量运用现场纪实片段,通过纪录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的生活情节,凸显出刘兴美人性美的大境界,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刘兴美身为一个儿媳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要承担起的大爱。
二、用“思想”让人物“有心”
人物报道中的“思想”犹如人物的“心脏”。“心脏”的活力越强,人物的“生命力”就越强,报道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也就更深,更能“走心”。
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典型人物的报道越来越脱离传统“高、大、上”的宣传色彩,小人物的不平凡事越来越受到挖掘与关注[3]。在挖掘典型人物“思想”上,记者要善用典型事实说事,去粗取精,展现其向上向善的时代精神,打动受众,引起受众的思考;要活用细节雕琢刻画人物“思想”,将典型人物的“思想”融入人物故事中,适当运用情景再现,把关键、感人且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出来,为“心脏”注入活力。
晋江电视台《感动晋江》2017年9月2日播出的人物专题《特别的爱陈垂应》,节目讲述了特教教师陈垂应的教学故事。报道如何体现他对“残翼天使”的关爱?记者在节目开头部分做了精心策划,从儿童的腿部特写开始,配以同期声,既形成悬念,又为全片奠定了基调;同时,在节目中间设置了动人场景,在陈垂应送教上门时,学生一见到老师,便用双手拄在地上拖着残疾的双脚,飞快的“跑”向老师,抱着老师;节目最后陈垂应说:“我觉得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一点点的成就感,我既然选择做特教老师,学生对我来讲,每一个进步都是我的成就”。在记者的精心设计下,这篇人物报道思想突出而丰富,人物故事真实而丰满,深深的打动了受众。
2.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4]。小人物的不平凡事常常蕴藏着“大哲理”,它可以给人以启发,让人有所顿悟。“小人物”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这使得受众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更为关注,对人物的际遇感同身受,为其命运的起伏担忧,抓住了小人物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就相当于抓住了新闻报道的“思想”,赋予了人物强有力的“心脏”。
每到“五.一”期间,各级媒体都会策划劳模人物报道,采写典型人物事迹,宣扬劳动精神;这种应景式报道难于感动人,更主要的是报道缺乏创新精神。2017年,晋江电视台打破以往模式,策划“致敬劳动者的双手”系列报道,摒弃以往报道典型人物的惯例,聚焦工作在一线的普通环卫工人、产业工人、电力工人等小人物身上,以他们的手部特写做为新闻切入点,折射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例如,系列报道中的《龙定艮:一家三口奉献晋江环卫》,记者选取在雨后清晨的马路边采访,由于雨水打落了大量树叶到路边沟渠里,龙定艮不得不用双手捡拾树叶;记者立马抓住了这个闪光点,以他的手部特写做为切入点,折射出他干一行爱一行,將环卫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并带动妻子和儿子加入环卫事业中,凸显出了龙定艮爱岗敬业的精神。这种小人物的不平凡事往往更能让受众没有距离感,他的“思想”也更容易让受众所接受。
三、用“情感”让受众“动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何拨动受众心弦,让受众“动心”;笔者认为,应从人物的情感入手。新闻节目和个体发生联系,要经历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纯粹由理性因素支配的,它还要受存在于内心世界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情感和意志渗透到理智的思索中去,才能达到理智、情感、意志等的心理结构平衡,产生一种活动意向,进而转化为正确的行为[5]。
记者在采访中,要用心去感受采访对象的心灵活动、细微之处,调动起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叙述语言要简朴、生动和具体;这样才能让受众产生共鸣、触及受众心灵深处。当然,在人物报道中融入情感要恰到好处,不能过渡,不能影响事实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这样的人物报道才会更具感染力。
《妈妈的守望刘兴美》节目中,记者在采访中仔细观察,大量运用现场纪实手法渲染“情感”;其中有三个现场场景抓得尤为突出。一是“刘兴美细心地帮儿子理发”场景,并配以“相较于小儿子外向的性格,大儿子吴润阳沉默寡言,平日里甚少走出家门。为了防止孩子外出遭遇危险,刘兴美自学了理发技巧,这样在家就能帮孩子打理好头发。”的解说词。这样的处理手法,立马抓住了受众的内心,让人感受到平凡母亲的伟大。二是“刘兴美与两个儿子在家门口聊天”场景,小儿子吴润国即将初中毕业,此时小儿子向刘兴美说出了不想读书,要去打工减轻家庭负担的打算时,刘兴美满是担心和顾虑,害怕儿子身体吃不消,为两个残疾儿子的将来担忧。这个现场谈话场景的运用,受众的情感得到升华,看到得是母子三人的守望相助。三是“小儿子在家门前摘下美丽的小花送给刘兴美,祝福她越活越年轻”场景,记者在使用现场场景时,配以歌手赵雷演唱的歌曲《妈妈》,并把画面转换到刘兴美照顾儿子的一系列场景。此时的节目情感达到了高潮,彻底感染了受众,我们看到的是“刘兴美的守望”是值得的。
四、用“技巧”让报道“贴心”
报道要“贴心”,记者就要在“技巧”上走心,凸显报道的可看性、宜读性。法国大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分歧,也就有了故事;如何拥有挖掘和表现人物故事的“眼睛”,这就考验记者的采访、写作技巧了。
1.采访前期准备工作要全面、透彻。通过互联网、电话、外围走访等方法,尽量搜集齐全人物材料,理清人物脉络,了解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故事点。①寻找、突出某个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一个人物身上往往有多个闪光点,这时记者要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把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闪光点说深说透就行。例如,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黄带娣,她的教学、教改工作可圈可点,但扎根在农村教育第一线20年的她,经常下村家访,很多村里的小狗都认得她,不朝她乱叫,所以有“狗不叫老师”之称。记者立马抓住这个最有价值的亮点,采写了人物报道《黄带娣:勤于家访的“狗不叫老师”》。②寻找人物自身、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对立冲突关系。故事要有情节,情节就需要矛盾冲突;记者在采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设置矛盾冲突。首先,要从人物自身入手。人的一生并不会顺风顺水,不如意的事常有,这就是对立冲突。其次,要从人物之间的对立冲突入手。俗话说,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也难免会产生矛盾。正因为有矛盾冲突才让人物报道跌宕起伏有故事性、可看性。晋江电视台播发的人物报道《救人英雄吴奕澈》,在一次救人过程中,因船舱充满了硫化氢气体,连续下去四个人都没上来,村主任和船东便阻止他下船舱救人,一时之间他们有了分歧、有了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他们迅速迅速化解矛盾,立即采取得当措施,最终救起了五个人。再次,要从环境冲突入手。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例如,“美丽晋江人”曾菊英,她起初选择做保险,家人一开始都反对,认为这个职业让人家看不起,这就是社会环境冲突;抢险队长赖小养,他在支援闽北洪灾抢修电力设施过程中,要过湍急的河流,冒着倾盆大雨,遭遇泥石流,飞石等,这就是自然环境冲突。
2.采访中提问要有技巧,要准确和多样。设计问题时要有的放矢,不要瞎问一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认为你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对他不了解、不尊重。同时,在采访中,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心境、状态,机智灵活地运用正问法、迂回法、诱导法、追踪法、插问法等提问方法。
3.叙事要有内容、有曲折、起伏,如讲故事一般。首先,人物报道中,与其让采访对象说目的意义,不如用事例说话,一个典型事例胜过一千句空洞的说教。例如,磁灶镇洋宅小学教师苏丽明照顾学生象照顾自己孩子一样,师生关系融洽。记者在采访中抓住一个小事例:即在一天上课时,苏丽明发现一位学生的手一直放在桌子下面,她觉得很奇怪,以为她生病了,便过去问她。学生说,她妈妈给她煮了一个从老家带来的土鸡蛋,但她一直舍不得吃,想等下课再给老师吃。苏丽明说到这里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很明显,这個小事例远比什么“伟大、高尚”等词语更能打动人。其次,要为人物行为设置障碍。在人物清除障碍时,便会产生矛盾、产生冲突,这样故事就有了曲折。为人物的行为设置障碍,需要主要人物与环境及人物之间甚至和自己的对立冲突、较量;这个冲突、较量必须在一个旗鼓相当的对立面;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故事才精彩。例如《救人英雄吴奕澈》,吴奕澈欲下船舱救人,由于船舱里充满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一开始船东反对吴奕澈下船舱救人,后来村主任也不同意;经过反复的斗争后,船东和村主任同意了;然而,吴奕澈第一次下船舱救人失败被村主任用绳子拉回来后,村主任更加强烈反对。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分歧碰撞,使得情节紧张激烈,也使故事变得不可预测。
五、用“融合”让传播“精心”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人物报道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息选择多样化、关注重点多元化[6]。主流媒体在通过自媒体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深入细致挖掘人物报道时,也应考虑如何将人物报道与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的“融合”,在新媒体里中插入适当的图片、音频、视频,精心整合资源,增强受众阅读、观看感受,提升信息传播能力。同时,在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人物报道能够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我们再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创新人物报道形式,丰富报道内涵,以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导向。
晋江电视台4月9日播出《新塘南塘:民间绘画师为家乡作乡愁壁画》人物报道;当天,晋江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在南塘发现“乡愁”之美》的推文,推文在结合人物报道的同时,适当插入图片、短视频以及有奖问答等,报道新塘南塘民间绘画师龚喜庆为了那一缕“乡愁”,在社区大道墙边创作了50多幅壁画作品以及南塘习俗活动的故事,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和互动。互动中,受众对龚喜庆的生长经历和创作灵感很是感兴趣;为此,晋江电视台根据受众反馈及时调整人物报道形式,创作了人物专题片《农村绘画家——龚喜庆》,讲述了龚喜庆的成长历程,丰富了人物形象和内涵,增强了社会导向功能。
总之,精彩的人物报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人物故事不象文学创作可以自由发挥,海阔天空地设计矛盾冲突。只有记者在尊重“真实”、融入“思想”、调动“情感”、活用“技巧”、精心“融合”上做足了功夫,报道的人物才能走入受众心里,给受众心灵的触动,使之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 朱斌,张士锋.人物报道如何更走心[EB/OL].记者网,2016-09-07.
[2] 陈强.小人物的光辉同样温暖[EB/OL].世界中国新闻出版网,2015-01-28.
[3] 吴珊.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J].今传媒,2017(3).
[4] 李存厚.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EB/OL].维普网,2013-08-11.
[5] 蔡文祥,郭鸿翔,韩智.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J].新闻前哨,2006(10):47-47.
[6] 郭峰.新媒体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分析[J].新闻世界,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