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静待花开
2018-09-27吴蓉荣
吴蓉荣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关键字:风波;思考;相信;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老师,对不起,当时我太冲动了……”看到这条微信,我眼角泛起了泪光……
前几天我收到了美术老师对于小彬等其他几位同学画画不认真的投诉,我赶紧找来几个班委下发了重排画室位置的任务。一节课时间,新的画室位置表出炉了。
原以为事情解决了,其实风波才刚刚开始……
课间偶遇,小彬见我便气冲冲地说:“老班,我画室位置不换!”我当时愣了一下,什么情况?但是我还是耐着心地问:“为什么?”还没等我问完,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中午我没有找他,我给他冷静思考的时间。
到了放学时间我去教室找他,我先肯定了他在班级主题班会上的付出,接着我问:“为什么画室位置不想换呢?你不是说这段时间准备班会,画画落下了很多吗?”
他用沉默回应了我,良久,硬邦邦地蹦出一句话:“没有为什么!”
“坐在第一排,老师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我不坐!”
“坐在第一排,不是更方便你请教老师吗?”
“没什么好请教的!谁爱坐谁坐,反正我不坐!”
说完他气冲冲地离开了办公室,留我一个人愣在那里……回想这一路对小彬的付出,此时我的心是痛的……
记得去年冬天,曾经在405合并寝室的小彬因为卫生扣分问题和室友激化了矛盾。冲动的他,决定大冬天在403寝室打地铺。听说是其他同学排挤自己家儿子,大冬天要打地铺,父母劝了半天也不听,急了只好打我电话。已坐在温暖被窝的我,看看窗外,北风嗖嗖的刮,这样的温度,打地铺……我越想越不放心……穿好衣服,冲冲赶往学校。在和他一个多小时的用心沟通后,他终于睡回了自己的寝室。冬日的深夜,气温是寒冷的,但我此刻的心是温暖的。也就是这一次,我走进了他的心里。
再后来,他因为午自修聊天,不听管理同学的劝导,大声呵斥反驳。见到我之后,“老班,我知道错了!”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面对他,我没有说什么。我说:“好,我相信!”此后,他接下了班级午自修管理的任务,尽职尽责。
一路走来,这孩子成长了,我心里满满的欢喜……
但就在刚才,我的心还是被他深深刺痛了……我一个人,就一个人在办公室静静坐了一个多小时……
随手翻开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这样一段话映入我的眼帘: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所以对于小彬也是一样,我选择等待,选择相信,我相信我的孩子……
晚上,6:50分我收到了这个孩子的这条微信——
“老师,对不起。
当时我太冲动了。”
那一刻,我眼角泛起了泪花,我知道我的等待开出了美丽的花,一切都是值得的。
是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种对生命个体的敬重;是坚定地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着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母亲对孩子细腻的呵护与理解。慢慢地陪着孩子们走,一路慢慢地领着他们欣赏和享受,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长大,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爱!这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任何事物的成长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教师教育学生,学生也启发老师。这正如同《带着蜗牛去散步》所说: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的太慢。
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
但天上一片安静。
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地风这么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地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恍然大悟。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的手指轻轻地颤抖着。
原来是蜗牛在带我散步!!!
教育需要持久的关注, 耐心的等待, 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教育的过程本身应是生命体验的过程,并使人在体验过程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人生不是赛跑,教育更不是。正如张文质先生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26-61
[2][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52-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9-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2007.2-45
[8]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