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18-09-27孙旻
孙 旻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 徐州 221002)
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学人才[1]。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的内容通常以临床实践为主,更注重培养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参与感,故无法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通过将临床真实病例带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将这66名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名学员中有男性14人,女性19人;其中学历为硕士的学员有19名,为本科的学员有14名;其平均年龄为(19.81±3.14)岁。观察组33名学员中有男性15人,女性18人;其中学历为硕士的学员有20名,为本科的学员有13名;其平均年龄为(20.37±2.97)岁。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中有关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制定培训课程[2]。带教老师提前备课,并制定教学计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对照组学员进行培训。方法是:带教老师详细地向学员讲解有关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知识,并在学员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向其传授实施诊治操作的技术要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对观察组学员进行培训。方法是:带教老师根据课程的安排选取典型临床案例,并针对这些案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在完成案例介绍后,向学员布置课后分析作业。指导学员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典型临床案例及与其相关的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在下次授课中,指导学员针对上述案例及相关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引导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在完成分组讨论后,带教老师对每位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评价。
1.3 教学效果的评价
培训结束后,安排两组学员参加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各项考试的满分均为100分。其中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采用笔试的形式。理论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范围内的消化内科基础知识。病例分析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实践操作考试主要是考核学员的动手能力。
1.4 调查学员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该调查问卷的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教师操作技能、教师沟通能力、教师授课态度和教师授课质量等。每个评价项目的分值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学员对教学工作越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培训后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的比较
接受培训后,观察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8.42±5.12)分、(86.78±5.65)分和(90.39±4.49)分;对照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4.71±4.89)分、(79.04±4.63)和(73.79±5.76)分 ;观察组学员进行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的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理论考试 实践操作考试 病例分析考试观察组 33 88.42±5.12 86.78±5.65 90.39±4.49对照组 33 84.71±4.89 79.04±4.63 73.79±5.76 t值 0.864 2.147 7.349 P值 0.061 0.021 0.009
2.2 两组学员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分、对学习兴趣的评分、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评分、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和对教师授课质量评分的平均值分别 为(4.36±0.76) 分、(3.95±0.68) 分、(4.07±0.54)分、(4.51±0.70) 分、(4.12±0.62) 分、(4.72±0.75)分。对照组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分、对学习兴趣的评分、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评分、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和对教师授课质量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62±0.64)分、(3.42±0.63)分、(3.89±0.58)分、(3.54±0.61)分、(3.41±0.53)分、(3.63±0.69)分。观察组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分、对学习兴趣的评分、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和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学员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学员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对学习效果的评分 对学习兴趣的评分 对教师操作技能的评分 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 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 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分观察组 33 4.36±0.76 3.95±0.68 4.07±0.54 4.51±0.70 4.12±0.62 4.72±0.75对照组 33 3.62±0.64 3.42±0.63 3.89±0.58 3.54±0.61 3.41±0.53 3.63±0.69 t值 4.521 2.764 0.716 7.261 4.198 7.941 P值 0.007 0.026 0.054 0.000 0.009 0.000
3 讨论
消化内科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涵盖面广的学科。该科医生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及熟练的专业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填鸭式”教学[4]。此类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感不强,故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通过将临床真实病例带入到教学中和模拟临床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分、对学习兴趣的评分、对教师沟通能力的的评分、对教师授课态度的评分和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接受培训后,观察组学员进行实践操作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可见,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用案例教学法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临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