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研讨
2018-09-27陈丽华
陈丽华
(海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十三病区,江苏 南通 226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成栓。近年来,DVT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表明,DVT的发病原因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瘀滞、血液回流受阻等有关[1]。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或疼痛。该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使其出现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淤滞性溃疡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尿激酶对DVT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本文主要探讨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海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这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18例,试验组患者有1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8例;其年龄为25~86岁,平均年龄为(56.29±5.84)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7例,女5例;其年龄为27~83岁,平均年龄为(55.14±5.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近1个月内未发生过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3)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正常。4)患者近期未使用过抗凝药物。5)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的方法是:将2g的头孢地嗪加入到100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治疗。将1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ml的生理盐水中,并以5ml/h的速度为患者进行泵注,共泵注5次。每次泵注完成后,使用500ml的生理盐水对加压袋进行高压冲洗,滴速为140~160滴/min,共冲洗4次。为试验组患者使用30万U的尿激酶进行治疗。将1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ml的生理盐水中,以5ml/h的速度为患者进行泵注,共泵注3次。每次泵注完成后,使用500ml的生理盐水对加压袋进行高压灌冲,滴速为140~160滴/min,共冲洗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其溶栓的成功率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溶栓成功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患者的患侧下肢无疼痛或无肿胀。2)进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无血栓,其下肢血管通畅。皮下出血的判定标准是:1)患者的全身或下肢出现≥3cm×3cm的青紫或瘀斑。2)患者的穿刺点(深静脉滤器植入穿刺处、溶栓导管穿刺处、覆盖或包扎敷料处)渗血。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为11.11%,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27.78%;试验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及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均为0.00%。对照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为88.89%,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61.11%;试验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为91.67%,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8.33%。试验组患者溶栓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其溶栓成功率及皮下出血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溶栓疗法、抗凝疗法及取栓术对DVT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证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够加速血栓的溶解,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管壁的通透性。有研究表明,对DVT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其血栓静脉壁的炎性反应。尿激酶是一种常用的溶栓剂。该药易引发DVT患者发生皮下出血。有研究表明,皮下出血与尿激酶的使用剂量密切相关[2-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与使用50万U的尿激酶相比,使用30万U的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