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例
2018-09-27王瑞林毛彦心
文/王瑞林 毛彦心
图1 峰会报道国家频次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成为海内外媒体瞩目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海内外华人中影响较大,对该次峰会的报道也是近年来有关“一带一路”报道中最为集中的一次,在诸多媒体报道中颇具代表性。本文以该报在峰会期间的112篇报道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总结《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讲述“一带一路”故事、构建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人民日报》(海外版)峰会报道的特点
为概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峰会报道在整体结构和形态上的总体特征和趋向,本研究通过报道国家、报道领域、报道手法、消息来源和报道视角五个方面来考察峰会报道的战略重点、议题设置、话语表现和形态特点。
报道偏重大国和对华友好国家,体现国际关注度和国别合作度。本研究对报道排名前十的国家进行统计,发现相关报道偏重大国和对华友好国家,整体上体现了国际关注度和国别合作度(如图1)。被报道次数最多的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区域影响力,因此中俄在战略对接和务实合作方面的努力成为报道重点,如有关中欧班列、高铁合作和人文交流等的报道都很好地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而同样作为世界大国的美国,虽并未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合作关系,但因其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的报道次数也较多。相关报道尤其关注美国对峰会的态度,并在多篇报道中引用美国媒体的正面报道。
此外,对华友好的沿线国家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入合作、成果显著的国家也是报道重点。比如,报道次数排第二的巴基斯坦,素有“巴铁”之称,作为中国的铁哥们儿,同乌兹别克斯坦一样,既有合作的友谊基础又有合作的现实需要,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业已成为两国之间合作的主线,因此相关报道对两国传统友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等工程项目多次提及。此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因合作成果较多,报道频率也较高。欧洲国家中的德国、西班牙、捷克因在中欧关系中扮演重要的桥梁角色,也是报道的重点。在非洲国家中,则着重报道了走在中非合作前列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家,亚吉铁路和蒙内铁路成为报道的高频词。
图2 峰会报道议题类型
报道偏向政治经济领域议题,文化精神层面的传播报道不足。通过对112篇报道进行归类分析,此次报道出现了偏重政治、经济领域议题而缺乏文化精神层面报道的不平衡现象(如图2)。如果再将这些报道领域的议题进行二级划分,会发现政治议题主要聚焦领导人会晤、政策解读和国际观点,经济议题主要聚焦金融和贸易成果展示,还有反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环境议题,都偏重物质成果的展示,而关乎观念互动和文化认同的精神文化类议题却相对较少,且比较单一地表现为中国文化传播和交流。
硬新闻居多,软新闻不足,报道手法稍显单一。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峰会报道多为领导人会晤、政策解读、经贸成果等严肃议题,硬新闻居多,篇幅较大,软新闻却十分短小,常常是一笔带过。比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晤往往占据头版头条,而诸如《俄罗斯医生组团来华学中医》《“一带一路”好伙伴尼罗河上划龙舟》等新闻却多为一张图片配以简短文字说明,这使得原本稍有故事性的新闻错失了生动有趣叙事的机会。“一带一路”倡议的出现本身带有很强的政治经济语境,那么通过社会新闻把硬新闻语境适度软化就变得重要。社会新闻对老百姓更具贴近性,有助于普通民众从身边生活入手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一带一路”倡议。
消息来源足够权威但不够多元。通过梳理,研究样本的消息来源情况显示,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的专家学者占了绝大部分。消息来源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相对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的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精英的话语视角,对国外媒体、政要和专家的转述和引用总体上较少,报道的平衡性和说服力有限。此外,报道中选择的采访对象也是话语视角的一种体现。样本中采访对象主要是来参加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工程项目负责人、华侨精英等,报道偏重官方话语,以精英为主导,意识形态浓厚,缺少对国内及沿线国家普通人民的采访,接近性和亲和力不够。
报道视角偏向宏观抽象,叙事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样本报道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调,在宏观上正面地解读了“一带一路”倡议,但在叙事方式上则较为灵活多样。比如,在报道建设成果时,要么直接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展示峰会前后取得的成果,要么以当下某新闻为切入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要么将成果借国外媒体的报道呈现出来。在报道国际观点时,有通过开辟专栏直接亮出个人看法,如在峰会期间开设了“青年说”“大家谈”“网友说”“政要赞”四个专栏刊登沿线国家各界人士心声,也有通过引用外媒过去报道中的观点或峰会期间各国政要在重要场合的致辞采访来表明立场态度。文化生活报道中,不仅有新闻图片配简短文字报道,也有抓住峰会文艺汇演由点到面地总结“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化交流成果。
《人民日报》(海外版)峰会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带来重要影响。良好的国家形象意味着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接纳性和更广阔的国际合作与发展空间。而新闻媒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徐小鸽所说,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那么,“一带一路”峰会报道呈现出来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否符合国家战略构建?又是否与现实中的国际传播受众印象相重叠?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审视。
前提:战略构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国家形象传播中,首要的是对国家形象进行明确清晰的定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重点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四种大国形象。这四种形象也许不能在一个议题框架下全部得以体现,但在特定的议题下可围绕其重点加以选择,展现不同的国家形象。具体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发;“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这些对“一带一路”的定位可以作为峰会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参考。
现实:目标受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内政外交表现受好评,“一带一路”倡议赢得普遍点赞,中餐、中医药和中国高铁等中国文化与科技元素继续成为国家形象亮点。对中国形象评价最为集中的3个维度是: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获57%受访者认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获39%受访者认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大国(获22%受访者认可)。由此可见,东方大国形象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塑造传播较为成功。而在海外受访者期望通过中国媒体来了解的内容中,中国科技(38%)和文化(37%)的比重占到最多,这说明我们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报道还应加强。
结果:媒体报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峰会报道呈现出立体多样的中国形象,虽然各种形象比重不均,但塑造基本全面。比如,通过各国领导人与会新闻凸显了一个有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大国形象;通过报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及成果等塑造了一个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开放的中国形象;通过报道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举措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形象;通过报道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相关文化塑造了一个有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通过报道与外国民众的文化、卫生交流合作塑造了一个友好开放的中国形象;通过报道智库建设、提出新的全球治理方案等塑造了一个智慧中国形象。整体而言,此次峰会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呈现是成功的,但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形象塑造稍弱。
“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建构国家形象的方向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理应紧跟时代潮流在对外传播的观念和路径上做出革新。
观念上:立足战略传播,在他者中建构自我。如何借鉴战略传播的思维,发挥战略媒体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与舆论传播上与国家的战略高度保持一致,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建构与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向和前提。战略传播不仅强调服务于国家利益,更强调在策略和手段上的针对性。如要明确针对在战略上有关键意义的特定受众,对受众进行选择和区隔,并在传播的重点和顺序上有所规划。因此,战略传播往往关注观点未形成和认同度有望深化的对象群体,既重视影响力大的意见领袖,也不忽略容易受到蛊惑的“脆弱群体”。战略传播还强调传播内容的可信性和一致性,只有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才能最终提高传播者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信服感,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对外传播实践有很大的启发。
“他者印象”与“自我认同”作为国际传播中关系微妙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博弈与调整中。中国的对外传播在充分重视“他者印象”基础之上的“自我认同”后,对“他者印象”的呈现与再现又难免具有自我性。从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来看,国家形象建构的深层蕴含是:从通过展示自我影响他者,期待从他者的肯定评价中满足群体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关于共同体的愉快想像和聚合力。此次峰会报道中,媒体所选取的他者评价多为他者的肯定评价,只是偶尔在一两篇报道中提到“对外撒钱”“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论调并加以否定。这种选择性倾向迎合了主观的自我期待,难以在事实层面更好地展现国家形象,解释不同与差异,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因此,在他者中建构自我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客观认知他者,二是主动引导他者。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就是要敢于报道与自我预期不同的方面,并用事实予以充分的阐释和回应。
路径上:抓住目标受众,拓展文化认同。《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目标受众主要是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需要海外华侨华人大力宣传这一战略,也需要他们以其经济资本和智力资源投身其中。他们既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华侨是中国公民,政治上认同中国,而海外华人则是外国公民,他们与中国的联系主要是文化和经济领域。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人,虽然在种族上是华人,但其政治、文化和族群认同已完全当地化,对中华文化不一定认同。”因此,强化海外华侨的国家认同和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海外华人华侨可能依托以往的认知和经验,也可能主要参考媒体所建构的信息环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华人华侨认同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以海外华人华侨为华文对外传播的核心,与英文对外传播锁定国外主流精英与年轻群体相配合,共同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时期中国形象传播到全世界去。
新时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新世界主义逐步从政治主张发展成为文化认同。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借助文化传播的力量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深层次的理解与共融共通尤为重要。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文化成为海外受访者最希望了解中国的内容之一,这很好地印证了这种新时期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趋势,也反映出文化传播在沟通民心民意方面大有可为。具体而言,丁和根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当代文化的充分挖掘,使受众保持对这种文化的兴趣与感情。这需要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需要更多反映过去和当下的人文视角,需要更多“一带一路”框架下贴近沿线国家人民文化生活的议题,才能使报道更具文化和情感温度,使沿线国家人民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但我们以往的文化传播更多偏向于过去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当下的文化生活关注不够。程曼丽教授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不是静态的过程, 而是随客观条件变化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今天对中国持有更好印象的海外年轻群体对中国娱乐和教育信息更感兴趣。那么,更多中国当下的科技、教育和娱乐报道就应成为文化传播未来发展的重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峰会报道背后的策略反思
此次《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一带一路”峰会时,成功地塑造了层次多样、内涵丰富的中国国家形象,总体来说与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目标一致,但是也仍有一些方面值得反思。
从报道国家和区域来看,以亚欧非为重点是与国家战略一致的,体现出了国别合作度,但在回应国际关注度上不够,尤其缺乏对印度的报道。根据中国一带一路官网数据显示,最关注“一带一路”的国家前5是英国、美国、印度、韩国、俄罗斯。从地域上看,欧美、日韩、南亚国家关注热度较高。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点也逐渐从理念转向实务,从“战略意图”转向“各国合作”,总体上都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自己国家和地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拿印度来说,印度是“一带一路”所辐射的地区大国,印度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看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印度政府对“一带一路”态度还较为消极和质疑,印度媒体的对华态度也不太友好。这些都产生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对自身发展的战略忧虑。因此,我们不仅应增加对印度的报道,并且应着重加强增信释疑的报道和相关的舆论引导。
从报道领域和议题来看,政治经济类新闻过多,人文精神层面的形象不够。“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也是其重要内容。反观当前的新闻报道实践,有时采用文化娱乐类的“软话题”,“夹带式”地进行政治经济传播可能效果更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中,“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的经济、技术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较容易,文化和精神上的理解和认同较难。加上一些国家把“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中国谋取他国资源和利益的功利性手段,在国际上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忽略和否定中国谋求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我们更应当把文化与观念层面的互动沟通作为“一带一路”传播报道的重要方面。此外,还应通过报道加强对国际舆论中“中国的援外建设是破坏当地生态”这种观点的回应和纠偏。
从报道视角和手法来看,应该适当对外和向下开放话语权,多与外国媒体展开交流对话,多走进国内外“一带一路”建设现场,俯下身多倾听各国民众的声音和故事,更多从微观入手发掘更加丰富的新闻点,尽量做到软硬结合,用去政治化的传播策略和手段淡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增添报道的趣味性。过多宏大的叙事可能会影响沿线各国人民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误认为此项倡议和自身的关联度不高。事实上,硬新闻和软新闻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也体现出媒体报道对“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不同建构。“国家话语”高屋建瓴,有利于明确方向奠定基调;“民间话语”具体生动,有利于润物无声地让民众真切感受相关倡议的现实影响,更能促进民心相通,在传播效力上具有务实性。相对于以往的对外传播主要针对目标国的政治文化精英,从影响普通民众的角度入手,由下往上、由边缘往中心地推进传播影响未尝不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总而言之,峰会报道作为一次媒介事件,应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整合、文化认同和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符合战略规划的均衡报道传播中国良好的对外形象。进入新时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期望得到世界理解,期望扩大“朋友圈”,期望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开幕辞中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这为今后的报道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报道中,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应继续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内容,创新报道方式,为塑造一个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中国形象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