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18-09-26侯新红
侯新红
【中图分类号】R2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外界因素导致相应的心肌结构功能异常,相应的组织器官自身的血液灌注能力也不能得以提升,最终导致心脏病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为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8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74例。148例患者经过心脏彩超或胸片等检查均为慢性心力衰竭,同时对肝肾功能障碍、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急性心梗患者给予排除,其他符合诊断标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为(65.81±3.6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3.24±1.25)年;常规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为(66.79±3.5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3.41±1.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护理方式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自身病情并不了解,相关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利用沟通交流、多媒体设备以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对其加以指导,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自身形成良好的护理保健[2]。(2)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身具有病情反复、病程时间长的显著特点,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不能得以有效改善,并且给相关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其自身极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逐渐得以降低,不利于相关病情的康复。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善于倾听患者内心的诉求,积极宣泄负面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进行治疗[3]。(3)其他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嘱咐患者合理用药,有效防止患者在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展开相关训练,并且营养搭配均衡,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自身免疫力,从而让相应的心功能得以恢复,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定期指导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询问患者近期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告知其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并且及时将相应的病情追踪卡发放到患者手中,对患者的每日服药种类以及相应的剂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记录,同时将相关病情的变化情况记录在册,便于相关主治医师能对相应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了解相关病情,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可靠性保障[4]。
1.3 护理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与SD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症状以及情绪各项指标,评分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5]。SAS与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6]。
治疗依从性:优:完全配合饮食用药以及相关的护理计划;良:慢性心力患者的配合率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差:患者的配合率低于百分之八十,治疗依从率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依从性以n(%)表示,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SAS与SDS评分用()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症状以及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对比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3.24%)明显高于常规组(78.37%),P<0.05
3 结论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高血压以及冠心病,该项疾病自身具有患病率以及致死率都较高的显著特点,并且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病情较为复杂,病程时间比较长,相关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接受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同时给相关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相关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不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进行治疗,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7]。目前在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相关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与相关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纾解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效防止负性情绪严重威胁心理应激反应。有研究指出,如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则会导致机体交感肾上腺能系统显著增加相应的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关的儿茶酚胺也会增加,则相关患者会增多相应的血液输出量,增强外周阻力的同时,使得患者血压升高,相应的心脏负荷也会加重[8]。另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腎血管收缩以及相应的血流量减少都会显著增加抗利尿激素,并且相应的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也会增加,使得水钠滞留,相应的心力衰竭则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加重。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注重健康宣教,不断优化患者的整体认知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另外,相关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营养搭配均衡,帮助患者科学合理的制定正确的饮食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相关护理人员要正确患者进行合理训练,促进其自身相关心功能的恢复,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康复[9]。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症状和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纾解其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对临床药物治疗起到很好作用,改善患者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药物治疗起到很好作用,为我患者减轻医药费用,同时也为我院增加医疗收入,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张玉莲.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5, 37(3):441-443.
郭峰丽.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23):67-68.
刘莉, 滕黎妮.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14-16.
李莉.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5(2):346-348.
王艳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263-264.
宋俊娥.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 39(1):47-48.
娄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6):3614-3615.
姚力, 周海艳.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养生月刊, 2016(5):268-268.
張粉利, 张桂侠. 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情绪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7, 39(18):2868-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