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09-26戴玲玲李海珍
戴玲玲 李海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肿瘤放化疗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患者经常因为化疗以及疾病等引发癌性疲乏,不能有效缓解睡眠及休息[1],增加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甚至影响社交。叙事护理作为本世纪兴起的护理理念,在护理领域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帮助患者解决其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最终形成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2]。为了减轻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本院肿瘤内科住院放化疗患者,用叙事护理法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肿瘤内科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因各种肿瘤住院放化疗患者250例,其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7.6±8.6)岁。纳入标准:① 年龄大于16岁,小于78岁;② 神志清楚,无沟通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 晚期肿瘤患者和机体极度衰弱者;② 拒绝本研究方案。将2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对疾病的了解和接纳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当患者焦虑抑郁时,给予简单的语言安慰和工作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临床干预,首先建立叙事护理小组,通过引导,让患者讲解自身疾病、治疗经过和感受、放化疗的顾虑、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及家庭的支持度等情况。然后对资料进行总结和反思,小组进行讨论,找出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将筛选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利用手机摄像软件制作成各种主题的短视频和治疗文件。通过面谈、QQ、微信、PPT等针对性进行治疗,多给患者讲解和观看成功案例,此阶段主要用疏导方式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理解放化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用各种方式减轻各种副作用。要求每位护士书写叙事日记。
1.3 评价方法:对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对比,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評量表(SDS)[3]进行评定。当标准分SAS≧50分,SDS≧53分即可判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由1名责任护师指导患者填表,现场自评,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l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3 结论
肿瘤患者虽然放化疗可以治疗疾病,但因副作用较大,所以患者因担心副作用及疾病预后等,增加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影响治疗进程及患者生活质量。而叙事护理强调护士以倾听,回应的姿态进入到患者的故事中,了解患者的疾病经历[4],有利于引导患者疏泄情绪,感受关怀温暖,推动护患友好和谐相处。因护士共情作用建立了护患同盟的平台;患者通过倾诉,叙说自己疾病的故事,会将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担忧、茫然等情绪情得到释放,为患者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出口;肿瘤患者故事具有直面人心的力量,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和整理,帮助患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去发现自己能够战胜这种不良情绪的潜能,从心理上建立信心,从行为上积极的去实践驱散不良情绪[5],这个过程促进护患关系,患者将不会感到太无助,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叙事护理也为护士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因叙事护理是用他人的故事或特定行为人群来激励目标人群的行为或思想发生改。比如我院肿瘤科将置PICC患者(住院或出院)通过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取得很好效果。在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叙事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叙事护理可以减轻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秦冬岩,岳崇玉,杨红娟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48-2150,2151.
.于海荣.姜安丽.叙事护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7)832-835.
严梦琴,肖水源,胡宓.我国一些抑郁量表的中文翻译与信效度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7):501- 505.
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96-199.
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