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影响

2018-09-26祁淑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实验组护理人员

祁淑芬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发展,护理已经由原来的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化指标正常,到现在的“以人为本”的转变。护理要求越来越个性化、专业化,需要针对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介入护理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发展。介入护理虽然出现时间短,但是发展十分迅速,通过患者个体的特点将科学的护理方法结合起来,为每一位患者都能提供最有效的护理服务。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日渐完善的现在,介入护理可以保障患者的精神层面以及生理层面减少痛苦[1]。针对我院护在脑血管介入护理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有关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40例。纳入标准为,经影像学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于有精神病史或不能配合问卷调查的患者进行了排除。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年龄50.31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0.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介入护理的方式,具体护理步骤如下:(1)采取信息。首先患者入院之前要详细的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患者的身体情况、生存质量、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必要时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患者个人的护理方式和原则。(2)心理护理。从心里护理的角度来说,患者进行手术前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护理人员发现以及疏解。护理人员要多倾听患者的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还不能忽视家属的想法,要让家属做到帮助患者一同树立治疗的信心,共同消除焦虑情绪。(3)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一起进入手术室,并且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到舒服的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监控以及干预。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瞳孔散大或意识模糊的情况,需要立刻停止手术,并进行有关处理后再根据患者的状况决定是否继续手术。(4)并发症的护理。对于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需要加强患者的瞳孔检查以及确定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对于存在脑灌注综合症的患者,由于血管高度狭窄,长期以往出现了补偿。再介入治疗后,大量的血液流入原先缺血的位置,可能会导致脑灌注综合症的发生。手术之前就要对患者进行脑血管的检查,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呕吐、昏迷、瞻望等现象,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有关处理。最后,患者可能伴有下肢静脉血栓,由于在治疗之后会对手术一侧的肢体采取制动的措施,对于患者来说会有十分不良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血栓,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肺栓塞。因此对于这一类患者,护理人员就要定时观察患者皮肤温度以及颜色,对于足背动脉的情况和颜色进行记录和比较,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对手术包扎位置进行调整,并与医生商议后进行有关的处理。

1.3 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介入手术的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两方面。有效为手术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无效为手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无明显好转甚至更糟糕。同时对护理满意度也进行了评分,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后,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卡方检验,定义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上述两表的数据结果分析来看,实验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有85%的患者在治疗后得到了好转,而对照组患者只有55%的患者好转。而从满意度上来看,实验组有28人表示满意,2人表示一般,满意率达到了100%。而对照组的患者有10人表示满意,7人表示一半,满意率达到了85%。且P均<0.05,具有統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目前以老年人多为常见,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症状不明显,有明显装置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较为严重的状态,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危及生命。同时,脑血管疾病如果治疗的效果不好,会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因此如何妥善的治疗脑血管疾病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的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对于脑血管介入术的使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运不畅,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计算机的控制可以达到较高的治疗准确性,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治疗更佳迅速和便捷,减少了疾病的复发率[2]。

介入护理是在充分了解每一个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的方法。充分的体现了护理当中以患者为重的护理思想。脑血管介入术由于其技术要求高,因此对于术后和术中的护理要求也比较高[3]。相比于传统的护理,介入护理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需要与脑血管的介入治疗相配合,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焦虑的情绪不利于血液的流动,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所以介入护理更多的是一种心里护理,让患者更佳积极的参与到治疗中来,是介入护理的最终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发现,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时使用介入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度,提升手术的有效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任婷婷.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0):69-71.

马梅林.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7):884-885

李洁.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6):126-127.

猜你喜欢

脑血管实验组护理人员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