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2018-09-26吴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统计学

吴芬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并自愿签署了同意书;②行择期手术治疗的;③思维正常的,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排除标准:①有恶性肿瘤等严重急慢性疾病的;②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病史的,听力功能障碍的;③存在手术禁忌证。根据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42±24.03)岁;手术类型:骨科9例,产科8例,妇科9例,普通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8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阻滞28例,神经阻滞11例,硬脊膜外腔阻滯5例,气管插管全麻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02±23.65)岁;手术类型:骨科8例,产科8例,妇科8例,普通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9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阻滞26例,硬脊膜外腔阻滞5例,神经阻滞6例,气管插管全麻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

1.2.1 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比如手术的主治医师、手术的成功案例、手术的有关常识性知识,让患者知道的多一点,其恐惧就会少一点。并且需要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比如手术时的体位训练、手术床的环境熟悉。鼓励患者配合手术治疗。

1.2.2 在手术之前患者的饮食护理当中,护理人员要起着监督的作用,避免患者摄入生冷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并且需要对患者的生活卫生进行护理,避免细菌感染。另外在手术之前需要排空体内的排泄物,避免影响手术。

1.2.3 进入手术室之前,让家属对患者进行安慰。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手术台是一个精密的仪器,周边有着很多开关,嘱咐病人不要胡乱触碰。

1.2.4 患者躺好之后,护理人员开始进行术前的消毒,让患者进行手术的眼部成为一个无菌区域,并且护理人员不能触碰,避免感染。眼部手术的患者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所以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是有意识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病人,如果发现不适则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1.2.5 与家属进行合作,平复患者的情绪。当患者的情绪稳定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进展顺利,并且给予其真诚的祝福。然后展开术后的安全护理。将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告诉患者,提高其警惕性。同时也要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告诉患者只要按照要求进行科学的术后恢复就能避免。根据患者不同手术类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手术室风险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本科设计的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调查,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填写,护士当场回收后统计结果。该调查问卷共100份,其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患者舒适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术前准备等方面,具体等级标准如下:非常满意:大于90分;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小于80分。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手术室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标准对其进行评分,出院前发放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护士回收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巡回与洗手护士之间的配合技能(30分)、仪器设备管理(30分)、消毒隔离(20分)、手术室器械准备(20分),护理质量安全为各项总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安全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

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配合技能评分、消毒隔离评分、设备管理评分、器械准备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室风险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该种模式下的护理干预能够弥补传统手术室护理的缺陷,护理人员从原本的被动型服务转变为主动型服务,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结合医嘱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保证了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也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有着积极影响。在开展细节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既需要护理人员有着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操作能力,此外身为护理人员还应该具备高度责任心,对护理安全隐患具有敏锐洞察力、判断力以及应对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因此医院应为护理人员提供定期专业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以及操作的能力,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分工,做到面面俱到。同时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其手术效果提供一份保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相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因此可在手术室中大力推广细节护理,以保证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效果良好,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侯海霞,孙莉,陈思.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02):508-509.

吴志华,李松,林茴,易旦冰,杨红.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4):144-145.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统计学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我的好奇心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