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传统民居生态观探析
2018-09-26周忠良
【摘 要】 本文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及其生态价值理念为指导,诠释了浙西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并对浙西传统民居建筑作了理性批判。指出,在“天人合一”哲理的影响下,浙西传统民居从建筑选址、布局规划、建筑构架、材料选用及营造技术等方面均充满了生态精神,这为浙江大花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当今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浙西;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生态观
当前,生态、绿色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宜居”、“健康”、“养生”成为人们对居住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重新思考的重要标志,其中建筑是否符合生态标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因此,对建筑的生态观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浙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生态价值理念,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生态技术,为我国各地建筑的生态价值取向提供了借鉴。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及其生态价值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各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天人合一”。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学说,是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天人关系中之所谓天人合一,乃谓天人本来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1]“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在我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中居于主流的地位。
大自然不单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来源地,也是人类进行精神交流、思想寄托的对象。古人认为大自然具有与君子和贤人相类似的优良品性,因此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及“君子若华山然,松柏既多矣,望之尽日不知厌”的说法。古人把自然物赋予人的道德属性,自然美移情为人性美。自然万物以其变化万千的物态天趣显现无限生机,从而使人达到“心旷神怡”的程度。自然界的“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更颐养了人们的情绪。人們对大自然既充满了崇敬之情,也充满恐惧和爱护之情。认为大自然具有“广博的大爱”,是最为伟大的无私品格;同时又变幻莫测,让人望而生畏。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城乡传统村镇规划和住宅建设影响深远。首先是对传统城镇和村落选址的影响。我国传统城镇选址一般是在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盈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提供开阔的空间,还汇聚丰富的资源。《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2]在传统村落的选址上,人们同样遵循依山傍水、面南背北、顺乘生气等基本原则,以实现“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其次是对传统城镇或村落建筑规划的影响。契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圆地方”思想,都城一般都以“天子”的驻地皇宫为中心对称布局。这种模式成了其他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模式。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理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显然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3]在古村落建设布局上,也体现宗族的核心地位。一个地方,祠堂、大厅等往往成为村落建筑的核心。虽然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不会超越宗祠而存在。第三,对中国园林庭院建设的影响。中国的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名。中国园林以山水为主,主要表现自然美,强调“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有学者认为,中国园林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在人类活动中最成功的、最明显的表达方式。而庭院是园林和住宅的有机结合,是大的自然物浓缩到家族或家庭小天地中形成的人与动植物等自然物和谐共处的典范。第四,由“天人合一”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风水等思想,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的相生相克,人与周围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等。这便把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纳入了自然之中,使它成了与人类生息相通的重要部分。[4]
二、浙西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诠释
浙西地区处于东经118°01′到119°20′和北纬28°14′到29°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该地气候温暖湿润,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降雨丰沛但在季节和地域上分布十分不平衡。该地区光照十分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6~17℃,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达27~29℃,极度高温可达42~43℃,而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只有4~5℃,极度低温可达零下10℃左右。年总日照时数沿江平原地带在1950小时以上,丘陵及山区地带则不足15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高达4500兆焦耳。该地区风向因受地形影响,盆地及平原地带常刮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丘陵地带常刮西南风。浙西地区地势为南北略高,中部偏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境内平原面积占比为15%,山地占比49%,丘陵占比36%。因此,浙西传统民居在建筑选址、布局规划、建筑构架、材料选用等方面都从这些自然条件出发,遵循自然规律,极具生态意义。
1、建筑选址:保护耕地,防范灾害,利用自然
土地问题长期是中国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因素在民居选址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浙西地区山地多,平原少,即使在金衢盆地衢州龙游区块也是密布着很多的小丘陵,开化县耕地尤其紧张。这种情况使浙西地区人地矛盾异常突出。为了腾出更多的土地用来耕种,浙西很多居民就把房屋建在山脚或者山腰,普遍呈现“依山而居”、“傍山而聚”的格局。开化县张湾、衢江区举村、江山市坛石、大桥等很多乡镇,许多村民将住宅建造于半山腰或山顶,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丛林中偶尔看见一两点灰白,真是“藏在深山中”、“云深不知处”。据统计,江山市坛石镇新叶村总共261户人家,其中245户将房子建造于山坡上,从而让出了从西源路口到岭后水库坝近500亩平坦田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浙西地区因山高坡陡,溪流密集,为便于灌溉和获取生活用水,不少民居也会选址在溪流边上进行建造。在弯弯曲曲的河道附近建造房子,一般基址选取“腰带水”而避免“反弓水”。即将地基选在河流弯曲的弧内而非弧外。如果地基选在弧外,河流涨水时洪水就有可能直冲住宅,冲击房子,这在风水学中称为“煞气”,最不吉利。同时,在选址时一般都要考虑选择地质较实、地层较硬的地方,以防暴风和地震灾害的发生。
浙西地区传统民居建造大多遵循背实门虚、依山傍水、顺乘风气的原则,较好地利用村落自然地形进行房舍布局。一般选择在能避风的山坳开阔处,使民居处于山体的环抱之中,较好地起到了防风固体的作用。如开化县马金镇霞山古民居、江山市张村乡秀峰和先峰古住宅、廿八都浔里老街都是如此。由于浙西地区夏秋多刮西南风,冬春多刮东北风,因此大多数民居的朝向避开西南向和东北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稳定民居住宅内部磁场和气场,有利于居民的情绪稳定和身体健康。
2、布局规划:节约用地,节省材料,防范风雨
浙西传统民居绝大多数为多户人家联排建造,多则十几户,少则二三户。联排建筑由于多户人家的房屋连为一体,减少了很多堵墙体建筑,既节省了砖瓦石灰,也节省了木材和劳动力。联排建造的房屋一间连着一间,在夏天能相互起到阻止或延缓热传播的作用;在冬天又能稳固空气,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联排建筑墙体相连,互相牵引,互相承担,减少了房屋建筑的承重,有利于建筑体重心稳定。考虑到相同的占地面积上,楼房能比单层的住房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上层的阁楼在夏天又有良好的隔热作用,因此,多数浙西民居采用联排建造二层甚至三层楼房,既考虑了房屋稳定性,也考虑了建筑视角的美观,还具有强大的抗击暴风雨能力。
浙西传统民居正面面宽较窄,一般只有3米左右;房间进深较大,一般是面宽的2.5至3.5倍,约有8至11米;居室深浅像巷子,避光、通风都较好。因此,较窄的面宽可以节省建筑用地,较大的进深能使房屋内部空间保持温度的稳定性,制凉保暖效果都很好。这种建筑格局是适应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光照的实际而采取的较好形式。
在浙西广大地方,临近街面的民居大多以木质材料为主构建房屋框架,并且在临街的门面上设有檐廊。檐廊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又是室外空间的渗透。檐廊的遮阳功能使向阳面配上有阴影的空间,从而避免木质外墙遭受日晒雨淋,既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防止木质墙体腐烂。冬天的太阳辐射角度比较低,阳光能辐射到檐廊上,有利于供人们晒太阳进行驱寒取暖。
另外,部分民居建有院墙,对房屋主体进行了全包围或者半包围。院墙一般采用本地的石灰岩砌筑而成,与石灰、沙子粘合性较好。院墙高度多数在人的视线高度之上,一般不超过住宅的滴水檐口。为了承重的稳定,砌筑院墙都需要深挖墙脚地基,基石与墙体呈梯形结构。院墙作为密实性构筑物,能减小来自住宅周围的强风速度,既缓解风的压力,也分解风的走向,还有助于保持民居宅内的空气置换和湿度维持稳定。在一些传统民居中,在房屋的侧堂还建有或大或小的储水潭,用于火灾时应急救火和平时庭院的花草树木浇灌、空气的干湿调节。[5]
3、建筑构架:遮太阳,防风雨,防地震,促進气流循环
浙西传统民居建筑构架多为梯级人字形结构。横梁由柱承担,梁柱对应密排,柱上架梁,梁上铺排椽木,再在椽木上铺瓦。这种结构巧妙的综合了抬梁和穿斗的优点。房屋当中梁因柱抬高,使建筑容易获得较大空间效果,周围采用穿斗式则增加了构架的灵活适应性。构架因为结合墙体、椽木和瓦片而具有伸缩、展延等灵活性。浙西传统民居住宅的每个节点均采用榫卯结构,易于拆卸和组装、维修改造。每根承重的柱子均落到石础上。一般来说,石础下面要垫上石灰、焦炭之类的干燥剂或杀虫剂,有助于防止蚁虫叮咬。事实证明,这种“上刚下柔” 构架,以自身的微量形变能抵消掉暴风或地震带来的部分能量。建筑变形过后,只要稍微矫正,又能回复到正常状态。[6]
为了顺利排水,浙西传统民居屋顶多建造斜坡。一般来说,降雨强度越大的地带,则屋面坡度设计越陡。浙西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面坡度多遵循“四面出水”规律,屋顶以房屋中堂为中心,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排水。这样,不仅较好地减轻了屋顶的承重,而且较好地保护了柱梁及墙体,延长了房屋寿命。
窗户在民居建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浙西传统民居吸收了徽派建筑窗户的私密特点——在墙体的一人多高处开窗,并且使用格子窗栏。窗栏的镂空设计,既能让屋外的光线照进屋内,又能挡住部分过冷或过热空气直线侵入屋内,起着自动调节室温的作用。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屋外大风的控制能力,不少民居采取在格子窗上糊油纸的办法,以增加屋内房间的私密性和气流稳定性。
浙西民居多采用高屋脊的方式抬高出水位置。高屋脊比较沉重,既能抵抗一定级别的台风,又能加大分水速度和排水量,防止瓦面过平造成雨水倒流或者灰尘积累,保持屋顶整洁。
在铺盖瓦片时一般采用冷摊法。所谓冷摊法,就是在没有基板、顺水条、挂瓦条的条件下,直接将瓦片铺在椽木条上。铺排瓦片时,一片朝上,一片朝下,俯仰呼应。瓦片之间留有缝隙,之间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夏季,瓦缝之间空气被加热、上升,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形成热差。室外屋面附近气流因热上升带动室内屋顶附近热空气的流动,从而带动室内外空气的循环,起到冷热空气循环交流效果。
4、材料选用:就地取材,防热胀冷缩,抗压避腐蛀
浙西传统民居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普遍使用木材、石材、竹子、土、砖、瓦、石灰等材料。浙西地区山多地少,北部为千里岗山脉,西部为怀玉山脉,南部为衢州市内最大山脉仙霞岭山脉。山多木材、毛竹、石灰岩。因此,当地居民就近取材,采用松木、杉木、栎木等作为建筑架构的主材料,采用石灰、砂石、鹅卵石等作为地基和墙体的主材。其中杉树生长快,材质好,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翘不裂,顺纹抗压极限强度大,长久漂运于水,不变形、不变质,成为最普遍的建筑材料。杉木大多数来自江山廿七都和开化古田,也有部分来自安徽黄山。为了防止蚁蛀,也有很多民居采用香椿树作为建筑材料,木材杆直易长,性韧不易扭曲,有天然的清香,能驱除白蚁、老鼠、蜈蚣等的叮咬。
由于山地丘陵多,河流密集,在山涧河谷地带,伴随长时期的水流冲击,从山上冲刷出大量的砂石、鹅卵石等石材。其中砂石质地坚硬,不易风化,可用来作为民居建筑的奠基材料。由于经历风雨和洪水的反复洗刷,多数砂石石面较为平整,砌筑围墙或者地基时不伤手。砌成的房屋墙体既美观又结实,还具有较好的保温除湿作用。浙西民居一般都设有庭院,院子的围墙往往根据房屋的大小和朝向设计。房子较大的,围墙则较高;房子较小,围墙较矮。大门朝南的,围墙就比朝北的低矮一些。做围墙时,用石灰搅拌红壤及细沙填缝,防水性能极佳。鹅卵石用途很广,可用来砌墙、铺路、立篱、填沟,还用来砌筑卧室墙体或地面。砌筑墙体时,用大块毛石打好基础,再分内外两边砌筑墙体,相互之间互为依靠,自然挤紧,重心稳定。不用砂浆、灰泥或其他建筑材料填充即可完工。墙体底部大而厚,上部小且薄,自下而上形成缓慢的收分,造型美观又显得十分稳定。用鹅卵石铺路面美观大方,经济实用,渗透性好。利用鹅卵石还可以筑成不同图案的墙绘和路面绘画,增加乡村的生机和情趣。而且,脚踩鹅卵石还具有天然的按摩健身作用。其表面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十分缓慢,能避免刺眼,而且鹅卵石之间的填缝砂石和黏土能增加水分蒸发,具有自然降温作用。[7]
在浙西传统民居建筑中,土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砖瓦匠选择较湿的田地,刨去表层疏松的杂土,再深挖近一米地层,一直挖到灰白的粘土。用这些粘土做成青砖或灰瓦,也有一些砖瓦匠利用丰富的红壤,烧制红砖和红瓦。为了防止热胀冷缩,一般砌砖墙时要在砖的宽面中间留一条直径0.5公分左右的半圆柱形浅沟。用粘土制砖,用砖砌墙,能延缓室外冷热气流向室内的传播速度,从而有利于居室保持冬暖夏凉。用瓦遮阳也有同样的效果。瓦片一头大,一头小,铺盖时大小相扣,能较好地使整个屋面瓦体连为一体,防止暴风雨时单片瓦片的滑落、摔破。
石灰是浙西传统民居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该地区的常山青石、江山大桥、丰足、何家山等地分布着丰富的石灰石。当地居民挖山开石,投入土窑经过长时间烧锻,烧制的石灰有着较强的粘合功能。用石灰做砖瓦填缝的材料,既具较强的粘合效果,也具有美观的价值。特别用来拌细沙粉墙,使墙面光滑、细腻,保温除湿性能极佳。同时,石灰也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毛竹也是常用的材料,尤其在建造土墙中作用很大。浙西传统民居的夯土技术极高,深受福建影响。如今,在常山球川、开化的何田、江山的双溪口等地,还保留着较多的土墙民居。夯土墙良好的隔热性能和低廉的造价、较低的技术要求,使其成为传统民居中较为流行的建筑模式。
三、科学生态观下对浙西传统民居建筑的理性批判
虽然浙西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很多的生态价值,但是,在设计构造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以土木为主材的建筑不能有效地预防蚁虫等害虫的蛀咬
浙西传统民居的木质间架结构较为稳定地固定了房屋的体型和结构,在防风、防冻和防暑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但是,以杉木为主的木材随着时间的推移,易腐烂。而且,白蚁喜欢叮咬。特别是松木材料有股松香,白蚁特别喜欢。因此,不少传统民居乍看起来似乎完整无恙,其实早已埋下了祸种——蚁穴。许多白蚁在人们不易觉察的角落里,结穴而居,日复一日地叮咬着柱子、横梁等,时间一长,再大的房屋也會倾塌。
2、浙西传统民居建筑中墙体用砖的中空结构和夯土建筑极易成为一些有害动物的躲藏之处
首先,老鼠喜欢依傍人类而居,民居中藏有粮食,往往成为老鼠光顾的对象。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还没有高效的毒鼠药物,只能靠棍打、汤灌、烟熏等手段驱鼠。而对于中空的墙体或夯土墙体,人们往往无能为力。因此,鼠患极易滋生和延续。其次,夯土墙容易成为毒蛇的藏身之所。在浙西地区,银环蛇好吃老鼠,夯土墙成为老鼠的乐园,也往往成为银环蛇的猎场。老鼠在夯土墙里打洞穴居,银环蛇就顺道追捕。所以,一些居民被蛇咬伤的现象屡出不鲜。除银环蛇外,蝮蛇等也是光顾夯土墙的常客。这给居民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再次,传统民居的土木结构也容易使麻雀、蜈蚣等有害动物逗留。
3、浙西传统民居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情况极易遭受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侵害
在浙西地区,每年6-7月份是梅雨期,该时期连续强降水出现频繁,而该地表层土壤普遍是红壤,连续的强降水浸透红壤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和山体塌方,淹没农田,吞噬房舍。而建造于河流边上的房屋,在出现洪涝灾害的时候往往难逃被冲垮甚至淹没的厄运。
4、浙西传统民居的飞檐结构和高耸的防火墙极易遭受雷击
浙西传统民居的飞檐结构和防火墙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能给传统民居带来极其珍贵的审美效应,也给防范火灾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在一大片建筑群中,飞檐和防火墙的高度最大,雷电极易在此交汇。而一旦引入雷电,又极易引发火灾。
总之, 浙西传统民居是对当地降水、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等生态因素长期适应的结果。在传统农业社会,浙西地区的人们能够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汲取经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努力改造自然的同时,科学地利用自然物和自然规律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为自身争取最好的生存环境。浙西先民这种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努力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精神,正是“天人合一”理念在现实中的表现,值得当今城乡建设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诸子集成·管子[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3] 王军,朱瑾.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5] 周伊利,宋德萱.浙东南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研究[J].住宅科技,2011(3).
[6] 陈凌广.浙西古民居人文特色——霞山祠堂建筑文化略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12).
[7] 叶卫霞.浙西(衢州)古民居装饰形成探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
周忠良(1974—)男,浙江江山人,中共江山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