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面具的艺术价值与传承研究
2018-09-26罗娜
罗娜
【摘 要】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没有充足的认识,因此他们以为灾害是由鬼怪所带来的,为了风调雨顺,人们就会带起凶神恶煞的面具,大喊出傩傩的声音,以期吓走鬼怪,这种方式被称为傩仪,而人们又常常会跳起舞来,久而久之又形成了傩舞,而人们在整个过程中佩戴的面具便叫做傩面具,随着傩文化的发展,傩面具也不仅仅只限于凶神恶煞的妖魔,现在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当重大节日来临或有客人来临时,他们会戴起面具,载歌载舞,目的是消除厄运,带来好运。
【关键词】傩面具;艺术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139-02
傩面具既是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传统艺术的一种外化。我们的祖先通过绘画、雕刻、敷彩、上漆等一系列工序,来制作各式各样,面目神态多样的活生生的面具,并由其来传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艺术的热爱,他们将人、神等形象靠自己的想象塑造到面具上,传达出对自然的各种感情,本文通过讨论傩面具背后重大艺术价值以及傩面具所给人们带来的信仰来深化当前人们对傩面具的认识,并对当前社会傩面具如何传承与保留进行剖析。
一、傩面具的艺术价值
(一)傩面具制作手法之高超
1.精雕五官凸顯人物个性。傩面具通过五官的塑造及性格的具体化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人是鬼,是恶是善,虽然傩面具代表的是一种粗狂,豪放的民族特色,但在制作的许多细节之处不乏其智慧与细腻。傩面具大多是杨柳木和香樟木的材质,人们用小刀进行熟练细致的雕刻,面具上流畅的线条,深邃的轮廓将每一个面具的独特之处表现出来,通过对五官的刻画,用刀工代替墨色,有浮雕、透雕等艺术,来表现在傩戏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特征,将人物凶猛、善良、忠诚、阴险、威武、刚烈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将人物的喜怒哀乐,民俗底蕴,宗教信仰物化。
2.大胆设计凸显人物特色。傩面具的设计体现了当地人们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和设计感,他们选择用最直观的方式去制造面具,比如对于战场上将军这一英雄人物形象,要塑造其骁勇善战的形象,就不能画得眉清目秀,艺人们会用一支羽毛剑来表示眉毛,用星星一样的形状来表示眼睛,这就是常说的剑眉星目。而对于战场上的女将军,她的眉目就像一道长长的直线,丹凤眼,而对于其他方面的设计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分,这是艺人们大胆割舍,故意凸显某一方面的特点,以某一处传达整个人物特征。而且主要神灵的面具比其他面具要大很多,而且刀工和上色上也比其他面具精致很多,以凸显其地位。
3.颜色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傩面具在色彩上的运用与脸谱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强烈的颜色对比来表现人物爱憎分明的个性,通过黄、红、蓝、黑、白等颜色,来体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身份地位。如忠贞之臣用红色表示,心狠手辣用黄色表示,刚正不阿用蓝色表示,奸佞阴险用白色表示,而金和银则是神灵的象征,这些鲜明的颜色搭配蕴含着丰厚的哲学理念、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抽象派的颜色运用也体现了地域特色的一种魅力。
4.寓意象征凸显文化内涵。傩面具在制作过程中,对五官的刻画及性格的描述不仅仅浮于面具表面,从深层次来说,他有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比如对于性格刚烈、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他们的眉毛会画得像一团火,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这既显示出人物的刚烈如火,又在寓意上有一定的深刻含义,火象征着生活的红火,象征着收获,同时火可以驱走恶魔,驱走邪运,并带来希望,带来温暖。因此每一个傩面具都是民间艺人对美好,对未来的一种期望,一种无形的刻画。
(二)傩面具背后信仰之神圣
傩面具主要有赣傩和南丰傩,赣傩是中国傩的主要组成部分,称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赣傩有其独特的文化地域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傩文化以及傩面具已经过了兴盛的时期,但不得不说,当地人民对于傩面具的敬畏之情一直都在,每当有外地客人来或亲朋好友来时,村民们就翻箱倒柜,找出覆盖了一层土的面具,点上红蜡烛,戴上这神圣的面具,喝点酒之后,边唱边跳,在他们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具,还是神灵的象征,就像西方人心中的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说的便是傩面具的神圣之处,不戴面具时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可一旦戴上了面具,就好似神的灵魂与意志进入了他们体内,跳舞唱歌是它们最欢快的时光。
傩面具从祭祀鬼神到一种娱乐形式,傩面具被更加商业化,但傩面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无法被撼动,这种地位是一种信仰的存在,它的制造充满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情趣,更有一种人们想要改变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人们期望的,因此傩面具背后所象征的人们的追求不会随着面具褪色而消失。
二、傩面具的现状
随着教育水平和人们对鬼神认识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现代社会有些邪教组织借鬼神之说宣传其理念,因此渐渐地人们对于这种祭祀之类的同时开始抵制,随着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密切交流,即便是大山深处的人们也开始对鬼神之说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傩面具最初的目的已经渐渐被模糊了,因此傩面具被人们更多的尘封在箱底。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傩面具这样凶神恶煞的绘画样子在人们眼中已经不再流行,甚至会吓坏小孩子,因此傩面具更加被人们所淡忘,傩面具原来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它所代表的人们对自然的改变已经被现代化的科技所取代。曾经人们希望五谷丰登,通过傩面具期待雨水,赶走厄运,但现在转基因农作物使得粮食产量倍增,袁隆平院士的技术使更多的人获得食物。
三、傩面具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傩面具,随着时光长河的流淌,渐渐地被冲刷得失去了当初的辉煌,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它曾经被无数人所追求,如今人们摘下面具,走向另一个文明时期,它像是一个掉队的大雁,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安家之处,而随着我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各种文化潮流的出现,使得傩文化不得不让位。傩面具原始的意义已经渐渐消失,人们对于傩面具的依赖也渐渐没有那么强烈。
但我们要承认,傩文化不能丢失,我们可以通过官方的途径将傩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各地表演,为各地的人们带来好运的同时,对傩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政府也应当增强对傩文化的投资建设,将傩文化作为一个参观景点,将傩面具作为传递好运的象征,通过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通过拍摄纪录片或者电影的形式让傩面具走上荧屏,给人们认识傩面具更多途径,这样一来,电影公司既有了好的拍摄题材,也可以帮助傩面具的传播献力。同时政府应该给傩面具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保护这些世界非物质遗产,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傩面具,还可以将傩文化引入到当前学生的教材中,让学生这类人了解傩文化,并通过他们这个庞大的团体传递给更多人。
四、结语
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载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去了解,傩面具象征的是远古人民对美好生活,对好运的一种向往与追求,不论是祛病、保佑、镇宅、发财等等,它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改变,对现状的一种觉醒,尽管这种做法现在看来不切实际,但他确实是人们的一种尝试与挑战,这样的挑战虽然从现在看来有些可笑,但这样的挑战和现在人们对于知识的挑战是一样的,就是这一次次挑战,才有了我们的现代文明,也正是人们敢于探索,敢于改变的勇气,使得我们的社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因此我们要传承与发展傩文化,让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让民间艺术更完善,让祖国文化大地上这朵奇葩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黄晨子.毛南族傩面具品牌化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2]檀雨桐.池州傩戏面具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禹建湘,龙典典.梅山傩面具的文化内涵及市场开发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