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绘画的构图

2018-09-26刘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构图留白

刘丹

摘要:经营的原意为营造、建筑,在《诗·大雅·灵台》中提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是度量、筹划,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位置”则是指人或物所处的地位或是安排、布置。他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把安排构图看作绘画的提纲统领。位置须经之营之,或者说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关键词:构图;留白;经营位置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79-01

构图,顾名思义就是画中物象的布置,英文为composition a picture,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关于构图这一命题的应该是谢赫,他曾在他所作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画之六法”,其中“经营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构图。经营的原意为营造、建筑,在《诗·大雅·灵台》中提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是度量、筹划,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位置”则是指人或物所处的地位或是安排、布置。他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把安排构图看作绘画的提纲统领。位置须经之营之,或者说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西方的构图法最早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发展而来,起初是用于建筑和雕塑的(在那一时期绘画这一学科还没有独立出来,只是作为建筑的装饰存在),随着黄金比例的发现和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对于构图这一科学法则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们这里提到的构图法则是专指运用在绘画上的,是关于画面上物象布置的关系问题,这一法则大概是有八个要点需要着重掌握。

1.当画面只有一个物体时,物象在画中的位置要适当;物象置于画中,不可太过于偏颇(画面会很不均匀),但也不能置于正中心(会显得十分的呆板)。最好将物象放置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这样既不呆板也没有轻重不匀)是最为妥帖和美观的,也是符合构图的黄金比例。

2.当画面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像时,要把握度。物象置于画中不能随意凌乱的摆放,也不可整齐有规则的进行排序,必须在规则中富有变化,这样才能称为美观。假如画中物体随意的乱摆,毫无章法可言,全图則没有一个中心点;或者是物体有规律的整齐的摆在画面的正中央,虽然规则整齐了但是又显得十分的呆板,毫无生气可言。但倘若物象之间有重叠,有疏密关系,就会给人一种既有巧妙变化,又集中一气的感觉,这样的画面才会生动,神气十足。这种美的形式在美学上被统称为“多样统一”,(简单来说就是即变化而有规则,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协调的美。)在构图学上,这一法则用的最多。

3.当画面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象时,物象之间必须相互照应,不可以左右相背。画中的两个物象若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就和反目的夫妻一样,给人看了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如果相互照应,互相依附则会给人一种惺惺相惜的感受。

4.数个物象布置在画中,高低进出,宜参宜变化,但是要忌讳阶梯状的构图,从高到低的阶梯形,布置令人感到笨拙。而参差错落,富有变化的构图,画面感则很强,形式也很是美观的。

5.许多物象布置在画中,必须注意画面的均衡感。切勿有轻重和倾侧。太过于倾侧会使得画面整体不安稳。这就需要挪动物象到相反的地方,这样才能保持住物象整体的均衡感。那么在有大有小的构图中,如何才能保住均衡感?其实在绘画中,物象的重量,同真实存在的事物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也不分物体的轻重大小。绘画中物体的重量是由物的性质来区别的。性质生动的物体则分量重,反之,性质沉静的物体分量轻。其中人物最为生动,分量最为重要;禽兽次之;人造之物复杂而又是活动的,像车、船等排第三;人造之物单纯而静止的,像房屋、桥梁、则第四;在自然中存在的生机者(植被等)排第五;排在最后的是自然中的山川、河流、云彩等等。

6.在画中,同一个方向的物象不能太多,适合与其它方向的物象互为对照,形成适当的对比关系。如果同一方向的太多就会给人一种单调缺乏生气的感觉。

7.画面中是需要有直线和曲线的,也就是常说的动静结合,曲线呈跳跃之势,是动态的;直线则较为沉静。是静态的。这样的画面才能够被称为完满。

8.画面切勿填涂的太满,适当的留白(中国画的专业术语)或者留有空缺的地方,则给人一种爽朗空灵的美感。有的时候寥寥数笔,就能够神态俱现。这也是构图最为独特的地方。

古人论诗文时曾说过:“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之内,人之所游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处安放此身处……。”(取自《随园诗话》)其实不仅仅是诗文是这样,绘画也是如此,绘画中的空(留白)则更加的巧妙,会引发人的无限遐想,并与哲学相联系。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

猜你喜欢

构图留白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