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引领研究意义

2018-09-26沈博元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创新

沈博元

摘要: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输出。多元文化的碰撞,对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建立带来了考验。创新人才的培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所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也必将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创新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117-02

一、选题依据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是在不断“教化”与“育人”的发展中演变的。“教育”是“教化”与“育人”逐渐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成果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我国对教育一词最早的解释,它强调了教育主要是培育人才、教育英才的实践活动。在西方,拉丁文中的“educare”,是英语的“education”和德语“erziehung”的起源,教育具有引领、指导的含义。大学生是祖国的主要力量,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的过程。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更多为育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培育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劳动人才、专门人才、拔尖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强调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凸显了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国家的政策导向决定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育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4]大学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还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同时它还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4]大学在创新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育,还要重视创新品格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人才品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人才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社会担当意识和正确的行为。为大学生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将成为重要课题。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1.加强对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引领相关理论的学习

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人才价值引领的内容的不断完善,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人才教育结构的不断深化,以及大学生创新人才价值观的不断提高。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培育创新人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引导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价值观念,树立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体现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创新知识培育的过程中养成创新素质和培养个性,进而塑造德、智等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研究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这一课题,丰富了创新人才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拓宽了培育创新人才的领域,还创新了教育教学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创新人才采取正确、科学的培育手段,推动了培育大学生创新人才的理论发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相关内涵,对大学生创新人才价值观引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提出了大学生创新人才价值观引领的原因和对策。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理论研究是教育者的工作重心。教育者通过对实践中相关理论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升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同时,对创新思想政治课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我国的创新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二)实践价值

在实践价值方面上,国家的长远目标与创新人才培育相结合。国家目标的实现主要依托的群体是大学生,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大学生的教育应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教育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引领大学生创新人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实践保障。同时,也通过教育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道德品质的培育与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作为人才培育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培育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素质要求相符合,通过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提升大学生的专业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对象内在潜能的激发,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概念相符合,根据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规律以及时代对大学生赋予的责任,需要教育者探索创新人才培育的新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

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强调大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不仅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还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方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发展。精神文化产品需要大学生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持。教育者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素质创新人才,适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人才价值观念的层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人民的思想也变得空前活跃。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观点,使我国的思想政治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大学生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解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关键是以价值引领为方法,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人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全球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社会责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折射出的观念与实践的变化趋势反馈出来。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课题。

总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引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创新人才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价值引领研究,教育者探究更科学、更适于中国国情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引领为培育更高层次、更多元化、更正能量的大学生创新人才提供参考。正确的价值引领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相结合,对于培育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群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现状及对策。首先,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涵义进行概念界定,阐述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必要性。其次,关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现状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合与分析,总结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对策。通过对以上的研究,启迪教育者提出更多的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信息。对国内外已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论著、文章、硕博论文进行归纳、筛选、分析、应用,掌握目前研究的整体进度和深度,重点精读党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文件,结合报刊、网络媒体报道的有关“创新人才培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报道、成果进行深入思考。形成对此问题的总体认识,并且吸收现有成果的有益观点,并结合从而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保证了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与实践相结合。而教育是指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培育创新人才这个当前全党全社会重要的战略任务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的特点。

(三)综合分析法

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引领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引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层层递进,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得理论更有逻辑性。

综上所述,教育者在教授专业知识时,不仅要注重“教”的结果,更要注重“育”人的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02-11-18(1).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9(0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1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http://www.moe.edu.cn/pubIicr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838/201008/93704.html, 2013-3-20.

責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创新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