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指引中国内贸流通业发展新战略

2018-09-26吴晶晶傅萍萍邓惠萍林扦扦郑秋琴许安心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九大发展战略

吴晶晶 傅萍萍 邓惠萍 林扦扦 郑秋琴 许安心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中国内贸流通业发展在市场、政策、战略等方面均迎来新机遇。内贸流通业应明确发展的新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树立科技创新、发展“互联网+”、对外开放、以人为本的新思维,推动新发展,并且在深化改革、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填补短板等方面开辟内贸流通发展的新领域,以推动中国内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十九大;内贸流通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005-03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上做了3万多字的报告,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这个蓝图提到三个时间节点: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目标,十九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改革内容。对于中国经济建设部分,十九大报告提出新的现代经济体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动内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依然是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共同的使命。大体而言,在十九大召开的新形势下,有以下四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抓住内贸流通业发展新机遇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内贸流通业发展的大前提。报告还提出现在仍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意味着内贸流通领域将迎来重要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中国内贸流通业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机遇:

(一)市场机遇

十九大报告多次涉及“消费”这个词,提到应加快培育中高端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中高端消费将成市场的新增长点,这也为内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十三五”期间,《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48万亿元,平均年增长10%左右的目标。这一数字的发展目标让我们看到内贸流通业的市场机遇。

(二)政策机遇

近两年,中国前后颁布了多项关于扶持内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国办发〔2016〕78号)、《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商秩发〔2016〕427号)等文件,推动流通业实体零售创新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同时还出台《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商建发〔2016〕430号)和《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商电发〔2016〕482号)等专项规划,对内贸流通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供指导,也进一步对电商运营环境进行规范[1]。随着中国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中国内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三)战略机遇

报告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提到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2013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倡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这对中国内部环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为商贸流通市场带来重要战略机遇[2]。近几年,“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商贸流通领域也获得务实成果。未来中国流通业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大流通,实现全球化和现代化,将为内贸流通业趁势而上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明确内贸流通业发展的新方向

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求不仅包含了物质文化需求,更包含了自我精神满足需求,服务体验需求等。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产品已从生活必需品转向同时包含弹性较大的享受型消费品和必需品共存,消费需求出现差异化、个性化和多层次倾向,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产品也从刚性需求转换为弹性需求,定期消费向大众常态消费转变[1]。

随着中国消费需求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新兴流通方式也在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传统百货改变“千店同品”卖货形式,发展复合业态,向体验式商业综合体转变;传统超市从包装产品为主向餐饮生鲜转变,打造跨界零售;批发市场从小型个体户向规模专业化转型;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布局全渠道模式;流通领域从层级价格递增销售转变为商家直采自销;消费层次从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化、品牌化商品提升;餐饮业态连锁化扩张,线上线下业务创新融合:餐饮外卖、超市配送等领域的新型消费迅速兴起。

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着居民消费增长,许多新兴的消费热点会促进消费增长。因此,内贸流通业发展应该紧紧围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未来,如何推动内贸流通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做出更大贡献,将成为内贸流通业发展的新目标和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树立内贸流通业发展的新思维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创新”一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的中国内贸流通业发展也应树立新思维,推动新发展。

(一)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生产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但反观这些增长数据我们会发现,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传统代工与资本投资驱动下的产物,这只能为中国带来短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因此,我们要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拒绝模仿跟随,向自主创新出发,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产品,使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将市场的蛋糕不僅越做越大而且越做越好。

(二)发展“互联网+”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内贸流通领域来看,“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巨大,同时也推动传统企业进行技术变革,研发出许多创新的消费模式,包括智能化网络化全渠道模式、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式消费等。“互联网+内贸流通”改变了传统流通方式,重构流通模式,使内贸流通业向现代化、信息化提升[3]。因此,未来内贸流通业应结合“互联网+”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市场经济做出新贡献。

(三)对外开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而对内贸流通领域而言,对外开放态势也愈加明显,以前更多的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模式,未来中国内贸流通业应更大限度的践行对外开放战略。诸如,放开商贸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推进自由贸易投资体系建设,创建内外贸相互融合的流通网络,特别是要为“一带一路”大流通培育更多贸易增长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流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2]。

(四)以人为本

从十九大报告看,更多提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已从注重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服务和体验类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品质化、升级类商品成为热点。服务消费需求快速增加,文化和娱乐等体验类消费规模不断提高。因此,这就要求内贸流通工作应该更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例如研究如何紧随消费者需求,调整业态多元化发展模式,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四、开辟内贸流通发展的新领域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命题,许多命题都可以为未来中国内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新启迪,以下几个领域值得关注。

(一)深化改革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居民消费意愿不高且消费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供给方对市场需求反映慢,从而结构调整也较为滞后,导致商品的质量、款式、性价比等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未来迫切要求内贸流通业进行由需求侧向供给侧改革,以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文化建设

过去几年内贸流通领域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不少努力,例如支持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营造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消费环境等等。但是目前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内贸流通业来看,应兼收并蓄地传承流通领域的优秀传统技艺和中华老字号手艺等,使中华民族特色商品更好的流通;同时企业增加鼓励创新创意设计,提高商品附加值,实现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此外,对于在商业设施的建设上,可以引导流通企业在陈列装饰、环境营造等方面增加富有文化底蕴的创意特色,推动民族文化传播。

(三)绿色发展

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目前,在全国部分一线城市已经试点推行了低碳超市、低碳住宿、低碳物流和商业街等绿色流通业态,形成一套规模的运作体系。未来内贸流通业需要在绿色发展方面更多发力,特别是要注重培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导流通企业加快绿色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改造,实现低碳经济产业革命。主要可以开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宣传活动,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及绿色商场等试点工作,培育绿色低碳领域的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4]。

(四)填补短板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目前制约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是區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也严重阻碍了内贸流通业发展。从居民消费发展来看,城镇和乡村的消费增速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未来内贸流通业应切实推进协调区域发展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诸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鼓励龙头企业在三、四线城市及县以下地区布局渠道,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快速增长。同时,可利用互联网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渠道,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依绍华.2016年内贸流通形势分析与2017年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17(6):23-25+30.

[2]G30秘书处,本刊编辑部,林英泽,包文斌.“一带一路”大流通与中国流通业“走出去”[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6):123-128.

[3]张文宏.基于“互联网+”与消费升级环境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转变[J].商业经济研究,2017(16):17-19.

[4]衷振华.绿色流通向低碳流通转型发展的促进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22-23.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十九大发展战略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十九大”的教育话题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