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探微
2018-09-26田竞
田竞
摘 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的实施,分别从课程的设定方面、课程标准方面,以及上课的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不同的改革,本意就是让学生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这样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但从教学策略层面看,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学组织策略;合作学习
一、高中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學习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地展开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同时,合作学习能够突出“集思广益”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建立起互帮互学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热情和快乐。每个人都有分工,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不当
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不当角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仲裁者。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归根结底是老师在安排流程,控制课堂合作学习的进度,教师用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或者程序,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设计的框架内,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被忽略了。教师成为旁观者,教师只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安排活动,也不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不巡视课堂。导致学生从心里生就不重视这项活动,这样的教学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三)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都比较差,对合作学习没有树立一个端正的态度。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很难与人合作、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合作学习就很难展开,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比较欠缺。
(四)分组不合理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能力倾向、学业水平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分组是否合理关系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成败。
二、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一)立足实际学情,统筹学习小组
教学实际中作为一种小团队的充分学习和交流活动,合作探究要求一线教师必须事先认真研究和分析每位同学的优势和特长,并从其各自的认知规律和接收能力入手进行优势互补统筹搭配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学习小组,然后通过组长细化和落实每各成员的探索思路和学习任务,然后才让大家展开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的探究与学习。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岔开组合,也就是达到“组内异质”,唯有如此方能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带动相对弱势的同学,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二)关注个别,倡导“做事讲风格,做人讲原则”的学习作风
组建了学校合作小组并不意味着合作学习定能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群体是很复杂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正出于心智发展的过程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我膨胀或自我贬低。对于自信心十足的学生来说,可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处处表现,对于自信能量欠缺的学生来说,则表现为畏缩,游离于合作小组活动之外,不管是哪种学生,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组合作互动的效率。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一定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我检查,培养他们乐观豁达、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
(三)完善合作流程,萃取学习重心
合作是为了对知识进行构建,对问题进行探讨。因此合作探究后的交流和汇报,是探究的结晶部分。此阶段也可以叫做信息提取阶段,学生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交流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和具体的探究结果,准备在汇报时宣读。在此期间,老师是一个导演,是一个策划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学生在探究和交流时,老师应该给予一些必要的点拨和指点,把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圈点课文的重点内容。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再别康桥》的讨论交流阶段,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关于徐志摩的资料交流出来,他的性情和他的多情善良,都在本诗中体现出来了,学生把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实物一一列出,进一步理解了诗歌中的意境美。
(四)营造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融洽交流是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考虑开展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和人际交往的模式作深入的了解,然后结合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合理搭配起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率的学习小组。这样合作学习的效率才有了保障,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发生分歧也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觉察,及时地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不管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当以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辅助者的角色定位自己,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而非对立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14)
[2]金荣.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