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018-09-26杨宇
摘要: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高校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效课堂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明显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因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尤其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种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也就是说只有学生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优势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但弱势是他们的意志力相对成年人还不够坚定,因而很难长久的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兴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教学民主,将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纳入到教学的任务之中,为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建议,从而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情感教学,情感就像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教师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教学责任,切实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尤其不能忽视差生取得的进步,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适时的对差生进行物质鼓励或者精神表扬,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不愿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1]。
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小学生有着天生的表现欲望,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如演讲、辩论,竞赛在类的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分寸,既不可以全权包办,也不能完全放任之流,要在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适时和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与传统的评价仅仅关注学习结果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具体变化,评价时应当避免将学生与学生进行比较,而是鼓励学生和自己进行比较,教师要用心体会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充满信心,当教师遇到学生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教师也不能一味的否决,而要和学生讨论,辩证的看待,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上,主体通常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我们经常会看见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景象,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而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去表达独一无二的想法和见解,同时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仅仅在学生有疑难时,进行指点即可,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让学生自学几分钟,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相互解答疑难困惑,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所掌握的内容,并让其他同学相继补充,最后由教师为学生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与疑惑,并且归纳出课堂知识的总体结构,并民主选举出最佳学生和小组,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2]。
3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作为高效课堂的主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要知道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去引导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在初始阶段,教师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在情感上学会自主,在发展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引导学生主动预习,用心学习,课后复习,在最后阶段,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去理解掌握课堂知识,找出其中的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最终成长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3]。
4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思考作为自主学习的必要环节,其地位不言而喻,如果学生要想掌握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学会思考,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通过思考,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所学的课堂知识,此外,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还尚未完全成熟,思考也带有局限性,因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进行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学生除了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之外,还要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彼此之间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在与别人交流讨论中,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在未来社会,个人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得成功,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和他人合作,因此,培养学生好的合作习惯有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肺腑的热爱学习,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长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小玲. 高效课堂离不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J]. 新一代:理论版, 2017(5).
[2]闫美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26).
[3]歐阳艳华. 浅谈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6(14).
作者简介:
杨宇(1984.10-),女,汉族,四川彭州人,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本科学历,单位:彭州市丹景山镇博爱九年制学校,研究方向: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