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赵敬如《蚕桑说》杂论

2018-09-26熊帝兵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赵氏养蚕蚕桑

熊帝兵,周 雁

(1.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2.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黄山245000)

清末安徽太平县人(今黄山市黄山区)赵敬如在消化、吸收前人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栽桑养蚕心得,兼采西学,撰成《蚕桑说》一书(下称“赵氏《蚕桑说》”)①,由当地知县黄家杰审订刊发。此书被《续修四库全书》之“子部·农家类”收录,说明其学术价值不低。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赵氏《蚕桑说》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

1 赵氏《蚕桑说》补正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存有《蚕桑说》提要一则,约180余字,其末称:“总计此书出示之期,为光绪二十二年,至今已三十余年。”可见此提要成于20世纪20-30年代。提要在介绍此书基本信息时说:“《蚕桑说》一卷。太平县署排印本。民国黄某撰。案:黄某为安徽省太平县县长,与本县人赵敬如同编此书。书成,发给民间,领去阅看。如乡民不识字,则请识字人为之讲解。即己不饲蚕,而桑叶亦可售卖,获利亦丰”[1]。孙殿起《贩书偶记》卷九“子部·农家类”有著录曰:“《蚕桑说》一卷。太平赵敬如撰。光绪二十二年刊木活字本”[2]。《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与《贩书偶记》所说的《蚕桑说》应为同一书,但是所注撰者却不一致。

查赵氏《蚕桑说》卷首,存有黄氏刊发此书告示,其文曰:“本县披览农桑各书……所载成法皆有可循,然或文辞博奥,非浅人所能尽知。或时地攸殊,非变通无以尽利。爰有邑人赵生敬如者,留心本务,蚕桑之事,皆所经历。本县常与讨论,知其确有心得。因嘱撰《蚕桑说》一卷。脱稿后,亲加裁订,略为增减数条。排印既成,合行发给……”[3]527。由告示内容可见,《蚕桑说》乃为黄氏“嘱撰”,主要是赵敬如根据亲身栽桑养蚕实践心得撰写,在稿成后,经过黄氏审订、补充。尽管黄氏“嘱撰”,并“增减数条”,但是,说他是此书的撰者,显然不够准确。

王毓瑚的《中国农学书录》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其中收录有王氏撰写的赵氏《蚕桑说》简短提要一则,其全文曰:“《蚕桑说》一卷。清赵敬如撰。书前有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四川太平县知县黄某的告示,说他为了推广蚕桑,委托本县生员赵敬如编写此书,经过黄某审订,略为增减,刻印分发。书中所讲的,自然是川中的情况。此书渐西村舍本”[4]。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的《中国古农书考》是日本研究中国古农书的代表之作,其中亦撰有赵氏《蚕桑说》提要,天野氏在简要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与版本之后称:“此书是四川太平县知县黄某委托邑人赵敬如编写,然后亲自审订略加增减,作为县民的蚕桑指导书印发的”[5]。

王毓瑚和天野元之助对赵氏《蚕桑说》所属省份的说法皆不准确。对此,潘法连以民国《安徽通志稿·艺文考》“农家类”著录赵瑸《蚕桑说》为线索,辅以《太平县志稿·人物传·儒林》的相关记载,考证出赵敬如原名瑸,字敬如,系安徽太平人(今黄山市黄山区)。潘氏还利用《太平县志稿·职官志》进一步考证出安徽太平县知县黄家杰的身世[6]。刘尚恒的《<中国农学书录>补正》在利用《太平县志稿》人物传的同时,结合其1983年在安徽太平县开会的亲身经历,进一步确证了赵敬如系安徽太平人,并附带考证出黄家杰为江西新淦人,进士,由翰林散馆授太平县知事,光绪十九年(1893)任。民国后曾任安徽省长[7]。

事实上,赵氏《蚕桑说》原书虽未署明所在省份,但其所收录的刊发告示中却提供了线索,告示中说黄氏欲于“太邑”兴蚕桑之利,“比年以来,捐廉雇工,在仙源书院隙地种桑秧,节经发给各乡民领栽……”[3]527。其中“仙源书院”原名为“天都书院”,创于明嘉靖中;“仙源”为安徽太平县旧城关所在,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区治南不远,现为仙源镇。

2 赵氏其人及《蚕桑说》其书

民国《太平县志稿·人物传·儒林》对赵敬如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记载:由赵氏本传可知:其为太平南隅人,廪贡生,“工诗文,尤精于数学。以欧风东渐,从事维新,创办城南从新社小学,继办仙源高等小学,提倡教育。又复留心实业,结庐浮园,栽种茶、桑、果木,境(培)植森林。开通风气,士林重之。著有《蚕桑说》一册刊行,《浮园诗选》一卷、《山居简咏》二卷待梓”[9]。

比较而言,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黄山市近现代人物》对赵氏生平事迹记载较详:“赵瑸(1849-1923),原名大宾,字敬如,别号镜舆,原太平县仙源(今属黄山区)人。初承父业,设馆教书。后崇西学,攻物理、天文、数学、经济等。清末,在县城南创办从新社小学,开创新学之先声。继又任仙源高等小学堂、乙种商业学校校长和江苏千仓师范、上江公学、两江法政学校教员。辛亥革命后回里,任本县财政、教育科长。二次革命后,归乡业农,建浮园培植桑麻。老年杜门学佛,以诗茶自娱。著有《蚕桑说卜葬谈原浮园算草务农考数山居简咏浮园诗文集》”[10]。综合上述记载,赵氏生平事迹逐步清晰。

赵敬如在参考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栽桑养蚕心得,撰成《蚕桑说》。卷首以黄氏推广蚕桑告示代序。全书关于栽桑十五项,养蚕二十六项,详述适合当时皖南栽桑养蚕之实用技术,略及“落茧、采茧、蒸茧诸法”和“兴桑、养蚕、缫丝诸器”。民国《安徽通志稿·艺文考》概括了其主要内容:“是编虽卷帙无多,然于种桑、培土、撰种、养蚕诸法,皆有极明显之揭示。前县尊黄家杰为之序。袁忠公昶任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时,亦称佳本。可见其具有经验也”[11]。此书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但较罕见,似乎仅安徽省黄山市博物馆和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各收藏一册。

另外,“说”是一种古代常见的文体,在其前冠以“蚕桑”作为书名较为简易和普遍,故历史上以“蚕桑说”命名的栽桑养蚕著作甚多,导致了大量同名异书的出现,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学者研究过程中的错漏亦或因此而起。有鉴于此,现就笔者阅读所及,列《蚕桑说》之同名书如表1,以备参考。

表1 清代《蚕桑说》同名书简表②

3 赵氏《蚕桑说》的栽桑技术贡献

中国古代蚕桑文献丰富。赵氏《蚕桑说》成于清末,可借鉴的经验来源甚广。在桑树栽植方面,赵氏在总结吸收传统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新的实践经验。

桑树虽然比其他树木以及一般农作物的适应性强,但其对地力条件也有一定要求,赵氏明确指出:“桑不厌肥,故以黑壤为上,黄壤次之。”在此基础上,赵氏总结出桑树栽种既要施肥促长,又要防止长势过旺的技术要领。种桑葚时须要施足肥料,以便育出壮苗,但是随着桑苗的成长,应逐步减小供肥量,夏日种葚,“垦地一叚,锄土极细……如种苋菜法种之……壅以猪粪。十余日吐芽,数日放毛叶。有草便拔,土干便浇,或水一捅加粪一二瓢,和匀浇之。盛夏天旱,但浇塘水,恐过肥叶焦,反为不美”[3]528。育成的桑苗初栽时亦须施足底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将栽时,掘土坑尺许,加浓粪一瓢于坑中,和土搅成泥浆。将桑根理直置粪土上”[3]529。为了合理施肥,赵氏还分辨出不同种类粪肥的肥效以及施用时间,以便因地、因时施用:“二、五、八与冬月要壅粪,壅猪、羊、牛、马之粪皆可。人粪只堪春月一、二次,力速,叶易肥厚。塘泥肥而经久,每株取一二石壅之,可管三年。豆腐店左右沟水,与污泥极肥”[3]531。

桑苗栽植密度与桑叶产量密切相关,古代蚕桑书对此多有涉及,元代《农桑辑要》引《士农必用》“布地桑法”说:“方五尺内掘一坑(每地一亩,合栽二百四十科)……”[12]。明末《沈氏农书》主张稀植,“种法以稀为贵,纵横各七尺,每亩约二百株”[13];清吴烜在《蚕桑捷效书》中说:密的株距四尺,稀的株距六、七尺,以五尺五寸为适中。除留出道路外,一亩地可栽180株[14]。赵氏《蚕桑说》没有局限于对传统栽植密度的机械套用,提出根据土壤肥瘠的实际情况决定栽植密度的新观点,他说:“黑壤土肥而松,树易行根,故分行要宽,虽相去七八尺,或一丈,而树愈大,叶愈多。黄壤土瘠而坚,行根不远,故分行要狭,约离五尺一株……(瘠地栽桑,虽离五尺一株,而两行相去宜远,少则八尺,多则一丈)”[3]529。比较而言,赵氏的观点更具合理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桑树修剪整枝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还具有省工、便于采摘、保证阴雨天干叶供应等功能,众多蚕桑书对此都有总结。赵氏提出依据桑地土壤的肥瘠状况以及桑树所植的位置作适当修剪,而不是盲目追求“拳多”与“拳密”,“若瘠地及田旁,不能容多拳大树,每树只容三四拳。接树后两年即可开剪。树不欲高,使土膏易于灌顶,且免遮阴禾稼”[3]530。赵氏还特别指出桑树拳过多、过密,易生虫害:“接桑开剪后,渐次成拳。拳过密,叶不透风,易生飞丝。飞丝者,虫粪也。其虫扁小如虱,身绿与叶同色,层叠栖于叶之背,吸食叶汁,立夏后长翅飞去。形状如蝉,细若蠛蠓,未长翅前,尾拖白粪,即俗所谓飞虱。蚕食飞丝叶,亦无碍,但虫多吸去叶汁,蚕食减力;甚者叶汁吸竭,蚕并不食。欲杜飞丝之弊,腊月正月修去冗枝,使桑条疏落透风,日光恒入,飞丝即绝”[3]530-531。

赵氏所描述的“扁小如虱”的虫子实际上是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飞丝”即桑木虱若虫尾端所生的白色蜡质长毛。从其描述看,赵氏对桑木虱成虫、若虫生物学特征及危害的掌握已经比较准确。其所提出的冬季修剪冗枝、通风透光的防治方法既可养成树型,提高树势,又可除去部分越冬成虫,减轻为害。现代实验科学已经证明,在桑木虱为害严重的地区,冬季修剪的防害效果更明显。

4 赵氏《蚕桑说》的养蚕技术贡献

赵氏《蚕桑说》虽然广泛吸收了前人成果,但是绝少移引原文、旧文,而是化“博奥”为浅显,以便于技术推广。赵氏本人崇尚西学,又处在“欧风东渐”的环境之下,因此,在其所总结的养蚕技术中,既包含了传统经验和赵氏自己的养蚕体会,也融入了西学科技元素,提出了不少新见解。

赵氏《蚕桑说》较早对多化性寄生蝇(Exorista sorbillans)的形态、生活习性和危害作了详细描述:“有一种大麻蝇,虽不食蚕,为害最甚。此麻蝇与寻常麻蝇不同,身翅白色,遍体黑毛。两翅阔张,颇形凶恶之状。其性颇灵,其飞甚疾。每至飞摇不走,不轻栖止,即偶栖止,见影即飞,甚不易捉获。其来时在蚕略栖,即下一片白卵,形细如虮。二日下卵之后变黑色,其蛆已入蚕身,在皮内丝料外,专食蚕肉。六七日蛆老,口有两黑牙,钳手微痛。蚕因不伤丝料,仍可作茧。蛆老借两黑牙啮茧而出,成小孔,即蛀茧也(蛀虫丝不堪缫)。蛆出一日成红壳之蛹。十二三日破壳而出,仍为白色大麻蝇”[3]532-533。多化性寄生蝇所致的蝇蛆病是蚕业生产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危害不仅在于造成大量优质原料茧损失,还威胁到整个养蚕季节。赵氏在书中虽然没有提出有效的防治办法,但是其对多化性寄生蝇的认识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基础。

随着传统养蚕技术的进步,赵氏认为蚕的黄、软、泻、青殭、白殭等常见病“皆人所习知而可避也”[3]536。故其在书中未作详细叙述,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对养蚕“隐虑大患”的传染病椒末瘟(微粒子病Pebrine Disease of Chinese Silkworm,PDS)的发病症状、危害以及早期检测方法作了详细分析:“其症无他病形,但见自头眠至老,无故自毙,其甚者,死伤狼藉。种类不遗所死之蚕。细查蚕身,皆有些微黑点,最细者须显微镜照之始见。此椒末瘟之根原也。一蚕有之,转相传染;一蛾有之,放种亦然,椒末瘟之种养之不收,既受此病,无术可治。盖病根已伏于胎前也”[3]536。赵氏在按语中提及椒末瘟病菌是三十年多前法国人“巴斯徒”发现的,他所说的“巴斯徒”应该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的早期音译。此处,赵氏明显借鉴了西学关于蚕病防治的优秀成果。

椒末瘟(微粒子病)对清末蚕业生产危害巨大。金一于1891年《蚕性说》③一文中就曾提及:“吾中国乃反软、黄、白殭、椒末瘟之病相袭而莫之救也”[15]。1897年,梁启超在《医学善会序》中亦提及此病:“中国以蚕务冠绝天下,近岁以来,蚕之患椒末瘟黄软病者,所在皆是”[16]。光绪二十九年(1903)孙诒让为同邑吴诒寿撰《蚕桑验要序》中也说:“往者,邑中间有事此者,咸以土桑种劣叶薄,远逊苏、湖,而蚕尤多病,西人所谓椒末瘟者,往往瀸渍委弃,莫能治疗”[17]。同时代的诸多学者只是提及此病名称及危害,并未作深入分析。比较而言,赵氏《蚕桑说》对椒末瘟病症描述最详,对此病知识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与赵氏同时代的郑文同④评价巴斯徒(路易斯·巴斯德)对椒末瘟的认识时说:“巴君能察其受病根源,而不详治病妙法,未免阙如”[3]549。赵氏显然亦未能找到椒末瘟的有效防治方案,但是其对此病病原与病理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

比较而言,赵氏更倾向于椒末瘟的“后天”应对,提出了几条减少染病几率的措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蚕病起于后天者,半缘于湿,故养蚕之室,宜清洁爽朗。所饲之叶,亦须晾干。设蚕身现有灰黑等点,即须提置别室。另以胜湿等药品拌置叶中,多可渐愈,或云以干浮萍末药品拌置叶中,可治蚕病,试之颇效”[3]536。赵氏提出以清洁蚕室、饲喂干叶等作为常规防病措施,一旦有染病个体,应及时隔离病蚕,同时以胜湿等药品或干浮萍末拌置叶中,进行治疗和疫情防控。赵氏在借鉴当时西方养蚕技术的同时,参以中国传统方法,寻找减小蚕椒末瘟病损失的对策,贡献不可小觑。穆祥桐认为赵氏《蚕桑说》关于蚕椒末瘟病内容的记载是中国近代农业史中的一件大事[18]。

5 结语

赵氏《蚕桑说》主要依据清末安徽太平县栽桑养蚕实际而撰写的技术推广读物,针对性较强。除了上述贡献以外,赵氏还从蚕性的角度阐释环境对养蚕的影响,总结出“十体”“七忌”“三齐”等技术要领,以及栽桑养蚕的常规技术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简洁又便于掌握。尤其是书中的蚕病内容传播区域较广,曾被河南南阳官员移引,《南阳县刊蚕病辩微禀并批》载:“卑职于光绪二十八年春,曾辑《养蚕要述》一书……今春又蒙本府转奉农工商务局礼发会稽王令所著《蚕桑多言》一书……近复得太平县黄令所刊《蚕桑说》,内载蚕病一条,于西法备详原委,足资仿效,用特摘录刊布,以补前书所未备”[19]。可见,赵氏《蚕桑说》除了在当地产生重要影响之外,对清末河南南阳蚕桑书的内容,乃至蚕桑技术也产生一定影响。

注释:

①中国古代以“蚕桑说”命名的蚕桑文献较多,出现了大量《蚕桑说》同名书。为行文方便和便于区别,在无特别交代的前提下,本文于《蚕桑说》前冠以“赵氏”,以区别于他书。

②本表依据张芳,王思明主编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③笔者所见金一的《蚕性说》刊于《妇女时报》1912年第9期第14-16页。胡露、周录祥考证《蚕性说》收录于金一早年著作《孤根集》之卷一中,最早撰于1891年。笔者未能亲见《孤根集》,此处暂且借用胡露、周录祥的结论。参见:胡露、周录祥.国学大师的养蚕经—金天羽《蚕性说》介绍[J].蚕桑通报,2006(4)。

④郑文同(1843-1907),字子和,号书田,先世居浙江桐乡,后徙秀水(今浙江嘉兴)。光绪元年(1875)恩科举人,官兰溪、永康教谕,金华府学教授等职。撰有《蚕桑辑要》,约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晚于赵氏《蚕桑说》),书末所附苏锦霞辑《论蚕患椒末瘟病》,与赵氏《蚕桑说》椒末瘟内容相似。

猜你喜欢

赵氏养蚕蚕桑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在养蚕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