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致肿瘤患者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

2018-09-26吴启辉张四喜张永凯刘婉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蒽环类心脉毒性

吴启辉,张四喜,张永凯,刘婉嫣,金 芳

蒽环类药物是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在化疗时广泛应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1];心脏毒性为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心脏结构、功能损伤,且随治疗时间延长、用药剂量增加,心脏毒性反应逐渐加剧[2]。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蒽环类药物导致的严重心脏毒性反应而停药,影响了肿瘤治疗效果。故降低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可提高该类患者疗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3]。心脉隆注射液为中药提取药物,具有通阳利水、益气活血功效。本研究对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探讨了其对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经评估均有蒽环类药物及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均自愿配合完成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者;蒽环类药物治疗史者;体力状况评分(ECOG)>2分,预计生存时间<3月者;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同时采用曲妥珠单抗、多细紫杉醇等具有心脏毒性药物治疗者;治疗和研究3个月期间退出或失访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治疗期间退出1例,失访1例,有效4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退出3例,失访1例,有效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蒽环类药物,观察组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给予蒽环类药物连续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共3个周期。治疗期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予以止吐、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443)5 mg/k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d,每个治疗周期连续使用5 d。

1.3观察指标:①心脏超声:治疗前和治疗后,心脏超声检查并比较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②心脏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肌红蛋白(Mb)水平。③心电活动:治疗前和治疗后,完善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ST-T段改变、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④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肝肾功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结果

2.1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比较 治疗前,两组LVISD、LVIDD、LVEF、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ISD、LVIDD均高于治疗前,LVEF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E/A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ISD、LVIDD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E/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cTnI、BNP、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TnI、BNP、Mb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治疗前后心电活动比较 治疗前,两组ST-T段改变、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T-T段改变、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均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见表4。

2.4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肝肾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均未影响正常治疗。见表5。

表2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蒽环类药物,观察组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与治疗前比较,aP<0.05

表3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蒽环类药物,观察组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与治疗前比较,aP<0.05

表4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心电活动比较[例(%)]

注:对照组采用蒽环类药物,观察组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与治疗前对比,aP<0.05

表5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注:对照组采用蒽环类药物,观察组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蒽环类药物

3 讨论

蒽环类药物为多种抗癌治疗方案的核心药物,具有显著抗癌作用[4];心脏毒性为该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且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氧化应激反应,包括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免疫反应[5-6]。文献报道,长期使用蒽环类药物的肿瘤患者约90%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甚至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7-8],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预防该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非常重要。

心脉隆注射液为中药提取药物,为蜚蠊体内提取的有效药物成分,包括肌苷、利尿肽、核苷、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具有通阳利水、益气活血功效[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脏结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考虑与心脉隆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力,提高心肌供血、供氧量,改善心脏功能而重塑心脏结构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蒽环类药物对观察组的心脏功能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理论认为,心脏功能下降为气阳乏虚、运血无力引起,心气乏力而引起心脏收缩功能下降,难以推动血液在脉络中运行使津液滞留于脉络中,引起瘀血和水肿[11]。现代医学认为,心脏功能损伤与炎性反应、心脏供血供氧量有密切相关性[12]。心脉隆注射液能促进血液运化,减轻血管炎性反应,进而保护血管和心肌细胞,同时通过扩张血管、促进心肌收缩力作用增强心肌供血、供氧量,进而保护心脏功能。刘伟等[13]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辅助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显著降低了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提高对心脏保护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电活动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蒽环类药物能引起明显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血管及心肌细胞造成损伤,影响心脏功能和心电活动,可引起长远心脏毒性作用[14]。申文宇等[15]认为,心脉隆注射液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应激反应,提高心肌细胞保护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心脉隆注射液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BNP水平、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供应及调节钙离子代谢等综合作用,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等功效[16],从而降低了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综上所述,心脉隆注射液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强心、抗心律失常、调节心肌细胞钙离子代谢等综合药理作用,能有效降低蒽环类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造成毒性作用,疗效满意。

猜你喜欢

蒽环类心脉毒性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监测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