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调查分析

2018-09-26罗文燕郝丽琼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因性中度胆红素

曹 丹,杨 薇,罗文燕,郝丽琼

近年来,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最高,且病死率也随之不断升高[1]。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是化疗,化疗可以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已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患者的化疗效果和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其中,癌因性疲乏是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症状[2-3]。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有关,是一种主观感觉,而自身不能缓解的持续性过度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本研究将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132例肺癌患者,其中男74例,女58例;年龄29~82(54.68±11.25)岁。①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患者精神状态正常且具备沟通能力;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者;主动退出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疾病特征(临床分期、并发症、化疗方案等),临床客观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等)。②Piper疲乏修正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 PFS)[5]:测定患者现时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式多维问卷,包含4个维度,共有22个条目和5个开放式条目;4个维度分别是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5个开放式条目为附加条目,不参与积分;各维度总分除以总条目数等于维度得分,所有条目平均分之和为PFS总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则疲乏程度越高。将分数评估分为4个等级:0分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使用PFS前选择15人进行预实验,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0.907,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

1.2.2资料收集: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统一问卷指导语并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在30 min内填写问卷,问卷除疾病相关信息外其他内容均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进行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 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有28例(21.21%)未出现癌因性疲乏,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其中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

2.2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肺癌化疗患者的行为疲乏评分为(5.34±1.62)分、情感疲乏评分为(5.72±1.46)分、躯体疲乏评分为(5.64±1.59)分、认知疲乏评分为(4.96±1.35)分,PFS总分为(5.13±1.37)分,整体处于中度疲乏状态。

2.3单因素分析 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治疗方案、红细胞计数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P<0.01)。见表2。

表1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单因素分析[例(%)]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患者主观感受到的持续性疲劳,而通过患者个人的努力并不能使其得到缓解[6]。癌因性疲乏可使患者出现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因此,对癌因性疲乏进行调查分析,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2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60%~90%[8]。而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患者[9]。本研究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共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有研究表明,肺癌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程度多为中度以上[10-14]。本研究10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中有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中度疲乏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本研究中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总分为(5.13±1.37)分,且各维度疲乏评分也均处于中度疲乏,符合以往研究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也越高[15]。本研究中,文化程度是肺癌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目前临床肺癌预后情况并不乐观,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概率增加。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也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关系密切,家庭收入较高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较轻,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而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可能会因疾病造成的经济困难而感到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大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概率[16]。有研究称,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17]。本研究发现,有并发症的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概率高于无并发症者。这可能与并发症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感觉会增强患者的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希望,从而增加了疲乏的发生率。

本研究还发现,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下降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密切相关。曾有文献报道,贫血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且疲乏程度随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加重[18]。而由于肺癌患者经常进行放化疗,且其自身营养状况较差,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使得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成为影响疲乏发生的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白细胞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感染,从而出现疲乏。本研究中,胆红素升高的肺癌患者疲乏发生率高于胆红素水平正常者。肝细胞受损可造成机体胆红素水平升高,肝功能损伤可导致患者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受到影响,故疲乏的发生率增加。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患者整体处于中度疲乏水平。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临床中应注意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因性中度胆红素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小米手表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