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普通私立大学经管类专业SEMINAR教育模式研究

2018-09-25张强王岩李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8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张强 王岩 李霞

摘要:本文从教育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对日本普通私立大学经管类专业seminar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对帮助我国普通本科、高职院校构建重视学生自主性与研究能力培养的“类seminar”教育模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seminar教育模式;日本私立大学;管理心理学教育;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249-02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社会结构日益接近先进工业国家社会所具有的典型结构,在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服务领域,各类型的普通本科、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日益增大的两大压力:生源增量乃至总量的长期减少趋势以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上述压力对于办学历史较短、积累经验较少的广大非重点非综合类院校,特别是经管类院校,影响尤为突出。为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提高符合办学地位、社会需求的优质高等教育服务的能力,从供给侧进行革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策。

普通经管类院校进行供给侧革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推进重视学生自主性培育的新型教育观念的渗透与普及。上述革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广泛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因此参考国外同等办学层次的高等院校的经验尤为重要。本文聚焦于日本高校所特有的seminar教育模式,选取一所普通的日本私立经管类大学为对象,研究其新设专业的seminar教育体系的定位、参与主体间关系以及效果体现,以期对我国同类型院校的供给侧革新有所借鉴。

一、日本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的seminar教育

日本高等院校在本科、短期大学(大专)阶段普遍导入seminar(seminar课程往往冠以“演习”或“特别演习”字眼,但“演习”课程并一定就是seminar课程)教育模式。Seminar虽然可以直接译为“研讨会”,但日式seminar教育模式的内涵与意义却不是“研讨会”一词所能涵盖[1,2]的。概括下来,日本seminar教育模式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1)论文导向。seminar教育最早在研究生阶段应用较多,而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有别于欧美大学的“program”制,是以论文为纲,重视学位论文完成度的论文制教育模式。这一特点在导入到本科阶段教育教学之后也得到了保留,体现在课程设计上,首先是“演习”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大,其次是时间跨度大,从第1学年直到毕业,最后是与毕业论文的衔接性非常强。(2)集体互动。在具体课程教学层面,seminar则折射了日本现代社会的集体主义、小团体渐进改善等组织智慧,确定具体研究议题,让seminar成员通过积极平等的互动共同搜索、获取、创造知识,具有很强的自我启发特色。(3)导师权威。seminar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还要完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或课题论文),其背后是导师的学术权威以及院校层面的学术优先理念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1.研究设计。普通日本高校如何在新设的专业中塑造其seminar教育模式呢?本文以东京富士大学为对象,研究其新设立的管理心理学专业中所确立的seminar教育模式。东京富士大学是一所经管类的非综合性私立大学,排名一直较为靠后,是一所普通院校。该校1943年创立,2001年从短期大学(大专)升级为本科大学(只有一个管理学院,下设一个管理学系),2008年开始硕士阶段办学,同年新设管理心理学系(下设两个以管理心理学为主干学科的专业)。2017年,经过长达9年的尝试后,撤销管理心理学系并将相关专业改组为管理心理学专业,并入管理学系。

我们收集了该校管理心理学专业的如下数据:(1)seminar课程信息;(2)seminar团队信息(每一位指导教师及参加其seminar课程的学生成为一个seminar组织单位,通常称为“某某先生seminar”);(3)seminar指导教师的教育职业背景、学术业绩及其他公开个人信息;(4)上述seminar所属学生在2016年全院seminar报告大赛中的表现情况。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为上述研究问题寻找答案与洞见。

2.分析与发现。(1)体系定位。该专业在其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在教育中体现最前沿的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关联学科的研究成果,实施少人数、对话型的授课与演习(基础演习、专门演习、单年度演习)。”[3]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指的“演习”主要是指seminar的演习课程,具体分为三类:基础演习专门针对1年级新生开设,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方法、学术伦理的入门级演习课程;专门演习则针对2—4年级的学生开设,学生一般在2年级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seminar指导教师,若无例外则连续参加该指导教师每学年开设的演习课程,直至毕业;单年度演习可视为专门演习的单年度短缩版本。(2)结构、互动与成果。

①seminar组织。共有7个seminar团队单位,首先对7位指导教师的特征进行简单统计。专业背景构成:心理学(3人),组织、组织行为与营销(3人),管理学(1人);学位:有博士学位(2人),博士课程退学(5人);毕业院校等级:均毕业于私立大学,其中超一流(2人),一流(2人),准一流(2人),中流以下(1人);担任行政职务的“双肩挑”(2人)。②seminar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3人次),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责任、干劲(4人次),强调理论学习(2人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与师生共同学习(2人次),强调宽松的氛围(1人次);学生对seminar的评价:开心(2人次),氛围活跃(2人次),严格、需要努力(5人次)。③seminar成果化。所有seminar团队均派小组参加了2016年全员seminar報告比赛。共有3个seminar团队,共计获得5个奖项;seminar竞赛的表现情况与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有一定的关系,如获得3个最佳奖项的Inami团队,指导教师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毕业于一流私立高校而且研究活跃。

三、启示

东京富士大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私立高校,但也能比较快地在其新设专业中构建seminar教育体系。[4]该校的seminar组织设计、课程配置等,对于我国同类型高校进行类似的革新有比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为了提升seminar教育成果化效能,可以进行如下改革:(1)渐进配置师资。该专业的师资配置并不能够说是非常理想,究其原因,该专业在建立初期的贪大求全(一次性开设了两个管理心理学类专业)对师资配置的渐进性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2)注重seminar教育成效。seminar教育本质上是扎根于“学位论文为纲”这种日式高等教育观的教育模式,因此对指导教师的学术背景与指导能力皆有较高要求,且二者缺一不可,而“少人数、翻转课堂”这些特征,是表象而非本质。

参考文献:

[1]刘劲聪.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5).

[2]孙杨,内田聪.日本大学“演习课程”制度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30).

[3]东京富士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针[EB/OL].

http://www.fuji.ac.jp/academics/business/administration/

[4]岛野清志.危险大学·消失大学2016年版[M].YELL Books.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析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