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8-09-25杨红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8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杨红芳

摘要: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对服务社会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也随着渐涨。在此背景下,作者通过调查研究与翻阅文献资料,探讨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就业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12-02

当前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用人要求也不断变化,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快步发展,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不断增多,招生规模愈发加大,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就业质量呈现着良莠不齐、两极分化的情况,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心理素质不高,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未能达到理想水平,不能迎合市场和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转行他业,使得学生的高职学习付诸于流水,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未能很好的实现。因此,加强和创新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实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目标,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率。

一、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作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掌握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才能够更好的在毕业之后顺畅就业。然而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都会面临一些就业难题,从实际角度来看,影响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社会环境的巨大压力。现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职业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少的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与岗位需求之间不能够达成一致,这些都是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2.用人制度不够健全。从企业用人制度方面,很多企业都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公开的招聘,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因此,部分企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3.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缺乏过多的工作经验,而且自身的综合水平也相对较低,这是其一。其二是很多用人单位对于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职业教育专业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岗位优势。

二、以就业为重点的创新高校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工作建议

结合我国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具体建议如下。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心态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在学生入学的第一时间就要对学生进行求职心态的培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和职业观,具体的方案如下:(1)引导学生理性的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工作经验还相对欠缺,即便是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仍然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在求职的过程中,放低自己的位置,从基础岗位的工作开始,用“空杯心态”接受现实,让自己在基础的岗位中逐渐充实。(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跟从,要针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初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1.扎实专业知识。对于高校所学的各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要稳扎稳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身就缺乏工作经验,就必须要依靠自身牢靠的专业知识作为不断上升的起点,可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

2.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对于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因此必须要能够抓住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岗位中脱颖而出。

(三)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

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十分必要,其主要建议如下。

1.学生培养创新。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创新,则主要是从传统的“校园人”培养理念,逐渐向“职业人”培养理念的转变,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职业人”的观念,无论是校内实习还是企业合作,都要让学生时刻建立一种“职业人”的思想认识。

2.教学方法创新。丰富现有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开展模型实验室教学、实践教学、讨论教学方法等,也就是说创新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坚持“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3.教育机制创新。促使“学校+企业+家庭”的联动教育机制,也就是说让学校的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用人关系,不仅是教育机制的创新,同时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1.合理的筛选教学教材。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教材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教材的时刻更新,介于此,就需要在开展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针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和创新情况,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教材,例如虚拟实训、体验教学等教材设施的配备。

2.创新专业课程模式。专业课程的创新,主要是融入一些岗位实践、就业导向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一定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3.落实“双创”教育。在国家的号召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一些“双创”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并对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学生,提供技术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五)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重视学生干部培养能力。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产生较好的榜样作用,因此在高校的管理中,必须要全面的挖掘和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参与,为学生干部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这也是对学生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一种培养,对于学生的就业十分必要。

2.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里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对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认识,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应该设置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教育,及时的纠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于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主要是对学生德育的档案管理,对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档案,并对德育成长的过程进行反馈,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外“双创”背景的引导等,这些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介于此,本次论文研究,从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通过论述得出以下结论:(1)重视“双创”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创业并提供相应的创业建议和指导,同时为学生创造科研平台和研发机会。(2)落实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从理论课程到专业技术课程都必须要将“就业导向”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参考文献:

[1]曾琦斐.以就业工作为重点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4):74-77.

[2]杨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孙志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