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程指导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实践与思考
2018-09-25解北京杜玉晶
解北京 杜玉晶
摘要:高校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度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是适应我国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本科生全程的导师指导模式,总结出“全程跟踪、重点突出;及时沟通、谈心交流;亦师亦友、适度引导”三方面指导经验,通过对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从而为完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全程指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216-03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教学制度,可追溯至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1]。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看作中国导师制的雏形[2],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浙江大学竺可桢先生于1938年率先引进并在高校中大力施行的,21世纪初,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部分高校先后开始采纳和试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改革焦点,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后,“本科生导师制”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3],当前我国各地高校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建设与改革的热情高涨,整体发展态势良好[4]。
一、本科生导师制内涵
“本科生导师制”指的是通过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导师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导师制在我国“985”和“211”高校较为普遍,其运行模式按导师工作任务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按学习时段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按培养对象可分为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大学本科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需要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加之对所选专业了解甚少,需要导师及时进行本专业学科体系、培养方向、课程选择等方面的专业指导[5]。
资源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所施行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依托本科专业,以提高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6],强化“全方位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定位,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建立有导师主导、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五位一体”的本科生成长指导体系。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特色在于“全程”,核心在于导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建立起双向连接进行互动,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科入门、学校生活等辅导贯穿于本科生四年的大学时期。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从2013年开始试点施行,每位导师指导3—5名本科生,导师由学院职业修养高、教学经验丰富、道德涵养高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担任,构建了以导师为核心,本科生为内围,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为支撑的圈层结构。
从大一的适应期、大二的稳定期到大三的上升期及大四的抉择期,本科生在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困惑,需要做出各种抉择,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会让本科生在整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伴随有实实在在的教师人文关怀。导师制的初衷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键在于“指导”,导师的针对性指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多聆听来自导师的人生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指导让学生多一个讨论问题和倾诉想法的对象,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和实现大学时期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更好地树立专业学习意识和适应大学生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获得更多自信心。
二、全程指导模式下的导师实践
本着培养能源精英型人才的任务与目的,自2013年安全工程專业施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至今,我已担任13名本科生的导师,个人从对本科生进行的指导工作中收获的工作经验如下。
1.全程跟踪、重点突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有差异的,在全程跟踪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重点突出”最为重要。所谓“重点突出”,也就是引领、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个人学习与自身发展方面的需求。
一年级新生需要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导师以专业导论课为载体,着力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6],并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初入校的一年级本科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与融合能力,不应太过计较个人的是非对错。对于在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学生,导师需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容忍他人,学会反思与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个人原则的建议;对于未能及时调整自我学习及生活节奏以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给予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下课后及时复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建议。本科生在二年级开始接触专业理论知识,面临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导师需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共同选定专业方向,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通过沟通交流与指导,向学生强调脚踏实地、静心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充实自我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无论什么领域,只要脚踏实地、学精做好都会大有作为。三年级的本科生经过前四个学期的专业知识储备,导师在现阶段应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并创造、提供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或参与科研项目来锻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针对三年级本科生面临的保研、考研与工作选择问题,导师应从学生的成绩、家庭等个人情况以及学校与社会为应届生所提供的机遇政策等条件出发,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其做出更加合理、优质的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四年级本科生,通过具体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知识竞赛、科研项目、毕业设计(论文)等鼓励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科研课题的探索中去,深化本科生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认识,强化本科生的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
2.及时沟通、谈心交流。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过程中,导师主要通过个人人格去熏陶、感染、培养本科生的专业思想与职业情感。“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见,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导师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关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本科生在生活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一般应交予学生辅导员负责与处理,但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一般在200∶1左右,仅仅期待能够依靠一名辅导员来解决所有本科生遇到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此,导师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加之导师以类似父辈或专业教师的身份与本科生进行沟通交流,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敞开心扉。以一起校园电信诈骗事件为例,2015年寒假前2013级王某告诉我有人以我的名义从他手中骗取了1000元,我及时带领他去学院和保卫处备案并去东升派出所报案,当天下午我便将自己负责指导的13名本科生召集起来,让王某现身说法警示他们注意电信诈骗行为,并通过学院其他本科生导师及时警醒其他在校本科生严防电信诈骗。敞开心扉,及时沟通与谈心是导师与本科生相互了解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更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最重要途径。此外,除了导师与本科生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外,受蒙氏教育的启发,导师可充分利用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学生资源,不定期将不同年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开会、交流、讨论,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了解,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3.亦师亦友、适度引导。鲁迅先生在杂文《导师》中鼓励青年人说:“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师生任何一方的参与状态都会直接影响教学进程及指导效果,导师只有与本科生做朋友才能成为一名好导师,“朋友”意味着拥有平等讨论和相互交流的基础,可以化解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在与本科生建立的双向联系中,导师需将教育方式个性化、个体化来弥补本科生课堂教学批量化的不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要注意导师不是信息的傳递者或问题的决断者而是本科生的指导者,出现问题师生应该共同分析,共同思考,共同面对。比如,对于大学期间是否应该参加兼职,导师不应直接给出应该或者不应该的答案,应帮助本科生从自身学习、家庭境况等现状出发进行分析,指引学生做出理性、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对于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导师应基于近几年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就业的统计数据帮助本科生分析专业就业发展的整体趋势,结合学生自身人生规划与自我理想帮助其做出最佳选择和判断。
三、存在的问题
安全工程专业自2013年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部分师生积极性欠缺。对大学生生活还不熟悉的低年级本科生容易对导师产生“畏惧”心理,在导师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多数本科生难免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听从导师“指挥”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高年级本科生可能会对导师的经常性指导产生“厌倦”心理,为了享受和追求大学生活的“自由”,很少积极主动联系导师,而是等着被通知或是定期与导师进行见面交流、指导,为了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而不得不去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缺乏主动提问、积极参与、探索创新的精神。
2.沟通交流方式单一,本科生受指导频率有限。导师除了教授专业课知识外,还要承担相关的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安全工程专业已在四个年级全面实现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加之学校新建成的沙河校区,导师难以平衡在两个校区生活与教学的时间分布,导师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的频率局限于一月三次以内,无法做到每周或及时与本科生进行交流与指导,不利于建立起导师与本科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虽然学校及学院鼓励导师与本科生创新多种沟通方式,针对学生具体特性进行“个性化指导”,但在现有条件下,不可否认的是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效果更好,目前我校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交流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仍需要创新更有效更便捷的沟通方式。
3.导师、辅导员及班主任职责交叉重叠。大多数高校将导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在学习与实习方面的“引路者”、毕业论文指导的“负责者”、相关选修课程和阅读参考书籍的“建议者”、参加考试(如公务员、考研)和竞赛(如大学生创业、科研)的“督促者”。除此以外,其他的相关角色扮演和责任承担则交由学生班级所在的辅导员及班主任来负责。然而,导师对于本科生的指导不应只停留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层面,也应兼顾本科生品德素养培养、心理疏导与生活辅助方面。毕竟各院系各专业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数量很少,难以顾全所有本科生,虽然导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的职责可能略有冲突,但在把握重点、权责分明、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在本科生教学与管理上实现相互促进与协调合作,也是更好的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一种保障。
四、思考与建议
基于安全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为了适应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必要对本科生全程专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
1.加强过程管理,提出育人新要求。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加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管理与服务七个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密切相关的体系建设,推进“全程跟踪、重点突出,及时沟通、谈心交流,亦师亦友、适度引导”的工作方式,不断修订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精简课堂教学课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及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向本校、其他高校优秀的指导教师学习。
2.合理控制师生人数比例与交流时间。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严格控制每位导师分配的学生数量,从而使每位本科生都尽可能得到导师面对面的指导、答疑和帮助。合理控制师生人数的比例利于提高与深化师生互动交流的程度和积极性,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其参与学术活动的热情与潜能。基于武汉科技大学对2013级本科生的调查,本科生与导师交流的时间应控制在每次30—60分钟之间,合理控制交流时间使本科生提出自身的诉求和困难,与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避免时间冗长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或情绪,降低交流与指导效果及效率。
3.创新沟通交流方式,提高交流指导效率。低年级本科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往往高年级学生给出的建议更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要合理分配分年级单独指导与不同年级间相互沟通的次数与时间,创新更为有效的交流指导方式。坚持发展多年级学生共同面谈交流的方式,在时间精力许可的条件下,尝试在咨询式、阅读书目式、谈心交流等形式中嵌入通识教育,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教育;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在开放式的交流群中(如QQ、微信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学校或院系所公布的信息、考研、实习和就业等)、问题答疑等。
4.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避免“形式主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与导师考核指标,细化导师指导工作量补贴标准及方式,将参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导师的工作量、津贴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成果等挂钩,体现对导师工作成效的肯定与尊重。参照研究生补贴政策,使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本科生的付出有所回报,对本科生实施必修学分约束并对其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做出相应评判,避免学生产生本科全程导师制只是变相地使其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的想法,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导师制的热情,使本科生全程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李若虹.在牛津和哈佛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伟.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2016,5(3):37-39.
[3]石达次仁,罗爱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77-80.
[4]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时间反思与改革创新[J].教学研究,2016,7(5):61-64.
[5]刘宏玉,朱磊,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学生的角度[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2):74-76.
[6]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