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细胞实验技术课程建设

2018-09-25张烜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建设

张烜

摘要:药学专业研究生在进行课题研究中通常都有细胞相关实验技术需求,这对药学专业研究生更好地进行课题设计和研究,以及将来从事药物研发等相关工作尤为重要。而本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及细胞培养实验技术相对薄弱,缺乏细胞培养经验。针对此现状,从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入手,对面向药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细胞实验技术课程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药学专业;细胞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277-02

细胞培养技术为当今科学研究的必备技术,不但应用于生物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也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如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药物作用靶器官和靶组织的确定、药物作用效果评价、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及药物代谢相关研究等各个方面[1-3]。因此,适应教改要求,合理建设细胞实验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提高其综合素质[4,5]。本校《细胞实验技术》作为药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药学专业研究生掌握细胞培养技术及基于细胞的药物评价方法。为此,从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面向药学专业研究开设的细胞实验技术课程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并运用于实践教学改革中,取得较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优选教学内容

《细胞实验技术》课程是针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薄弱、细胞培养实践经验欠缺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所开设的,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特别体现出注重实践性和针对药学专业两大特点,包含细胞培养基础知识和细胞相关实验两大部分内容。

细胞培养基础知识部分首先强化了关于细胞培养实验室的管理,细胞培养实验室中主要进行细胞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一个无菌操作要求高,技术性很强,具有一定生物安全危险,需要在室人员共同维护的特殊实验场所[6]。让学生了解到做好细胞培养实验室环境建设工作和实验室管理,是培养细胞质量的重要保证[7],细胞室一旦出现污染等问题,势必影响到在室培养细胞的所有人员的实验进度。另外,本部分包含了无菌操作、常规细胞培养(如传代、复苏、冻存)、污染防治等基本技术的实验演示及训练,着重强调基本的细胞培养技术,强化无菌操作意识。

细胞相关实验部分,除介绍经典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外,增加与药物研发相关的细胞学实验,如研究药物作用对细胞生长、凋亡、运动、分化、代谢等各方面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相关的实验方法。具体到各个方面的实验,除介绍实验基本的原理外,增加了传统方法和改进的新方法的对比,比如细胞生长抑制实验中经典的MTT法和新颖的CCK-8法。此外,内容设置还特别注重实践性,增加了具体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案例分析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细胞实验相关原理的理解,掌握基于细胞的药物评价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设计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细胞实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的讲授。考虑到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职业需求等综合因素,开展多元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性科研思维,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1.从实践体会到理论教育。药学专业研究生虽然了解过一些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但客观条件所限,并未进行过细胞培养操作,有的甚至从未进过细胞培养实验室。因此,在《细胞实验技术》开课之初,让学生进入细胞实验室进行观摩学习,直观地了解细胞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观看无菌操作基本过程,经过亲身实践有助于对后续理论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待学生对细胞培养有直观认识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讲解细胞培养室的规章制度、生物安全及消防安全知识,强化无菌操作意识;讲解细胞培养技术基本原理,如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冻存、复苏及污染防治等,强调关键技术要点。

2.严格的示范操作。细胞培养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非常严格的无菌操作要求和培养过程的繁杂,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本课程从无菌操作等最基本技术讲起,以2到3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培训,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同时详细讲解每个操作环节的要领及注意事项,容易发生问题的每个细节都要特别强调。然后由学生模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予以纠正,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接触细胞培养技术开始就形成规范的操作手法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意识,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既可夯实对于细胞培养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

3.真实案例分析,强化实验设计。案例教学是以开放性和互动性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在《细胞实验技术》课程细胞相关实验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案例的运用涉及细胞生命周期各个方面,如生长、凋亡、运动、分化、代谢等。通过对药物评价相关的实验案例的讨论和讲解,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学习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从而培养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使其更深地体会和掌握有关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及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为其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从事课题研究或从事药物研发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开拓思路。通过对案例中知识点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把科研引入课堂,增加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课题需要选择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课堂所学实验方法,独立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课堂汇报形式,由教师组织讨论并加以优化,从而引导和启发学生科研思维,锻炼科研設计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真正达到教以致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细胞实验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核方式绝不能局限于开卷或闭卷考试。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表现、小组实验设计及汇报中的个人贡献等,均纳入考核范围,按一定比例计算到总成绩中。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各占考核总分的30%,另外10%作为机动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探索精神,尝试实验方法改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科研思维及科研素养的综合评价,保证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细胞实验技术》课程旨在让药学专业研究生熟悉有关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基于细胞的药物分析方法及实验设计,并为其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课题研究开拓思路。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面改进,完善了课程建设,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馈良好,普遍认为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激发起对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极大兴趣,培养了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实验技能,最重要的是在实验方案及课题设计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曹蕊,严笠,孙雪健,肖苒.细胞培养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3):96-98.

[2]罗南书,罗南英.体外肝细胞培养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34(1):91-98.

[3]董成梅,黄鹰,王发云.细胞培养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15-16.

[4]石玮玮.专业认证背景下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24(4):331-333.

[5]马晓川.高校交叉学科教学中的细胞培养课程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7):108-110.

[6]周丽萍,郭莹,余勤.开放式细胞工程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176-177.

[7]严敏.浅谈基层医院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9-10.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课程建设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