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嵌入式党建模式探索

2018-09-25赵立君丁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研究生

赵立君 丁峰

摘要: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嵌入式党建是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的开创性党建模式。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党建工作出现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现象,通过构建嵌入式党建平台,打通校地党建合作的桥梁,依靠双导师培养架构,实现产学研建四结合的联合培养和党建机制。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嵌入式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146-02

一、嵌入式党建问题的提出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嵌入式党建模式就是要把高校学生工作党建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相互融合,将原来漂浮或游离于党建主体的因素和环节纳入进来,通过一定的工作机制将其有机融合。具体而言,就是一种将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和考核等环节全程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党建工作机制。结合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精神,学院和基层党委共建,以研究生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党员和教工党员植根社区、居委会,直接参与社区组织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个平台是嵌入模式的桥梁,在逐步探索嵌入式党建模式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1.研究生的群体特性为党建工作带来挑战。研究生生源范围较广,自身素质有高有底。研究生群体中有应届毕业生,同时还有一部分非应届生工作后再考取的,还有一定比例的在职研究生。这样复杂的群体,在年龄、背景、个性、生活经验方面千差万别,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班级成员之间存在独立性,缺乏凝聚力,较难组织班级活动,活动的参与性也不高。研究生的群体特性的差异性使得党建工作难以开展。

2.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对党员发展存在影响。学术型硕士的学制通常为三年,专业型硕士通常是两年,且他们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生的学时短,以及学业压力大,做课题、做实验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他们之间的互动减少,集体意识淡薄,这都增强了党员教育与党支部工作开展的难度。

3.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不完善。目前部分高校大多是“重学识,轻思想”,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另外由于本科生人数远超过研究生,所以高校的党建工作大多是“重本轻研”,忽视了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完善。

4.研究生导师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未能体现。研究生导师的引导在学生的党建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行为会悄然对其学生产生影响,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大多数导师存在“重学识,轻思想”的问题,过多地注重学生专业领域的学习,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研究生党建问题的成因

1.思想教育存在弱化现象,部分研究生缺乏党性修养。研究生作为较高层次的培养人才,专业性较强,在搭建的联合培养平台中,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参与社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潜意识把实践放在首要地位,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对党的基本理论问题认识模糊、缺乏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对政治学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党的理论学习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理论学习的缺乏直接导致研究生党员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政治敏锐度下降,甚至不同程度地出现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2.部分研究生培养平台党建缺位,组织活动虚化,影响党支部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有些党支部工作缺位比较严重,组织活动类型单一,形式大于内容,由于缺乏针对研究生的党建活动,降低了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党支部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而影响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3.研究生培养单位突出学术培养,注重学术成果,导致党建工作出现边缘化倾向。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都采用学术型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负责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长期以来,这种模式造就了大批学术精英,成效显著,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研究生信仰教育缺失,特别是在研究生党员数量较少的培养单位,研究生层面的组织活动表现出严重不足的缺点。随着联合培养模式的制度化,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也加大了培养的难度,因此,能否设计好研究生党建的机制,将直接决定研究生党建的成败。

三、嵌入式党建的路径

1.建立长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是嵌入式党建模式的桥梁,不断完善平台实践的内容,提高平台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得研究生党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为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同时要合理设计、科学统筹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针对面向长期且固定的基层实践平台,可以从学校层面以重点项目的形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全面参与项目建设;针对和院系已建立起合作关系的点,可以由院系负责选择与研究生培养最为密切的方向和项目,进行其培养管理,提高院系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话语权。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学校统筹培养平台的建设,同时又兼顾了研究生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展党建工作的需要。一方面,为研究生提供了开展科学研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建立了为基层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为学校、研究生院、院系有效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阵地。

2.充分发挥高校导师党员队伍和基层实践导师党员队伍的作用。两支队伍的共同任务是培养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共同成长,同时两支队伍相互碰撞,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由此,两支队伍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配合,增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导师的引导作用,既要授业,更要传道。具体来说,一是紧密联系导师,充分依靠导师,建立健全导师教育督导,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要征询导师的意见,让导师加入到党建过程中来。二是选拔思想政治素养较高的年轻导师担任党支部的辅导员,完善研究生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三是与基层实践导师深度对话,基层实践导师与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就人生理想、党性修养等话题展开交流。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帮助研究生党员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目标观和价值观,形成学术严谨、敢于创新的精神,推进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完善。

3.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培养。长期以来党建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并没有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和人才教育的不对等使得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导致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不完善、可持续性差。因此实现“学、研、用”三结合,这三个结合体现在对研究生党员的培养方面,包括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真正促进研究生和导师的研究活动与地方实际需要结合。这三个结合是嵌入模式的抓手,如果离开了研究生党员培养这一抓手,只谈深入基层抓党建,则容易偏离高校党组织的特有功能。实施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通过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发展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造福人民服务,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从而促进党建工作,使产学研界限有所突破,展现出学校与培养平台双选、双赢、互动、互惠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结论与对策

嵌入式党建模式有助于建立长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实现双方人员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党建工作的融合和促进。在联合培养过程中,鼓励研究生党员以党建为主题撰写论文,有助于嵌入式党建模式的理论化,也为高校和社区党建提供有益探索。推动人才培养向人才输送转化,真正实现“党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从形式到内涵的有机融合。通过选调等形式,鼓励优秀研究生党员毕业后到社区工作,从而实现深入基层到扎根基层的转变。为了适应联合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党建的要求,培养单位有必要将研究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创新,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各方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入党态度。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应开拓思路,总结高校嵌入式党建模式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以顺应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勢。

猜你喜欢

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欣赏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及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