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国优良医德传统中汲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素材
2018-09-25饶艳梅
饶艳梅
摘要:德为立人之本,谋万事之基。我国自古重视医德,医者当以慈悲为怀,以德为天,然后以其技。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可从古代医德精髓中汲取宝贵的教育教学素材,精心培育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对我国古代医德精髓按朝代进行简单梳理,以期对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提供教育教学参考素材。
关键词:道德;医德;卫生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244-02
德为立人之本,谋万事之基。我国自古重视医德,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教民治百病的传说,萌发了朴素的医德观,体现在对人生命的爱护和重视上。祖国历代医籍著述,大都强调医者既要重医术,更要重医德。医者当以慈悲为怀,以德为天,然后以其技。是故明明德而止于至善者,方能业精技高。宋代的《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十分重要。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可从古代医德精髓中汲取宝贵的教育教学素材,精心培育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周、秦医德精髓
西周时期,出现了专职医生,且有了分科,并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考核制度,按不同类别治病,以医疗质量确定医生的业绩和报酬,除了医术上的要求,也包含了品德、医风、工作态度的评价。
《易·天雷无妄》之爻辞及“十翼”指出:“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彖》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一则强调医生诊病要准确,用药要恰当,不可盲目地施用针药。二则药多毒物,服不对症,反可导致不良后果。这两段古文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现在一些医生为谋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过度医疗”行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经济上浪费,严重损害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良好形象,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灵柩经》指出“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启示我们:祖国医学,代代相承,历来是师择徒,选优而授。首先对品德、才能、特长,要严格选择,长期的考验和审察,然后才能传给技艺、优良的医德世代相沿,名医辈出不穷。
《吕氏春秋》医德与暴君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闵王患病,文挚诊断了齐王的疾病,他明知“激王怒”会使自身遇害,却毅然施治,为解除病人痛苦,不惜自己的生命,其崇高的医德,值得后人学习。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医乃仁术”被普遍信奉为医学职业的伦理原则,贯穿于全部医德的内容中,强调医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规范的要求,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也反映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医生职业道德的特点。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也奠定了我国医学道德理论基础,标志着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
最著名的代表是神医扁鹊,他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患者并没有真死,而是昏死,我只不过把他救醒过来,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二、汉、晋、南北朝医德精髓
东汉时代的“医圣”张仲景,曾“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成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临床医学理论体系坚实基础的《伤寒杂病论》,其序言对医学的性质、宗旨、医学道德、医学的发展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医德文献,指出行医治病应不分贫富贵贱,医生要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要具有“精究方术”与“爱人知人”的精神,“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可以说名医张仲景是医德的始祖。他严厉抨击医德败坏者“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并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鉴于以往“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的情况,决心“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遂著《肘后备急方》,思考周密,用心良苦,非常普及和实用,让贫困低薪阶层轻松廉价地用药。其济世之医德实为高尚,堪为后世医者之风范。葛洪的《神仙传·壶公》之悬壶篇,历来称行医为“悬壶”,赞美良医治病为“悬壶济世”。另外,其《神仙传·苏仙公》和《神仙传·董奉》里面的故事都是歌颂治病救人之美德,对提高医生职业道德观念,唤起医学生救治病患之心志,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杏林”一词,后来便用来赞扬医德高尚的医生,成为医界的美誉。
此外,东汉末年的华佗,医技高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一心为百姓治病,多次拒绝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宁死不从。南北朝时期的梁阳泉认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三、唐、宋、金、元医德精髓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医业成为庞大的相对独立的职业,加速了医德的发展。杰出的医家孙思邈非常重视医德修养,是我国古代医德的集大成者。他淡泊名利,终身为民除疾治病。他的《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医学史上较全面系统论述医学道德的著作,其中《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为后世学医者订立了修养操行和医德规范,尤其是《大医精诚》全面论述了医德的要求,实为医学生道德教育必选篇目。孙氏在其序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要“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行医“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正因为孙思邈有如此高尚的品德,所以才能心如止水地精研医学,不断到达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成为大医名医,为后世景仰。
金代有“高尚先生”之称的医家刘完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患病,由于家贫延误医治,致使其母身亡,遂立志学医,以济世活人。金元名医朱震亨一生对医学孜孜探求刻意求新的精神和高尚的医风人品,宋濂在《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里高度赞扬了他德高艺精,在医德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先生对病人十分热忱,凡病家有情,“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在这些医家身上,都折射出高尚的为医道德,以及救死扶伤造福人类的高尚情操。医学生阅读学习,从中可以受到深刻的醫德教育。
四、明、清医德精髓
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要学习古医家勤奋学习,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这是他们取得突出医药学成就的前提。如明代著名医药大家李时珍,为写成不朽巨著《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布全国,曾三易其稿。这是医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和提高医疗技术必须具备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根据多年医疗经验,提出医家“五戒十要”,对我国当时的医德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十分具体的道德规范,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列其为世界古典医德文献之一;明末医生潘楫提出“医乃仁术”和“为医八要”;清代医家黄凯钧的《医家功德》,提出一切为病人着想,方便病家,以治病救人为第一,不做违反医生道德规范之事。这些宝贵素材都对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精心培育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职业人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治民,孙雷.历代医德论述选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2]江惠英.医护伦理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
[3]郑娅.从古代医家高尚医德看医学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
[4]高跃武.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1).